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的肺部超声图像条纹特征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22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673621.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的肺部超声图像条纹特征的识别方法,属于信号处理领域,其步骤为:首先采集一帧肺部超声图像,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Gabor滤波得到Gabor图像,利用PCA主成分分析方法对Gabor滤波图像进行特征降维,而后通过SVM分类器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并利用交叉验证方法评估分类准确性并优化滤波器设计方案。本发明利用Gabor滤波方法提取肺部超声图像的B线特征,相比原始超声图像去除了噪声和横膈膜线,仅保留B线特征,更利于医生判读;本发明通过机器学习中SVM分类器的方法,评估并提升滤波器的条纹提取效果,保证了本发明方法在肺部超声条纹特征识别上的科学性以及创新性。

    一种基于阈值函数与变密度网格的局部放电超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8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93078.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阈值函数与变密度网格的局部放电超声检测方法,首先将原有的麦克风阵列随机分为同等数量的两部分,各自成像后进行相关性系数矩阵的计算;再将所有麦克风数据计算出的图像与相关性系数矩阵对应相乘得到去除伪影后的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大致看出声源的数量和位置,之后针对放电位置,加密划分网格后再次计算。这样可以加大声源处的计算精度,可以精确定位声源位置与声源的强度,同时相比于全局的高密度计算,减少了计算量,完成了快速的高分辨率的局部放电超声成像。

    基于呼吸相位追踪的活体时间复合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39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52869.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呼吸相位追踪的活体时间复合成像方法及系统,属于医学成像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活体对象的数字图像序列,通过分析图像序列中图像间的统计信息计算呼吸运动的准特征曲线,并在时域和频域分析准特征曲线得到呼吸特征图像、呼吸特征曲线、呼吸频率及呼吸相位曲线,根据需求划分呼吸周期和相位区间,通过区域图像检索、位移校正并去除离群图像得到选帧图像,随后,对目标相位区间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信噪比增强后的图像。该方法可以获得呼吸运动伪影被有效抑制的目标相位图像,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和可视化水平。

    一种基于超声成像估计体内热源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9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03913.3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成像估计体内热源分布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采集活体中的数字超声图像序列,进行多线程划分、图像配准、热应变成像和基于空间相关性对热应变图像去噪,基于曲面函数拟合热应变图像中的热源位置,并据此校正热应变分布和补偿各线程的起始应变值。随后,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实现由热应变图像序列对热源分布的估计。对采用相同加热方案的不同热疗过程,实现对组织中热应变和温度场分布的实时预测。本发明不需要借助侵入式监控设备,可有效地估计组织中热源的空间分布,并以此预测热应变和温度分布,可为临床热疗提供重要的量效评估手段。

    一种基于活体超声图像的多线程应变成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40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03911.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体超声图像的多线程应变成像方法及装置,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采集活体B超图像序列,分析图像的相关性特征,判断呼吸频率,并将图像划分到不同呼吸周期和周期间同步的相位期;对每个相位期建立一个计算线程,经位移校正、图像配准后,各线程并行地计算应变,并根据线程间相关性进行降噪;最终,将多线程应变结果融合,得到准确、高时间密度的应变输出。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理运动在应变成像中产生的伪影和误差问题,可以获得多运动相位期的应变分布,进一步结合应变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去噪、融合后,得到精确、鲁棒性高、时间密度高的活体应变分布图像。

    一种高时延耳罩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2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02101.9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时延耳罩的制作方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选取耳罩参数,根据耳罩参数计算得到频域传递函数;S200、对频域传递函数进行处理得到时域传递函数;S300、通过时域传递函数计算得到耳罩时延D0;S400、设定耳罩时延需求值D1,若D0<D1,则重新选取耳罩参数并重复步骤S100~S300计算耳罩时延D0,直至D0≥D1;若D0≥D1,则根据选取的耳罩参数制作耳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制作耳罩之前获取耳罩时延,进而导致制作的耳罩时延不满足需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时延耳罩的制作方法,可以基于耳罩参数计算耳罩时延,从而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耳罩参数制作高时延的降噪耳罩,进而可以保证耳罩满足因果性。

    一种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弯曲声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99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136681.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不规则栅格结构生成弯曲声束的方法,属于声场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不规则栅格结构,分别通过栅格结构的宽度和厚度调控透射波束的宽度和相位,生成弯曲声束,相对于使用其他声学结构和主动控制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不需要额外的电路,对换能器尺寸亦无要求,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与可实现性,在调节相位上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易于实现的优势。

    一种能够使超宽带声波聚焦的声学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4751840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176158.9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能够使超宽带声波聚焦的声学材料,所述声学材料的表面上设置有依次排列的不同深度的槽,所述槽的宽度d均相同,其中,λ>2d,λ为声波的波长,相邻所述槽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d≥3d,建立x轴,所述x轴平行于所述表面并与所述槽垂直,其中,槽的深度为h(x),其中,槽的深度由下式h(x)表示:本发明的能够使超宽带声波聚焦的声学材料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以实现超宽带声波聚焦。

    一种反映生物组织异常的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3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20561.3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0833 A61B8/469 A61B8/48 A61B8/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映生物组织异常的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属于B超诊断和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B超诊断仪设置在二次谐波扫描模式,扫描和存储组织的原始RF数据;其次对一帧RF数据进行带通滤波并在这帧RF数据中选取感兴趣和参考区域;然后计算感兴趣和参考区域内每条扫描线上每一个或数个周期内二次谐波的均方根值;再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把各区域内每条扫描线上的均方根值与参考区域的进行比较,计算相应p值;最后用感兴趣区域的算术平均p值除以参考区域的算术平均p值,得到相对p值。本发明解决了当前B超检查中识别复杂生物组织异常主观性强和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问题,测量准确、容易实施。

    一种具有非均匀厚度匹配增强透射能力的声学菲涅尔超构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8328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78102.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均匀厚度匹配增强透射能力的声学菲涅尔超构材料,其包括菲涅尔层和耦合层,菲涅尔层由多个具有不同高度和倾斜角度的菲涅尔单胞组成,耦合层用于将菲涅尔层与颅骨紧密耦合;菲涅尔单胞基于颅骨不同区域的厚度和曲率设计,通过调整单胞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实现超声波的相位调制和路径控制。通过本发明,超声波可在穿透头骨后形成高效且精准的焦点区域,从而对脑部皮层进行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或精准热损伤治疗。本发明可有效减小头骨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声相位畸变与能量衰减,提升治疗的精度与效率,具有操作简便、适应性强以及高临床应用潜力的优点,适用于经颅超声神经调控及相关脑疾病治疗的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