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149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985911.7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散热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板安装在功率模块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工作时,被土壤冷却的流体流入液冷板,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模块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将冷量传导给充电桩的功率模块,降低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工质流出充电桩后,由接头汇集流入导流管,经导流管流入地底土壤,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冷却后的流体经导流管流入水泵,在水泵的驱动下经导流管分散至各排管道,实现自然对流换热,将热量连续不断的带出充电桩。本发明以土壤作为冷源,依靠液冷板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余热排出换热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009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29775.X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余热排出换热器装置,属于核动力高性能传热研究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热管或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或以密闭空间内通过两次简单相变实现热量传递的部件为余热排出换热器的主要部件,通过蒸发腔内将高温流体作为热管蒸发段对流传热的热源,冷凝腔内将低温流体作为热管冷凝段对流传热的冷源,同时以热管内部工质相变和连续循环的方式实现热量从热管蒸发段传至热管冷凝段,将反应堆余热排出。主要由热侧进口阀(1)、热侧进口段管接头(2)、蒸发腔(3)、热管蒸发段(4)、热侧出口段管接头(5)、热侧出口阀(6)、蒸发腔管板(7)、热管绝热段(8)、冷凝腔管板(9)、冷凝腔(10)、热管冷凝段(11)、冷侧进口阀(12)、冷侧进口段管接头(13)、冷侧出口段管接头(14)、冷侧出口阀(15)组成。本发明具有高效热量传输、较好安全可靠性等多个优点。

    一种适用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基于冷热平衡理念的使用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957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53506.3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基于冷热平衡理念的使用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属于建筑空调领域。本发明解决由于中国南方建筑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应用地源热泵导致的土壤热堆积问题。主要部件包括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机组、水泵、相变蓄热器、热水热泵、调节阀和用水末端。本发明在利用土壤作为冷热源,调节室内环境,同时平衡夏季向地下释放的热量和冬季从地下吸取的热量,避免地源热泵长期运行而带来的热堆积问题。夏季工况,部分热量通过地埋管排入地下,部分热量通过相变蓄热系统存贮。过渡季节及冬季,冷流体与相变蓄热器换热,作为热水热泵的热源或直接用作生活用水。本系统可长期高效运行,不破坏土壤热平衡。

    一种适用于南方基于冷热平衡的使用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62314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1476827.X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南方基于冷热平衡的使用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属于建筑空调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由于中国南方建筑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应用地源热泵导致的土壤热堆积问题。主要部件包括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机组、水泵、相变蓄热器、热水热泵、调节阀和用水末端。本实用新型在利用土壤作为冷热源,调节室内环境,同时平衡夏季向地下释放的热量和冬季从地下吸取的热量,避免地源热泵长期运行而带来的热堆积问题。夏季工况,部分热量通过地埋管排入地下,部分热量通过相变蓄热系统存贮。过渡季节及冬季,冷流体与相变蓄热器换热,作为热水热泵的热源或直接用作生活用水。本系统可长期高效运行,不破坏土壤热平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余热排出换热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903867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1635929.6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余热排出换热器装置,属于核动力高性能传热研究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热管为余热排出换热器的主要部件,通过蒸发腔内将高温流体作为热管蒸发段对流传热的热源,冷凝腔内将低温流体作为热管冷凝段对流传热的冷源,同时以热管内部工质相变和连续循环的方式实现热量从热管蒸发段传至热管冷凝段,将反应堆余热排出。主要由热侧进口阀、热侧进口段管接头、蒸发腔、热管蒸发段、热侧出口段管接头、热侧出口阀、蒸发腔管板、热管绝热段、冷凝腔管板、冷凝腔、热管冷凝段、冷侧进口阀、冷侧进口段管接头、冷侧出口段管接头、冷侧出口阀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热量传输、较好安全可靠性等多个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148461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21748118.7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散热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板安装在功率模块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工作时,被土壤冷却的流体流入液冷板,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模块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将冷量传导给充电桩的功率模块,降低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工质流出充电桩后,由接头汇集流入导流管,经导流管流入地底土壤,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冷却后的流体经导流管流入水泵,在水泵的驱动下经导流管分散至各排管道,实现自然对流换热,将热量连续不断的带出充电桩。本发明以土壤作为冷源,依靠液冷板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