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89686.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F30/20 , G06N3/006 , H02J3/0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潮流及流分布的综合能源系统局部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潮流模型;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潮流模型包括电力系统潮流模型、热力系统潮流模型、天然气系统潮流模型和耦合元件模型;采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流模型;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流模型包括电力系统流模型、热力系统流模型、天然气系统流模型;通过分析系统潮流、流及损计算结果,以综合考虑效率等指标,分析出系统薄弱环节。在不改变整体配置的前提下对系统薄弱环节及周边网络进行局部优化,在解决实际应用中优化配置灵活性问题的同时减少迭代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0730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576053.8
申请日:2014-10-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利用光伏辅助燃煤机组脱碳的工艺系统,所述燃煤机组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燃煤锅炉、汽轮机组、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各级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各级高压加热器、由光伏系统加热和/或由汽轮机组抽出的蒸汽提供热能的碳捕集系统;光伏系统从凝结水泵与轴封加热器之间的管路抽取凝结水进行加热,汽轮机组抽出的蒸汽分别从中压缸、低压缸、以及凝汽器与凝结水泵之间的管路抽汽,两者以并联方式连接到碳捕集系统;碳捕集系统包括再沸器、解吸塔、贫富液热交换器、吸收塔、烟囱。本发明将太阳能耦合到火电机组中,可使电厂的效率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44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944661.3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28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通风道,多个所述通风道沿冷却塔的进风口的圆周径向均匀布设,所述通风道的断面为拱形,所述通风道的断面尺寸自外向所述进风口的中心递减。本发明提供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是在冷却塔内增设通风道,可以将冷空气直接送入到冷却塔的中心部位,增加冷却塔中心换热的风量和风速,有效地加强了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降低了出塔水温,提高机组的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710944661.3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28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通风道,多个所述通风道沿冷却塔的进风口的圆周径向均匀布设,所述通风道的断面为拱形,所述通风道的断面尺寸自外向所述进风口的中心递减。本发明提供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是在冷却塔内增设通风道,可以将冷空气直接送入到冷却塔的中心部位,增加冷却塔中心换热的风量和风速,有效地加强了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降低了出塔水温,提高机组的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2814.6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16C20/2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预选合适的候选基团,使用基团贡献法预测分子性能;(2)建立化学结构可行性约束和安全物性可行性约束,生成候选分子;(3)建立正逆有机朗肯循环模型,根据SRK立方型状态方程预测正逆有机朗肯循环性能;(4)以正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整体效率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和正逆有机朗肯循环同步优化的MINLP模型;(5)对建立的MINLP模型进行求解,排序,选出排名靠前的分子;本发明结合现代先进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方法,使用基团贡献法预测工质物性并基于立方型状态方程预测循环性能,将工质物性作为未知元素引入,能够系统地将工质的选择或设计与ORC系统优化设计相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6548.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多元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多元储能系统模型,计算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多元储能系统的差额功率,并对差额功率进行小波包分解与重构;然后进行能量平衡调节,对储能设备超级电容、蓄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热罐、储冷罐的容量;以及储气室内的初始压比进行优化配置,以经济成本最低和环保性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初化种群并根据目标函数进行适应度计算,接着进行能量平衡调节及容量配置优化,并对结果进行检验;通过TOPSIS法取得最优解得到各储能设备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0730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76053.8
申请日:2014-10-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利用光伏辅助燃煤机组脱碳的工艺系统,所述燃煤机组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燃煤锅炉、汽轮机组、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轴封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各级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各级高压加热器、由光伏系统加热和/或由汽轮机组抽出的蒸汽提供热能的碳捕集系统;光伏系统从凝结水泵与轴封加热器之间的管路抽取凝结水进行加热,汽轮机组抽出的蒸汽分别从中压缸、低压缸、以及凝汽器与凝结水泵之间的管路抽汽,两者以并联方式连接到碳捕集系统;碳捕集系统包括再沸器、解吸塔、贫富液热交换器、吸收塔、烟囱。本发明将太阳能耦合到火电机组中,可使电厂的效率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300033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289280.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28F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通风道,多个所述通风道沿冷却塔的进风口的圆周径向均匀布设,所述通风道的断面为拱形,所述通风道的断面尺寸自外向所述进风口的中心递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通风装置,是在冷却塔内增设通风道,可以将冷空气直接送入到冷却塔的中心部位,增加冷却塔中心换热的风量和风速,有效地加强了冷却塔中心区域的换热,降低了出塔水温,提高机组的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068841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723580.6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473 , H01L33/64 , G06F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CPU及LED水冷头高效散热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的上盖、壳体和底板,其中壳体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回水口,壳体顶面上设有水槽,壳体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壳体底面上一端设有进水槽,另一端设有回水槽,进水槽与回水槽的中部设有减胶槽,减胶槽上设有减胶盖板,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导水槽,上盖中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转轴,转轴周向设有叶片,本实用新型水冷头成本低,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0759830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1640733.7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碳捕集功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双布雷顿循环发电装置,包括主循环、底循环和碳捕集系统,主循环包括通过主循环工质管路连接的余热换热器、预冷器、主压缩机、再压缩机、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高压CO2透平、低压CO2透平、主循环发电机和锅炉,底循环包括通过底循环工质管路循环连接的CO2透平、第二压缩机、二号预冷器、第一压缩机、底循环发电机和水-CO2换热器,碳捕集系统包括再沸器、储藏罐、塔顶冷凝器、压缩装置、汽水分离器、冷凝器、再生塔、吸收塔、贫富液交换器、富液泵和贫液泵,本实用新型对整个系统的集成提高了主循环发电系统的余热利用率,解决了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循环工质来源问题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用途问题,降低了发电厂CO2减排的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