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有促生作用的紫花风铃木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0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36631.4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有促生作用的紫花风铃木内生真菌及其应用。菌株Myrmaeciumsp.FLM1,该菌株于2023年4月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329。本发明从野生紫花风铃木成年大树枝条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功能菌株Myrmaecium sp.FLM1,将其接种至紫花风铃木栽培品种‘紫绣球’种子苗后,能侵染紫花风铃木根系,并主要侵入根表皮和皮层细胞内,为较典型的内生真菌定殖方式。此外,接种试验显示,接种菌株Myrmaeciumsp.FLM1显著促进了‘紫绣球’栽培品种新生根发生和地上部生长,再者其能纯培养,且产孢量大,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株有促生作用的紫花风铃木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0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536631.4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有促生作用的紫花风铃木内生真菌及其应用。菌株Myrmaeciumsp.FLM1,该菌株于2023年4月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329。本发明从野生紫花风铃木成年大树枝条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功能菌株Myrmaecium sp.FLM1,将其接种至紫花风铃木栽培品种‘紫绣球’种子苗后,能侵染紫花风铃木根系,并主要侵入根表皮和皮层细胞内,为较典型的内生真菌定殖方式。此外,接种试验显示,接种菌株Myrmaeciumsp.FLM1显著促进了‘紫绣球’栽培品种新生根发生和地上部生长,再者其能纯培养,且产孢量大,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株弓形虫琥珀酸脱氢酶α亚基基因缺失疫苗虫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467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651467.6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弓形虫琥珀酸脱氢酶α亚基基因缺失疫苗虫株及其应用,该虫株(Δsdhα)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直接敲除弓形虫的TgSDHα得到;敲除TgSDHα后,显著影响弓形虫的生长,减缓虫体体外的增殖速度,并能降低弓形虫体内繁殖数量;Δsdhα虫株具有体外可以传代培养,体内几乎无毒力的特性,感染Δsdhα虫株的小鼠全部存活;对动物免疫接种Δsdhα虫株后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力,能抵抗野生型弓形虫的感染。Δsdhα虫株能用于制备抗弓形虫病的疫苗,为防治弓形虫病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候选。同时,TgSDHα可以作为弓形虫药物设计靶点,为防治弓形虫病提供更多有效药物靶标与基因资源。

    一种用于牛中常见艾美耳球虫检测和虫种鉴定的巢式PCR方法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454050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228164.4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牛中常见艾美耳球虫检测和虫种鉴定的巢式PCR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采用牛的艾美耳球虫SSU rRNA基因作为检测靶序列,所述序列中具有保守区域和可变区域,相应扩增片段中包含多个单核苷多态性位点;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设计巢式PCR引物,建立了牛中常见艾美耳球虫巢式PCR检测方法,可检测出不同的牛中常见艾美耳球虫,进行艾美耳球虫的虫种鉴定。采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最低检测到一个卵囊,其扩增效率高,检测灵敏,可以准确区分牛感染的不同艾美耳球虫,并确定引起发病的不同虫种,用于牛球虫病的精准防控。

    一种剥壳及去核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88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17652.9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剥壳及去核设备,包括:运果组件、剥壳组件、去核组件和收集组件,所述剥壳组件和所述去核组件均在所述运果组件运送果实的过程中自动完成剥壳和去核作业,其中,所述运果组件能够逐个输送被加工的果实,所述收集组件能够与所述去核组件配合,以对剥壳去核后的果肉按大小分级收集。根据本发明的剥壳及去核设备易拆卸,清选,能实现对果肉的自动分级收集,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苯基脲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弓形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36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70536.3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苯基脲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弓形虫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咪唑苯脲及二苯基脲类化合物的体外抗弓形虫的研究,得到7种能有效抑制弓形虫生长的化合物,对弓形虫的体外抑虫率高,能够显著抑制虫体噬斑的形成,很好地抑制弓形虫的增殖;其中二苯基脲类化合物:1,3‑双(3‑氟苯基)脲、1‑(3‑溴苯基)‑3‑(4‑氯苯基)脲、1‑(3‑氯苯基)‑3‑(4‑氯苯基)脲,细胞毒性较小,还能用于治疗小鼠感染的弓形虫病,显著抑制弓形虫在体内繁殖,且不会影响小鼠生长,具有显著的抑虫效果,可以用于制备和开发更多的抗弓形虫药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