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009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055429.6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红椿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本发明筛选出在红椿4℃胁迫下的内参基因60s‑L18和CYP95,茉莉酸甲酯(MeJA)胁迫下的内参基因UBC17和CYP95,干旱胁迫下的内参基因PP2C57和EF1‑α,红椿不同组织部位的内参基因18S rRNA和TUBα‑3,利用筛选的内参基因,可提高红椿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填补了红椿研究领域中缺少内参基因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1397798.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虫害胁迫下红椿叶和茎组织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本发明筛选表达丰富且相对稳定的17个候选内参基因并设计其引物,利用麻楝蛀斑螟啃食后的红椿叶和嫩茎样品的cDNA为模板进行候选内参基因的qPCR扩增,得到CP值;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这三个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得虫害胁迫下红椿叶组织的内参基因PP2C59和UBC5B,虫害胁迫下红椿茎组织的内参基因Actin‑7和UBC5B;本发明的内参基因提高了红椿在麻楝蛀斑螟胁迫下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填补了红椿虫害研究领域中缺少内参基因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97798.7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虫害胁迫下红椿叶和茎组织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本发明筛选表达丰富且相对稳定的17个候选内参基因并设计其引物,利用麻楝蛀斑螟啃食后的红椿叶和嫩茎样品的cDNA为模板进行候选内参基因的qPCR扩增,得到CP值;采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这三个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得虫害胁迫下红椿叶组织的内参基因PP2C59和UBC17,虫害胁迫下红椿茎组织的内参基因Actin-7和UBC5B;本发明的内参基因提高了红椿在麻楝蛀斑螟胁迫下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填补了红椿虫害研究领域中缺少内参基因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94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55429.6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红椿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本发明筛选出在红椿4℃胁迫下的内参基因60s-L18和CYP95,茉莉酸甲酯(MeJA)胁迫下的内参基因UBC17和CYP95,干旱胁迫下的内参基因PP2C57和EF1-α,红椿不同组织部位的内参基因18S rRNA和TUBα-3,利用筛选的内参基因,可提高红椿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填补了红椿研究领域中缺少内参基因的空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