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41681.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A62C3/02 , A62C99/00 , G06F111/1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物火灾易着火点处确定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建筑物模型构建与优化;(2)基于BIM的建筑物外围光环境模拟;(3)基于BIM的建筑物外围风环境模拟;(4)基于BIM的建筑物室内风环境模拟;(5)基于BIM的建筑物火灾易着火点确定策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提出了建筑物外围风环境以及太阳辐射模拟的方法;2)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火灾数值模拟,揭示了建筑内烟气蔓延的规律以及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临界值的确定;3)科学地确定建筑物火灾发生时的易着火点处的位置,有效减少灾难发生;4)为建筑物预防火灾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75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716164.8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长江流域水体信息提取及其空间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高分遥感影像大气纠正;(2)基于有理函数模型的高分遥感影像几何校正;(3)基于Snake模型的高分遥感影像数据镶嵌处理;(4)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分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处理;(5)基于面向对象的水体时空信息提取;(6)基于层次分类法的水体信息空间编码。本发明的优点:1)有效实现长江流域水环境与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2)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适用于其他流域水体信息的空间提取与信息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1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69835.4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先验知识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时空监测方法与技术,具体步骤包括:多源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几何配准;多源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尺度转换;多源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数据转换;基于多源土地利用/覆被的先验知识提取;基于先验知识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覆被空间监测;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时空模拟与预测。优点:1)挖掘和利用国内外已有的土地利用/覆被产品和成果,有效地实现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快速提取。2)有效实现土地利用/覆被的模拟和预测,为科学监测与空间认知提供技术支撑;3)为全球城镇规划、人居环境质量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评估方法和决策支持。
-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1905.2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高阶条件随机场的机载激光点云分类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DBSCAN聚类的点云分割;(2)基于K-means聚类的点云过分割;(3)基于Meanshift聚类的点集邻接关系构建;(4)基于多层次点集构造高阶条件随机场的点云分类方法。优点:(1)提出多层聚类的点集结构构建方法,并引入类别标签约束的Meanshift点集聚类构建点集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点集的类别进行分类;(2)能够自适应的构造非线性点云个数的多层次点集,更完整的表征点云目标的结构和形状等信息;(3)以点集为一阶项构造CRF模型,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分类效果,从而整合更高的框架,得到更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9744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365758.4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是城市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场景构建与空间自适应导航方法,包括基于ALS点云数据城市空间模型构建;室内三维场景系统与纹理数据库构建;室内外一体化场景构建与模型结构优化;基于Google Earth与SketchUp平台的三维模型与信息集成;选用QR Code二维码设计锚点;构建锚点—用户距离模型;自适应室内外定位切换。优点:通过利用ALS点云数据建立城市室外一体化模型,运用建模系统在Google Earth平台上构建和集成精准的室内外空间场景,结合WiFi与二维码技术开展室内外空间自适应导航服务,实现城市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场景模型的构建和室内外的实时定位,定位精度高,提供空间定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8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74479.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镇扩展遥感监测及城镇质量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基于6S辐射传输模型的遥感影像大气校正;(2)基于Polynomial模型的遥感影像几何校正;(3)基于直方图匹配法的遥感影像无缝镶嵌;(4)基于波段运算的遥感影像减量处理;(5)基于综合PII及人工辅助的城镇时空信息提取;(6)基于Improved TOPSIS的城镇质量参考因子建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提出了一种完整、有效、科学的城镇扩展遥感监测及城镇质量评价方法;2)适用于各种区域城镇信息的提取、监测与质量评价3)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4)丰富和完善了城镇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24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467706.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尺度全波形激光雷达数据最优化分解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通过对全波形信号的增强处理,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提升后向散射波形的数据质量;(二)综合先验知识和各类核密度函数的后向散射波形分解与拟合;(三)对波形分解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本发明的优点:1)提出的综合核密度函数和先验知识的波形优化模型,既防止了数据的过拟合,又保证了解析结果的合理性,构建的优化模型具有开放性,可以容易地扩充有效的核密度函数和可靠的先验知识。2)多尺度全波形数据信息提取与挖掘的完整框架,实现了信息提取的完整性,综合多种方法定性和定量地验证了结果的精度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271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67707.2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771 , G06K9/6218 , G06K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交通标牌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点云实时预处理;(二)点云结构特征获取;(三)多尺度马尔科夫随机场点云聚类;(四)交通标牌识别。本发明的优点:强化了点云的“面状”、“线状”、“散乱状”特征,增强了点与点之间的差异性,在避免欠分割的同时,能够快速在交通标牌零部件尺度上合理分割;方便从地物遮挡或地物自遮挡造成的部分交通标牌缺失的点云数据中实现交通标牌的分类和识别;能有效满足当前对城市零部件的快速提取、监测和识别的要求,方便推广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有人或无人导航和避障领域,辅助驾驶员在复杂路况下导航和决策,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811031896.4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的地表建筑太阳辐射估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多尺度精细地表曲面模型构建与优化;2)基于BIM的城镇建筑信息空间规划与表达;3)基于BIM的城镇建筑基本天然采光评估;4)太阳辐射空间曲面模拟预测模型的构建;5)基于BIM的太阳辐射时空分布定量评估;6)基于BIM的建筑表皮响应设计策略。优点:1)提出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数字地表模型分区、分尺度构建与优化方法;2)有效解决建成区已有建筑和规划建筑中的太阳辐射定量估算问题;3)科学指导城镇微观尺度生态环境要素的模拟与仿真;4)为城镇区域太阳辐射能的利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5)拓展城镇微观尺度生态环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