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00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54132.7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南京曦光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H04B10/291 , H04B10/294 , H04B10/70 , H04B10/80 , H04J14/02 , G02B6/293 , G02B6/27 , G02B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增益平坦合解波装置,包括封装在同一个模块盒内的片上光子集成型合解波芯片与片外光纤型增益放大单元;所述片上光子集成型合解波芯片包括集成在芯片上的输入光波导、1分2合解波单元、第一中间输出波导、第二中间输出波导、第一光隔离器、第二光隔离器、第一中间连接波导、第二中间连接波导、C波段的波分复用器和L波段的波分复用器;所述片外光纤型增益放大单元包括位于芯片外的输入光纤、N+M个输出光纤和两个光纤型增益放大子单元。本发明可实现超宽带、大功率、增益平坦型通信波长的合波和解波,具有高集成度性能,可大大增加光纤效用,显著提升光通信系统传输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4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04279.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南京曦光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TCO材料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功率调节单元,属于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的技术领域。该功率调节单元基于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包括波导层、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层、氧化物层、金属层,形成等离子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效应,通过外加电压实现非对称合解波芯片透过率动态可调。本发明结合闭环反馈系统,可根据波长不同,实现非对称合解波芯片透过率的智能调节,进而调节各路输出波导输出功率的大小,使得非对称合解波芯片的工作波长可以覆盖光通信系统中的全波段,实现全波段能量非均匀波分功能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06611.8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南京曦光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逆向设计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属于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技术领域。该芯片包括第一级非对称合解波单元、第二级对称合解波单元;所提出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由硅基光子集成技术构建,包含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衬底、下包层、芯层及上包层;第一级非对称合解波单元、第二级对称合解波单元内部的功能区基于逆向设计算法设计,由亚微米或纳米量级的亚单元构成。本发明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可以覆盖光通信系统中的全波段,实现全波段能量非均匀波分;所提出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结构超紧凑,波长间隔可调,每个波长的透过率非均匀,信道间隔串扰小,性能稳定,设计简单,可基于成熟半导体工艺大规模批量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4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006611.8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南京曦光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逆向设计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属于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技术领域。该芯片包括第一级非对称合解波单元、第二级对称合解波单元;所提出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由硅基光子集成技术构建,包含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衬底、下包层、芯层及上包层;第一级非对称合解波单元、第二级对称合解波单元内部的功能区基于逆向设计算法设计,由亚微米或纳米量级的亚单元构成。本发明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可以覆盖光通信系统中的全波段,实现全波段能量非均匀波分;所提出的非对称合解波芯片结构超紧凑,波长间隔可调,每个波长的透过率非均匀,信道间隔串扰小,性能稳定,设计简单,可基于成熟半导体工艺大规模批量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1717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0595244.2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25 , H04B10/291 , H04B10/293 , H04B10/2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复合共用泵浦源的无中继传输系统,具有两个相反的传输方向,包括:位于该传输系统一侧的第一发射端、第一信号泵浦合波器、第一复合泵浦源、第一接收端、第二信号泵浦合波器;位于该传输系统另一侧的第二接收端、第三信号泵浦合波器、第二复合泵浦源、第二发射端、第四信号泵浦合波器;第一发射端和第二发射端分别用于产生正向和反向两个传输方向的信号光;第一复合泵浦源和第二复合泵浦源均包括1阶泵浦源、2阶泵浦源、3阶泵浦源,分别用于产生1阶泵浦光、2阶泵浦光和3阶泵浦光;本发明提升了无中继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节约了系统传输成本,也可以提高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462292.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寻缆系统及方法,涉及光纤声波传感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光纤声波传感主机、光缆夹具、振动发生器和光缆缠纤盘,光缆夹具用于固定光缆缠纤盘出纤端的任一待测光缆,并改变其振动传导系数;振动发生器用于分别对处于光缆夹具的待测光缆、光缆缠纤盘与光缆夹具之间的待测光缆引起振动,因振动产生的后向瑞利散射光通过光缆传递到入纤端的目标光缆;光纤声波传感主机与光缆缠纤盘入纤端的目标光缆相连,用于检测目标光缆周围的振动信息,当两次振动信息差别较大时,待测光缆与目标光缆是同一光缆,当两次振动信息相近时,待测光缆与目标光缆不是同一光缆。因此该系统在不破坏光缆的条件下能够快速精准的识别出目标光缆。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1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710533741.X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S3/091 , H01S3/0915 , H01S3/094 , H01S3/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级联远程光放大系统,包括光发射装置、2个前向远程增益模块、前端复合泵浦源、2个后向远程增益模块、后端复合泵浦源、光接收装置;光发射装置用于产生该系统的输入信号光;前端复合泵浦源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1段前端旁路光纤连接第1个前向远程增益模块RGU11的第二输入端;前端复合泵浦源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2段前端旁路光纤连接第2个前向远程增益模块RGU12的第二输入端;后端复合泵浦源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1段后端旁路光纤连接第1个后向远程增益模块RGU1的第二输入端;后端复合泵浦源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2段后端旁路光纤连接第2个后向远程增益模块RGU2的第二输入端;本发明传输距离远,增益平坦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3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611144340.7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 H04B10/073 ,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用光源的OTDR光放大装置,包括:主控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若干个泵浦激光器构成的泵浦激光器组合单元、第一激光器驱动控制单元、其它激光器驱动控制单元、第一光学开关、第二光学开关、光学环形器、泵浦合波器;泵浦激光器组合单元中包括一个第一泵浦激光器和若干个其它泵浦激光器;第一激光器驱动控制单元连接并受控于主控单元;第一激光器驱动控制单元中设有模式选择开关,并具有两种控制方式;第一控制方式是OTDR脉冲发射模式,第二种控制方式是光放大装置放大模式;本发明中的光放大装置选取某个泵浦激光器同时作为OTDR光源共用,不仅节省了昂贵的OTDR的设备成本,而且可以在线监测光纤线路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5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710534113.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25 , H04B10/564 , H04B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中继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连接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的传输光纤,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通过传输光纤能够传输到所述接收端,其中,所述无中继传输系统还包括:N个后端远程增益单元、N个后端远程泵浦单元以及连接第N个所述后端远程增益单元和第N个所述后端远程泵浦单元的后端旁路光纤,第N个所述后端远程增益单元设置在距离所述接收端L1+L2+……LN长度的位置,其中N≥2,且连接第N个所述后端远程增益单元和第N个所述后端远程泵浦单元的后端旁路光纤的长度为L1+L2+……LN,N个所述后端远程泵浦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接收端。本发明提供的无中继传输系统能够进一步延长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589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96745.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2513 , H04B10/2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解波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长距离传输5G前传系统,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波长对应的合解波器总损耗的理论值;根据理论值设计满足第二条件的每个波长对应的合解波器总损耗的实际值;根据实际值调整前传系统中合波器和解波器内部的光路结构,以匹配传纤损耗随波长的变化以及色散补偿器件损耗随波长的变化;将色散补偿器件放置于合波器或解波器的光路干路上,且与合波器或解波器的公共端连接,用于进行全波色散补偿,以优化色散代价。通过对合解波器的灵活优化设计,同时配合全波色散补偿对色散代价进行优化,将该合解波器应用于前传系统中,实现系统性能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