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35628.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频率冲击的配电网顺序恢复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极端自然灾害下配电网恢复过程中最大负荷恢复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在顺序恢复过程中负荷投运对微电网造成的功率冲击,建立了考虑频率冲击的灾后配电网顺序恢复优化模型,将决策模型线性化后通过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快速求解,所得解为最优解。本模型求解的的最优顺序恢复策略充分考虑了顺序恢复过程中的频率稳定性,充分利用配电网中的闲置资源,通过分布式电源、储能参与恢复,实现了负荷更优更快恢复。在减少负荷量损失的基础上,提升了配电网恢复过程中的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02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539546.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有功和无功协调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首先,对配电网内储能系统、静止无功补偿设备、分组投切电容器和分布式电源进行数学建模。然后,考虑微电网的划分方案,建立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并分析并建立可调度设备模型和供电恢复模型的耦合关系。最后处理模型中的非线性变量,建立考虑有功和无功协调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线性优化模型,该模型采用商用CPLEX求解,从而保证停电系统恢复量的最大化和恢复区域运行的安全性。本发明考虑恢复过程的中无功调度过程,保证了恢复之后微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此外,考虑配电系统内的可调度设备在恢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减少了配电网非故障停电区域的失电量,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2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07494.6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00 , G06F30/2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配电网的双侧故障联合抢修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配电网抢修期间电能损失量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切负荷型网络攻击对配电网负荷恢复的影响,建立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双侧网络故障联合抢修优化模型,并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该模型。该抢修策略充分考虑了电力网和通信网两者之间的互相耦合关系,实现了双侧故障同时抢修,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的同时,减少了配电网的失电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199143.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灾后抢修运行策略优化方法,首先构建考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的两阶段配电网灾后抢修运行决策鲁棒优化模型,并基于列和约束生成方法将优化模型进行分解,将双层结构问题转化为单层问题,并求解得到优化后的配网抢修运行鲁棒方案。基于本发明得到的配网抢修运行方案能考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的最坏情况,可以保证配网灾后恢复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加快配电网抢修恢复进程,减少负荷损失,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12429.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台风灾害下风机切机的配电网故障抢修策略优化方法,首先构建风电机组的风速和出力功率阶跃模型并线性化,之后构建配电网抢修时的施工队和移动电源调度模型,并基于配网故障抢修过程中台风风速变化情况,协同优化风机切机与施工队、移动电源调度和微网划分等配网恢复策略,用于减少抢修恢复时的重要负荷损失,并保证恢复过程中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4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618601.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谢云云 , 严欣腾 , 李虹仪 , 吴昊 , 蔡胜 , 苏晓茜 , 李尚轩 , 杨皖浙 , 胡红新 , 付豪 , 罗瑞丰 , 时涵 , 王振刚 , 邹云 , 殷明慧 , 卜京 , 张俊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评估方法,考虑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交流系统的影响,首先建立交直流混联系统状态估计模型,利用估计模型估计状态量;之后建立面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评估模型,并设定约束条件,随后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攻击策略评估模型;最后通过评估结果检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薄弱节点,本发明评估得出的攻击策略可以能够绕过不良数据检测机制,增加调度成本,并且能够从攻击角度检测出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薄弱节点,可以使使用者有针对性的优化系统,对攻击做出主动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17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559609.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谢云云 , 李尚轩 , 吴昊 , 蔡胜 , 苏晓茜 , 严欣腾 , 李虹仪 , 杨皖浙 , 罗瑞丰 , 时涵 , 王振刚 , 胡红新 , 付豪 , 邹云 , 殷明慧 , 卜京 , 张俊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交通网与配电网信息融合的配电网灾后抢修决策方法,为适应外部道路环境的变化,根据采集到的台风灾害下道路拥堵中断等非电量信息,建立考虑交通网络中断的抢修策略优化模型,首先,为方便规划抢修主体的具体路径,将配电网关键节点映射至交通网,采用Floyd算法和聚类减少后续优化问题的规模;最后,在满足配网安全稳定运行约束的前提下,协调施工队、抢修物资、应急移动电源、配电网网架、分布式电源等资源,以负荷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决策物资运输、施工队修复、移动电源调度顺序和网架重构、孤岛划分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故障抢修与负荷恢复的协同优化,达到经济损失最小的目标,并简化了各部分解的编码。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8601.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谢云云 , 严欣腾 , 李虹仪 , 吴昊 , 蔡胜 , 苏晓茜 , 李尚轩 , 杨皖浙 , 胡红新 , 付豪 , 罗瑞丰 , 时涵 , 王振刚 , 邹云 , 殷明慧 , 卜京 , 张俊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评估方法,考虑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交流系统的影响,首先建立交直流混联系统状态估计模型,利用估计模型估计状态量;之后建立面向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评估模型,并设定约束条件,随后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攻击策略评估模型;最后通过评估结果检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薄弱节点,本发明评估得出的攻击策略可以能够绕过不良数据检测机制,增加调度成本,并且能够从攻击角度检测出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薄弱节点,可以使使用者有针对性的优化系统,对攻击做出主动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5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7490.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压稳定的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主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光伏前级Boost变换器采用以直流侧电压稳定为目标的控制策略,而不再采用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使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系统具有同步机的输出特性。本发明使光伏发电系统不依靠外加储能便能具备同步机的输出特性,增加了系统的阻尼,在孤岛运行时能够根据负荷波动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维持系统频率与电压稳定,改善了系统暂态稳定性,有效提高了光伏并网发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1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559609.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谢云云 , 李尚轩 , 吴昊 , 蔡胜 , 苏晓茜 , 严欣腾 , 李虹仪 , 杨皖浙 , 罗瑞丰 , 时涵 , 王振刚 , 胡红新 , 付豪 , 邹云 , 殷明慧 , 卜京 , 张俊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交通网与配电网信息融合的配电网灾后抢修决策方法,为适应外部道路环境的变化,根据采集到的台风灾害下道路拥堵中断等非电量信息,建立考虑交通网络中断的抢修策略优化模型,首先,为方便规划抢修主体的具体路径,将配电网关键节点映射至交通网,采用Floyd算法和聚类减少后续优化问题的规模;最后,在满足配网安全稳定运行约束的前提下,协调施工队、抢修物资、应急移动电源、配电网网架、分布式电源等资源,以负荷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决策物资运输、施工队修复、移动电源调度顺序和网架重构、孤岛划分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故障抢修与负荷恢复的协同优化,达到经济损失最小的目标,并简化了各部分解的编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