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354083.8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引物组以及分子鉴定方法。所述引物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在完成对广东株白僵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和多个虫草科物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白僵菌线粒体基因序列在地理种属上的差异,发现白僵菌的核糖体蛋白基因rps3变异明显;并基于此设计筛选得到了1对能特异检测白僵菌的引物,建立了高效、快速鉴别中药材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适用性广,可实现对不同产地僵蚕中白僵菌真伪的鉴别;为中药材僵蚕的质量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010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064070.7

    申请日:2017-01-24

    Inventor: 刘吉平 刘希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及其应用。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如如SEQ.ID.NO1所示,其序列上包含的2对引物序列如SEQ.ID.NO2~5所示。本发明将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cDNA序列应用于检测Phyllactinia mori菌中,可同时得到定性及定量的结果。结果显示,在对桑树白粉病病叶上真菌的研究中,相对丰度最高真菌的为Phyllactinia属病原菌。此外,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cDNA序列可应用于真菌种属分类方面的研究中。

    桑假尾孢菌rDNA及其在桑假尾孢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4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40559.2

    申请日:2017-05-15

    Inventor: 刘吉平 刘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桑假尾孢菌rDNA序列及其在桑假尾孢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并设计出一组桑假尾孢菌的特异检测引物,包括上游引物W1724f和下游引物W2196r,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该检测引物可特异地检测桑假尾孢菌,检测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尤其是对于处于侵染早期(潜育期)的病叶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同时其可对土壤中和枝条上存在的病原菌进行检测,估计其中病原菌的密度,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对桑污叶病病害的防控有指导意义。

    一种桑树病原菌高通量鉴定及种属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681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64067.5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树病原菌高通量鉴定及种属分类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收集桑树病叶或感病部位的器官;提取桑树病叶或感病部位的器官的总DNA;Illumina DNA文库构建;Illumina高通量测序;去除测序数据中桑树基因组序列;组装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组装完整核糖体DNA序列;筛选标记微生物核糖体DNA序列;对比分析核糖体DNA序列进行种属分类实现对桑树病原菌的鉴定及种属分类。结果显示,运用本发明方法对桑树黑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及种属分类,共鉴定出16种真菌,其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为Pseudocercospor属病原菌,由此推定桑树黑斑病病原菌的病原菌为Pseudocercospora,并命名为Pseudocercospora mori;该属绝大部分为植物病原,大部分导致植物出现褐斑,与本发明叶片病征相符合。

    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070585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40557.3

    申请日:2017-05-15

    Inventor: 刘吉平 刘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引物组以及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引物组包括可用于检测真菌DNA存在的引物对D652f/D1568r和/或特异扩增真菌ITS区段的引物对A1956f/A2685r;所述引物的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4所示。引物组D652f/D1568r可用于检测真菌和植物的DNA的存在,真菌ITS区段扩增引物组可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等的扩增,两者结合使用,检测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尤其是对于提取含真菌或植物组织存在的材料总DNA,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同时其可用于土壤等物质的总DNA存在性检测。

    桑假尾孢菌rDNA及其在桑假尾孢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4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0340559.2

    申请日:2017-05-15

    Inventor: 刘吉平 刘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桑假尾孢菌rDNA序列及其在桑假尾孢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并设计出一组桑假尾孢菌的特异检测引物,包括上游引物W1724f和下游引物W2196r,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该检测引物可特异地检测桑假尾孢菌,检测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尤其是对于处于侵染早期(潜育期)的病叶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同时其可对土壤中和枝条上存在的病原菌进行检测,估计其中病原菌的密度,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对桑污叶病病害的防控有指导意义。

    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010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64070.7

    申请日:2017-01-24

    Inventor: 刘吉平 刘希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及其应用。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如如SEQ.ID.NO1所示,其序列上包含的2对引物序列如SEQ.ID.NO2~5所示。本发明将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cDNA序列应用于检测Phyllactinia mori菌中,可同时得到定性及定量的结果。结果显示,在对桑树白粉病病叶上真菌的研究中,相对丰度最高真菌的为Phyllactinia属病原菌。此外,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cDNA序列可应用于真菌种属分类方面的研究中。

    一种桑树病原菌高通量鉴定及种属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681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0064067.5

    申请日:2017-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树病原菌高通量鉴定及种属分类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收集桑树病叶或感病部位的器官;提取桑树病叶或感病部位的器官的总DNA;Illumina DNA文库构建;Illumina高通量测序;去除测序数据中桑树基因组序列;组装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组装完整核糖体DNA序列;筛选标记微生物核糖体DNA序列;对比分析核糖体DNA序列进行种属分类实现对桑树病原菌的鉴定及种属分类。结果显示,运用本发明方法对桑树黑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及种属分类,共鉴定出16种真菌,其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为Pseudocercospor属病原菌,由此推定桑树黑斑病病原菌的病原菌为Pseudocercospora,并命名为Pseudocercospora mori;该属绝大部分为植物病原,大部分导致植物出现褐斑,与本发明叶片病征相符合。

    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070585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340557.3

    申请日:2017-05-15

    Inventor: 刘吉平 刘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引物组以及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引物组包括可用于检测真菌DNA存在的引物对D652f/D1568r和/或特异扩增真菌ITS区段的引物对A1956f/A2685r;所述引物的上下游引物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4所示。引物组D652f/D1568r可用于检测真菌和植物的DNA的存在,真菌ITS区段扩增引物组可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等的扩增,两者结合使用,检测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尤其是对于提取含真菌或植物组织存在的材料总DNA,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同时其可用于土壤等物质的总DNA存在性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