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547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333935.1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0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促进3‑羟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式1所示的取代‑2‑乙烯基苯甲酰胺、二苯基二硫醚、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溶液,在O2保护下,以可见光为光源,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3‑羟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廉价易制备的三氯化铁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3‑羟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且三氯化铁与二苯基二硫醚通过协同作用,使催化性能更优异,并且成本更低。同时,本发明无需再额外添加其他还原剂,绿色高效、催化体系简单、产物收率一般至良好,且底物范围广,适于推广应用,克服了传统体系的反应条件苛刻及需要还原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4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3935.1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20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促进3‑羟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将式1所示的取代‑2‑乙烯基苯甲酰胺、二苯基二硫醚、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溶液,在O2保护下,以可见光为光源,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3‑羟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廉价易制备的三氯化铁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3‑羟基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且三氯化铁与二苯基二硫醚通过协同作用,使催化性能更优异,并且成本更低。同时,本发明无需再额外添加其他还原剂,绿色高效、催化体系简单、产物收率一般至良好,且底物范围广,适于推广应用,克服了传统体系的反应条件苛刻及需要还原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9939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00682.2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反应器中酶催化高效制备单月桂酸甘油酯的方法,将月桂酸溶于溶剂中得到溶液A,将甘油溶于溶剂中得到溶液B,溶液A和溶液B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的混合器中混合,然后进入装有固定化酶装置的微反应器中,通过加热反应得到单月桂酸甘油酯。本发明直接采用月桂酸和甘油为原料,于传统工艺相比,有着原料成本低廉和省去了高温高压等繁琐步骤等优势;采用固定化脂肪酶作为生产催化剂,固定化脂肪酶有着生物专一性强、转化率高、可重复利用和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本发明结合微流畅技术,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且制备得到较高纯度的月桂酸单甘油酯,为之后的进一步纯化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16902.1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29/89 , C07D303/04 , C07D301/12 , B01J8/00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卟啉负载的钛硅分子筛在微通道中催化丙烯环氧化的方法,通过接枝法将对环氧反应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卟啉嫁接至改性的钛硅分子筛中制得活性更高的新型催化剂,继而在微反应器中催化丙烯环氧化;因微通道反应器中微米级分散尺度和两相的连续流动,能够使流体获得极大的比表面积,从而与壁面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获得更理想的传质换热效率;相比于传统反应器,微反应器中精确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控制,所获得的环氧丙烷选择性好,产率高,安全性大,更加满足工业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0961.7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49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由利福霉素S钠盐连续生产制备利福平的方法,以利福霉素钠盐、二羟甲基特丁胺、1‑甲基‑4‑氨基‑哌嗪为原料,以釜式和微反应器串联实现利福平的连续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利福平的连续生产,省略了反应中溶剂更换、固体析出等步骤,大大节省了原料、热能,节约成本,增大利润。同时,本发明利用微通道反应器的高效热传质能力以及易于直接放大的特征,在减少原料1‑甲基‑4‑氨基‑哌嗪三分之一的前提下,提高利福平的转化率高,达到85%以上,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合成利福平的方法,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1341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304744.7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酯化微反应装置及其组成的微反应系统,该连续酯化微反应装置设置有反应腔体、原料进口、产物出口、出水口和透水膜,所述的透水膜将反应腔体分隔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反应腔体连通至原料进口和产物出口,第二部分反应腔体连通至出水口,所述的透水膜与连通至原料进口和产物出口的第一部分反应腔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50μm~2mm。本发明的连续酯化微反应装置运用于生成水的反应器,可以将反应中的水移除处反应体系,促使反应进一步进行,从而增加产率,提高产物纯度,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后处理费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624297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08943.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09/52 , C07C211/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52 , C07C249/02 , C07C211/55 , C07C2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制备防老剂6PPD的方法,它将对氨基二苯胺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均相溶液和氢气在气液反应器中反应后,再通入固液反应器进行反应,所得反应液再重复上述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气液反应器和固液反应器的串联,在微通道中实现气固液三相反应,最终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缩短反应的时间。微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大,传热、传质能力非常强,使反应能够高效进行,且通过微通道反应器能够实现对反应温度、时间及物料比等条件的精确控制,减少副产物,提升安全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7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35035.8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49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反应装置制备利福平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利福霉素噁嗪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相溶液;(2)将1?甲基?4?硝基哌嗪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相溶液;(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两种均相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4)收集流出液体,即为利福平粗品。微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大,传递速率高,接触时间短,副产物少,传热、传质能力非常强;快速、直接放大,安全性高,操作性好等特点;微反应系统是呈模块结构的并行系统,具有便携性好特点,可实现在产品使用地分散建设并就地生产、供货,真正实现将化工厂便携化,并可根据市场情况增减通道数和更换模块来调节生产,具有很高的操作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73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35035.8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D49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反应装置制备利福平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利福霉素噁嗪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相溶液;(2)将1-甲基-4-硝基哌嗪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相溶液;(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两种均相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4)收集流出液体,即为利福平粗品。微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大,传递速率高,接触时间短,副产物少,传热、传质能力非常强;快速、直接放大,安全性高,操作性好等特点;微反应系统是呈模块结构的并行系统,具有便携性好特点,可实现在产品使用地分散建设并就地生产、供货,真正实现将化工厂便携化,并可根据市场情况增减通道数和更换模块来调节生产,具有很高的操作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