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1888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0994403.6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D495/04 , H01L5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C07D495/04 , H01L51/0069 , H01L51/0074 , H01L5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氟原子取代苯并杂环的共轭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共轭分子材料为受体‑给体‑受体型结构,其中,受体单元为利用氟原子取代的苯并杂环结构与吸电子的染料单元共同构建而成。所述的共轭分子材料具有吸收光谱与分子能级易于调控、吸光性能强、电子迁移率高等特性,在有机太阳电池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1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016253.2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D249/18 , C07D285/14 , C07D241/42 , C07D241/46 , C07D29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碘原子取代的双氟苯并杂环共轭单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具有双氟苯并杂环共轭结构的化合物首先与二异丙基氨基锂发生反应,随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单质,最终在双氟苯并杂环共轭单元的苯环上引入碘原子。该方法避免使用发烟硫酸等危险试剂,提高了合成效率与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收率大大高于传统的碘化方法,便于规模化制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1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1350.0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C08G61/126 , C08G61/123 , C08G2261/124 , C08G2261/1412 , C08G2261/146 , C08G2261/149 , C08G2261/18 , C08G2261/3243 , C08G2261/3246 , C08G2261/414 , C08G2261/51 , C08G2261/91 , C08G2261/92 , H01L51/0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单氟取代苯并杂环的区域规整三元共聚物及其应用。该共聚物中,主链包含两种不同的给电子单元,且两种给电子单元作用不同,分别带有溶解性侧基和不具有提供溶解性能的侧基;共聚物中的缺电子单元采用含有单氟取代的苯并杂环结构构成,氟原子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能,有力推动聚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作用;同时,氟原子与给电子单元形成非键作用,保证聚合物中的载流子在平面、具有刚性的主链结构中传输。本发明基于单氟取代苯并杂环的区域规整三元共聚物在制备有机太阳电池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17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16253.2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D249/18 , C07D285/14 , C07D241/42 , C07D241/46 , C07D29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49/18 , C07D241/38 , C07D241/42 , C07D285/14 , C07D29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碘原子取代的双氟苯并杂环共轭单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具有双氟苯并杂环共轭结构的化合物首先与二异丙基氨基锂发生反应,随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单质,最终在双氟苯并杂环共轭单元的苯环上引入碘原子。该方法避免使用发烟硫酸等危险试剂,提高了合成效率与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收率大大高于传统的碘化方法,便于规模化制备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94646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1032648.7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聚合物的光探测器。器件包括光活性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阴极和阳极,其中,光活性层的材料为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共轭聚合物与电子受体材料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基于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共轭聚合物的高效光探测器中,采用具有宽吸收光谱且易于膜加工的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共轭聚合物构建光活性层,有效降低了光探测器的暗电流,器件在紫外光区、可见光区以及近红外区均有效应,且具有高的光响应效率和比探测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4646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32648.7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聚合物的光探测器。器件包括光活性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阴极和阳极,其中,光活性层的材料为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共轭聚合物与电子受体材料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基于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共轭聚合物的高效光探测器中,采用具有宽吸收光谱且易于膜加工的以萘[1,2-c:5,6-c]二[1,2,5]噻二唑为核的共轭聚合物构建光活性层,有效降低了光探测器的暗电流,器件在紫外光区、可见光区以及近红外区均有效应,且具有高的光响应效率和比探测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6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86200.X
申请日:2016-03-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D285/14 , C07D241/42 , C07D241/38 , C07D293/12 , C07D249/18 , C07D27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85/14 , C07D241/38 , C07D241/42 , C07D249/18 , C07D271/12 , C07D29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原子取代含甲基的氟代苯并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有机化学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为:首先含甲基的氟代苯并杂环化合物与二异丙基氨基锂(LDA)发生反应,随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单质,最终在含甲基的氟代苯并杂环化合物的苯环上引入碘原子,得碘原子取代含甲基的氟代苯并杂环化合物。该制备方法收率高,提纯简便,提高了合成效率与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便于规模化生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