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4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89620.7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1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液‑液均相和液‑液非均相化工过程的厘米级螺旋内构件连续流反应器,该反应器由通道外壳和通道内的螺旋型内构件组成;通道外壳具有一定厚度包括入口通道、混合通道和出口通道三个区域,螺旋型内构件是由圆形截面沿着通道内的螺旋形扫描而成,螺旋内构件与通道外壳内壁刚性连接(通道内径最大10mm)。引入螺线内构件,流体沿螺线流动并在螺线周围产生漩涡,靠近螺线处流速变高,增强流体扰动,提高混合效率,适用于在液‑液均相和液‑液非均相化工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458873.3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增强呋喃基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结构新颖,综合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便。通过原位聚合制备呋喃基聚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催化剂催化环状单体开环聚合,得到双羟基封端的聚酯预聚体;2)在氧化石墨烯存在下,第二催化剂催化聚酯预聚体和呋喃基单体缩聚反应,原位聚合获得呋喃基聚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高性能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包装、工程纤维和工程塑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54637.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51/00 , C08K9/06 , C08K7/08 , C08K3/24 , C08J5/18 , C08F259/08 , C08F220/32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储能钛酸锶钡/PVDF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钛酸锶钡填料包括钛酸锶钡纳米颗粒与钛酸锶钡纳米线,以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在钛酸锶钡表面引入氨基,使之同时具有高介电填料与交联剂功能。PVDF基聚合物通过无金属有机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链段。将含端氨基的改性钛酸锶钡与具有PGMA链段的PVDF基聚合物进行复合,形成交联网络状结构,得到的复合材料产生电子势阱,可以有效抑制材料漏导电流、提高击穿场强,同时抑制介电损耗,介电损耗可降低至0.05左右(1kHz),击穿场强最高可达600MV/m,剩余极化值显著降低,能量密度14~19J/cm3。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653165.9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结构可调控的高分子量聚γ‑丁内酯的制备方法,所述聚γ‑丁内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00g/mol。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可以简单通过改变进料方式而有效控制聚γ‑丁内酯的拓扑结构,合成单一的线形聚合物,并且所制备的聚γ‑丁内酯的数均分子量较高,远高于现有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09988.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酶‑化学级联生物合成系统制备梳形聚酯多元醇的方法,其将内酯作为开环聚合单体,降冰片烯基引发剂作为开环聚合引发剂和开环易位聚合单体,Grubbs催化剂作为开环易位聚合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反应。本发明通过将生物催化聚合与金属催化聚合耦合应用于微流控反应平台,通过调控两步反应条件,使其互不干扰,有效简化合成步骤,缩短制备时间,免除大分子单体与酶的分离和纯化,规避大分子单体残留问题,做到高效制备窄分布且结构可控的梳形聚酯多元醇。本发明为酶‑化学合成、微流体化学和瓶刷聚合物提供全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24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02624.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反应器生物‑化学催化正交制备功能材料的方法,在微通道反应装置中,将内酯作为开环聚合单体,降冰片烯基醇作为开环聚合引发剂和开环易位聚合单体,Grubbs催化剂作为开环易位聚合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反应,通过将酶促开环聚合和金属催化开环易位聚合同时进行,相互之间无干扰,通过优化和匹配微反应器参数和反应条件,两种不同机理的开环聚合和开环易位聚合可控进行,高效获得窄分布的瓶刷聚合物功能材料。本发明极大的缩短了反应时间,中间产物和酶均无需分离提纯,显著简化了操作步骤和后处理程序,使得产物的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并且产物中没有大分子单体的残余,为低成本、高效率制备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109988.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酶‑化学级联生物合成系统制备梳形聚酯多元醇的方法,其将内酯作为开环聚合单体,降冰片烯基引发剂作为开环聚合引发剂和开环易位聚合单体,Grubbs催化剂作为开环易位聚合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反应。本发明通过将生物催化聚合与金属催化聚合耦合应用于微流控反应平台,通过调控两步反应条件,使其互不干扰,有效简化合成步骤,缩短制备时间,免除大分子单体与酶的分离和纯化,规避大分子单体残留问题,做到高效制备窄分布且结构可控的梳形聚酯多元醇。本发明为酶‑化学合成、微流体化学和瓶刷聚合物提供全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75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694443.8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D06N3/04 , D06N3/00 , D06M11/83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自降温功能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功能纤维织物是在纤维织物表面依次涂布高反射铝银层和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由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1:(0.5~2):(0.5~2)混合并由硅烷偶联剂改性而成;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的固体组分质量占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质量的10%~80%。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纤维织物能够在太阳光照和无光照环境下发挥高效的辐射自降温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大功率装备外层披挂或用于制造自降温帐篷、功能衣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114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1153270.0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307/42 , C08G18/67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物植物油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环氧植物油与式III化合物在第二微结构反应器中反应,得到植物油多元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新型、绿色的开环试剂,制备得到的多元醇结构新颖,羟值较高且分布均匀,粘度较低,可完全替代传统石化多元醇应用于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同时,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产品无需进一步处理,适合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36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168490.0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31/12 , C07C233/83 , C07C233/47 , C07D20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酰胺基应用于植物油基增塑剂进行微反应连续流制备的方法,将环氧大豆油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A,将酰胺类开环试剂和开环反应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B,溶液A和溶液B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的第一混合器中混合,然后进入微反应装置的第一微反应器反应得到环氧大豆油开环产物,将乙酰化试剂和乙酰化反应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C,与环氧大豆油开环产物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的第二混合器中混合,然后进入微反应装置的第二微反应器中反应,反应产物经旋蒸即得。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的制备工艺相比较,利用酰胺基团的特殊性,并结合微反应连续流装置依次发生开环反应和乙酰化反应制备出性能更为优越的新增塑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