-
公开(公告)号:CN104675514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10716382.8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带回热器的混合热力循环微型摆式发动机及设计方法,其结构是微型回热器螺旋式围绕在发动机主体外侧,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与主体泄漏热加热预混压缩气体;采用多腔室混合循环工作。设计方法包括1)利用多腔室摆式发动机行程略大的腔室,以常规内燃机二冲程热力循环工作,充当其他各腔在回热过程中的驱动器;2)其余带回热腔室运行四冲程循环,在压缩过程完成后,压缩气体被摆臂挤入螺旋式回热器中,吸收所有腔室经膨胀做功后排出的尾气余热;即对于n个腔室的多腔室摆式发动机,采用n‑1个腔室的压缩气体吸收n个腔室的尾气余热,由此发动机按混合热力循环工作。优点:提高了发动机热效率,解决了加装回热器后带来的发动机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52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18042.4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7
Abstract: 本发明是并列错位型旋转摆式发动机,其结构是每个旋转摆式发动机本机由燃烧室、对置四杆机构和行星轮系构成;两个发动机错位安装后,各自的行星轮系具有90°交错角且共用同一个太阳轮;行星轮系采用外啮合结构,两根由两侧分别贯穿发动机转子的细轴将太阳轮固定在发动机机架上,满足了空间要求;一侧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件做成圆柱齿轮,另一侧输出件为空心圆环,两者固连后以实心齿轮作为整机输出主轴对外做功。控制单侧发动机的点火周期相同、点火时刻间隔半个周期,使整机做功次数加倍;当一侧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另一侧发动机能够为之提供动力克服运动障碍,使单侧发动机运动和动力学特性实现互补,提升了稳定性和整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51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716382.8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带回热器的混合热力循环微型摆式发动机及设计方法,其结构是微型回热器螺旋式围绕在发动机主体外侧,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与主体泄漏热加热预混压缩气体;采用多腔室混合循环工作。设计方法包括1)利用多腔室摆式发动机行程略大的腔室,以常规内燃机二冲程热力循环工作,充当其他各腔在回热过程中的驱动器;2)其余带回热腔室运行四冲程循环,在压缩过程完成后,压缩气体被摆臂挤入螺旋式回热器中,吸收所有腔室经膨胀做功后排出的尾气余热;即对于n个腔室的多腔室摆式发动机,采用n-1个腔室的压缩气体吸收n个腔室的尾气余热,由此发动机按混合热力循环工作。优点:提高了发动机热效率,解决了加装回热器后带来的发动机运行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