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障行波的有源配电网自适应保护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809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05442.7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故障行波的有源配电网自适应保护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配电终端实时采集配电线路的三相电流信号,将三相电流信号解耦为模电流信号;每周期计算模电流信号有效值,若模电流信号有效值超过设定限值,则认定配电网发生故障并记录越限时刻;计算越限的模电流信号在越限时刻前一个周期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通过搜索模极大值点确定行波波头位置;对行波波头位置附近的模电流信号进行高通滤波,得到高频行波波头信号,计算波头的最大上升速率,进而计算最小上升时间;各配电终端以各自计算的最小上升时间为基础动态自适应调整保护动作时间完成故障隔离。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种配电终端用电源点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149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40644.X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用电源点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源侧电压信号和系统侧电压信号;根据获取的电源侧电压信号和系统侧电压信号,分别计算电源侧电压参数和系统侧电压参数;根据预设的判断规则,确定触发信号:其中,当触发信号为电源接入指令信号时,则电源点接入电网系统;否则,根据获取的电源侧电压信号和系统侧电压信号以及预设的预判时间,计算电源侧和系统侧的预判电压参数,并根据预设的预判规则,判断预判电压参数的大小,确定触发信号。本发明能够降低电源点接入时对电网系统产生的冲击,同时避免新能源发电设备电力电子器件损坏。

    一种基于镜像突变量启动的过流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0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20581.2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镜像突变量启动的过流保护方法,在传统的只判一次突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在检测到突变量后,将最新的半周波取其镜像值与前一个周波的前半个周波值逐点再比较一次差值,用来决定首次检测到的突变量启动是真实的发生了故障还是因为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引起的突变量误启动。本发明能够根据保护在首次启动后,通过后续半周波的镜像波形再一次进行突变量的启动判断,在保证保护灵敏性的情况下避免了因外部环境影响而引起的保护误动,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基于区域序号的自适应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50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80606.5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域序号的自适应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区域范围划定;将变电站出口断路器至联络开关、线路末端划定为一个逻辑区域;逻辑序号分配,每个逻辑区域内分段开关独立分配序号;开关设定统一参数定值;运行参数自适应调整;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后,当配电网发生新增分支线、多联络运行方式调整等影响网络拓扑的变动时,无需考虑更改原有整定参数,自动化系统可自适应运行。同时,当接地过渡电阻过大导致终端算法无法识别故障时,该方法可以配合变电站内集中接地选线跳闸、或手动拉闸等操作,完成高阻接地故障的隔离、恢复操作。

    基于采样序列自相关的小电流接地波形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6305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1247366.0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采样序列自相关的小电流接地波形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采样数据,选择接地算法预启动时刻前n个周期采样序列,计算自相关特征值;判断自相关特征值是否符合周期性判据,如果符合则进行去不平衡处理,并重新计算自相关特征值,否则直接进入下一步;判断自相关特征值是否符合滞后启动判据,如果符合则将接地算法启动位置前移,并重新计算自相关特征值,否则直接进入下一步;判断自相关特征值是否符合噪声判据,如果符合则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否则不做任何操作。本发明能够自适应故障前的线路状态,对检测装置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处理得到的暂态信号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采样点等比伸缩的多路异步采样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1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474411.7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采样点等比伸缩的多路异步采样数据处理方法,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每一路信号的频率;以所述信号中的任一路信号为基础信号,设定每周期采样点数;通过基础信号的频率和每周期采样点数计算采样频率和采样间隔;计算基础信号以外的各路信号的周期差;根据采样间隔和周期差计算各路信号的伸缩公比;根据伸缩公比计算每路信号的起始系数与移位系数;以所述采样频率对各路信号进行数据采样,获得采样数据序列;对所述采样序列的数据进行逐点等比修正。本发明减小了计算误差,提高同步化处理精度。

    基于区域序号的自适应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5072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1080606.5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域序号的自适应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区域范围划定;将变电站出口断路器至联络开关、线路末端划定为一个逻辑区域;逻辑序号分配,每个逻辑区域内分段开关独立分配序号;开关设定统一参数定值;运行参数自适应调整;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后,当配电网发生新增分支线、多联络运行方式调整等影响网络拓扑的变动时,无需考虑更改原有整定参数,自动化系统可自适应运行。同时,当接地过渡电阻过大导致终端算法无法识别故障时,该方法可以配合变电站内集中接地选线跳闸、或手动拉闸等操作,完成高阻接地故障的隔离、恢复操作。

    一种基于采样点等比伸缩的多路异步采样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160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474411.7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采样点等比伸缩的多路异步采样数据处理方法,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量每一路信号的频率;以所述信号中的任一路信号为基础信号,设定每周期采样点数;通过基础信号的频率和每周期采样点数计算采样频率和采样间隔;计算基础信号以外的各路信号的周期差;根据采样间隔和周期差计算各路信号的伸缩公比;根据伸缩公比计算每路信号的起始系数与移位系数;以所述采样频率对各路信号进行数据采样,获得采样数据序列;对所述采样序列的数据进行逐点等比修正。本发明减小了计算误差,提高同步化处理精度。

    一种具有自动检测配电终端三遥功能的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9132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767219.3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检测配网装置三遥功能的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测试工装、运行测试软件的上位机及加量仪。其中,测试装置包括主控CPU模件、设有快速出口回路的出口模件和具有硬节点信号接入回路的开入模件;主控CPU模件包括微处理器和与之相配合的基础电路;快速出口回路包括继电器控制回路,硬节点信号接入回路包括电阻、光耦分压回路;且二者同时具有模电信号转换电路,配合母版的SPI通讯方式与CPU模件连接;测试工装由接线端子和线束组成,完成连接测试装置与被测装置相应模件的功能。测试过程由上位机软件控制检测和被测装置,检测完成后自动出具报告。整套测试耗时短、可靠性高,可大大缩短人工检测时间,提高效率,缩短设备出厂周期。

    具备AD采样时钟校正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56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06973.X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终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备AD采样时钟校正的采样方法,包括:设定AD采样定时器频率为F0,启动AD采样定时器Timer0,接收GPS/BDS的秒脉冲信号;根据秒脉冲的连续两次上升沿,分别记录采样定时器Timer0的计数值n1和n2以及定时器的溢出次数N;计算AD采样定时器分频比以及频率补偿值,并判断出当前是否满足频率补偿条件,若满足则写入补偿后的采样频率值,否则重新进入下一次频率采样计算,重新进行频率补偿逻辑。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校正采样定时器的外部晶振偏移误差,保证AD采样频率稳定,提高计算精度,使得采样与计算系统稳定可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装置硬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