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类化合物3-methylorcinaldehyde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1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6021.6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醛类化合物3‑methylorcinaldehyde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所述醛类化合物名称为3‑甲基苔色醛(3‑methylorcinaldehyde),分离自紧密篮状菌(Talaromyces adpressus)PK‑1次生代谢产物。Talaromyces adpressus PK‑1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编号为CGMCC No.40517。本发明公开的PK‑1代谢产物3‑methylorcinaldehyde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菌株液体发酵,浸膏浓缩,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等步骤。化合物3‑methylorcinaldehyde对大豆根腐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作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新型杀菌剂或者先导化合物进行应用。

    一种含精甲霜灵的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272667.8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精甲霜灵的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的是农药制剂领域。本发明中通过将氟啶胺、咯菌腈和精甲霜灵复配,作为农药制剂的活性成分,通过三种不同的杀菌机制,能够有效杀菌,同时延缓了细菌、真菌的耐药性的产生,而且三种物质间协同作用,表现出相加作用。进一步将其与特定的湿润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警戒色、防冻剂、消泡剂、防腐剂、水混合,制备得到的农药制剂不仅具有广谱杀菌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和缓释作用,而且农药制剂的成膜速度快且均匀,与种子表面的粘结性强,脱落率低,具有的使用价值,可广泛用于大豆、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对多种病害的杀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