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467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50225.0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 , E21D11/083 ,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MB管片外排水结构,主要包括管片、填充辅料和螺栓;管片外表面设置有管片排水槽,管片边缘的管片排水槽能够使同一环相邻管片及相邻环管片之间连通形成连续的通道;填充辅料设置在管片排水槽内部,填充辅料包括透水材料、粗粒径材料和多孔方管,可根据围岩的条件在管片排水槽内设置透水材料、粗粒径材料或多孔方管三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相邻管片边缘处的管片排水槽内的填充辅料能相互接触连通;管片表面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与排水槽相互接触连通,管片侧面两端设置有锁扣装置;施工步骤包括管片排水槽的预制或开凿,填充辅料的安装或填充;本发明可以对TBM管片外地下水进行排水泄压,降低管片外水压力,保障管片衬砌系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45766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50252.8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双护盾TBM衬砌联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双护盾TBM衬砌联合支护结构包括管片,模袋,垫板,恒载器,围岩,锚索/锚杆,模袋灌浆孔,恒载器及锚索/锚杆安装孔,模袋槽,垫板槽,垫板中心孔;所述的模袋为柔性可折叠空腔体,在管片安装前固定于管片外侧,并通过模袋灌浆孔与管片内部连通进行灌浆;所述的恒载器安装于锚索/锚杆外锚头一端,用于保持锚索/锚杆压力恒定;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管片处理、模袋和锚索/锚杆及恒载器的安装;本发明可以对管片外围岩进行快速支护,并根据支护力需求改变主动支护力,有效减少并控制岩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457668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50252.8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双护盾TBM衬砌联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双护盾TBM衬砌联合支护结构包括管片,模袋,垫板,恒载器,围岩,锚索/锚杆,模袋灌浆孔,恒载器及锚索/锚杆安装孔,模袋槽,垫板槽,垫板中心孔;所述的模袋为柔性可折叠空腔体,在管片安装前固定于管片外侧,并通过模袋灌浆孔与管片内部连通进行灌浆;所述的恒载器安装于锚索/锚杆外锚头一端,用于保持锚索/锚杆压力恒定;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管片处理、模袋和锚索/锚杆及恒载器的安装;本发明可以对管片外围岩进行快速支护,并根据支护力需求改变主动支护力,有效减少并控制岩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8374673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0250225.0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MB管片外排水结构,主要包括管片、填充辅料和螺栓;管片外表面设置有管片排水槽,管片边缘的管片排水槽能够使同一环相邻管片及相邻环管片之间连通形成连续的通道;填充辅料设置在管片排水槽内部,填充辅料包括透水材料、粗粒径材料和多孔方管,可根据围岩的条件在管片排水槽内设置透水材料、粗粒径材料或多孔方管三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相邻管片边缘处的管片排水槽内的填充辅料能相互接触连通;管片表面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与排水槽相互接触连通,管片侧面两端设置有锁扣装置;施工步骤包括管片排水槽的预制或开凿,填充辅料的安装或填充;本发明可以对TBM管片外地下水进行排水泄压,降低管片外水压力,保障管片衬砌系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3190.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喀什地区莫莫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变形预测方法及多源异构数据获取系统。边坡变形预测方法包括:获取边坡各点位的多源异构数据,包括北斗GNSS数据、MEMS数据和InSAR数据;预处理所述多源异构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所述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聚类处理;预测边坡各点位的变形量,完成边坡变形预测。本发明边坡变形预测方法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多种预测模型对边坡变形实现综合预测,预测结果准确性高,科学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5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696375.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粒土压实度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土石坝坝料的相关碾压数据,以建立非对称数据集;S2:对所述非对称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集;S3:利用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对融合仿生智能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S4: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大坝填筑单元工程任意位置处的干密度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S5:根据预测结果,生成粗粒土压实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大坝填筑施工过程中粗粒土压实度质量的快速预测,进而有效加快工程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1014.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三峡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所述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预建设抽水蓄能地下厂房区域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的遥感数据,利用地面海拔高度的遥感数据划分出对应的地表等高线;步骤二、根据对应的地表等高线得到水流的方向以及区域,顺次在掘进后且未通水的地下厂房靠近上水库的引水隧洞、主厂房隧洞和尾水隧洞内分别标记若干采样截面;步骤三、在所有的采样截面内布置采样装置。本发明对截面处近邻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采样和数据获取,后续建立完整连续的地下三维模型,提升了建模的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30378.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可补张拉封锚结构,包括护坡桩,所述护坡桩一侧设有防护罩,所述护坡桩一侧且位于防护罩内腔固定连接有钢垫板、锚具、钢绞线,所述防护罩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转动组件、转架组件、转盘组件,所述钢绞线固定缠绕于转盘组件上。本发明一种预应力锚索可补张拉封锚结构,通过设置钢绞线、转动组件、转架组件、转盘组件、防护罩、通风槽、泄水孔等,便于进行补张拉工作,同时更换转盘方便快捷,适用多种尺寸钢绞线,并且防护罩防护性能好,并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71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32702.X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10 , G06F18/23213 , E21B44/00 , E21B4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井钻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钻进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钻井的原始钻进数据;基于数据提取阈值和钻进斜率阈值从原始钻进数据中获取待评价钻进数据;基于待评价钻进数据确定计算钻进深度;根据计算钻进深度和测量钻进深度确定评价系数;确定评价系数满足预设的取值范围时,确定待评价钻进数据为所需的钻进数据。本发明通过基于数据提取阈值和钻进斜率阈值从原始钻进数据中获取待评价钻进数据,然后基于待评价钻进数据确定评价系数,并在确定评价系数满足预设的取值范围时,确定待评价钻进数据为所需的钻进数据,能够实现自动化且高效地处理大规模的钻进数据集,从而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1016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710370967.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变形三维观测系统及其安装埋设方法,以及基于地质变形三维观测系统实现的地质内部变形测量方法。三维观测系统包括置于地下的三维正反双向惯性传感检测系统,以及置于地上的GNSS观测站和信息采集系统。三维正反双向惯性传感检测系统包括首尾相连、沿PVC直管轴线置于PVC直管内的若干MEMS传感器,PVC直管置于钻孔内,钻孔和PVC直管内灌注有水泥浆液且水泥浆液已凝固。MEMS传感器包括分别在X、Y、Z轴上正反双向设置的一对惯性传感器。GNSS观测站置于钻孔孔口处且与PVC直管共轴。本发明解决了已有固定测斜仪系统出现的个别监测点异常导致监测结果失真的问题,确保了监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地质变形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