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51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46849.1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F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梯度毛细吸液芯的珠状凝结强化冷凝管。该强化冷凝管由冷凝外管和梯度毛细吸液芯组成;蒸汽在经过氟化处理的冷凝外管内壁上发生高效珠状凝结;梯度毛细吸液芯的孔隙分布为从内到外逐渐增大的梯度结构,其中心孔的孔隙最小,最外侧孔的孔隙最大;蒸汽在该梯度多孔结构的整个体积内部也发生冷凝,并且其梯度孔隙结构对凝结液产生从外侧向中心的抽吸作用,将吸液芯外表面的凝结液向其内部抽吸,减小了凝结液在冷凝管上滞留导致的传热热阻;本发明的冷凝管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可靠性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供暖、制冷及余热利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73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492244.7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L31/052 ,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耦合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耦合发电方法,该电池向光面光伏发电模块、硅通道、加工有永磁薄膜阵列的硅基背板以及散热片组成。在该系统面向太阳一侧,当太阳光照射时,由于光伏效应在光伏发电模块内产生电势;在背光面,通过抽真空注液端口对由光伏模块、硅微通道板及硅背板组成,交替充注高沸点导电工质A和低沸点绝缘工质B,然后封闭,从而使得该蛇形回路形成具有双工质的脉动热管回路。本发明将光伏与光热耦合组成耦合太阳能电池,其突出优势在于背光面脉动热管热发电回路吸收向光面释放的热量发电,使得光伏板工作温度降低,提高了光伏板转换效率和寿命,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53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2263.X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N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热能-电能转换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的方法及系统。所述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系统为由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的下部蒸发段、中部热绝缘及电绝缘段、上部冷凝段组成的封闭系统;首先对脉动热管抽真空后,交替充入高沸点导电工质A和低沸点绝缘工质B,在双工质脉动热管的蒸发段内,低沸点绝缘工质B吸收来自高温热源的热量蒸发,在冷凝段将凝结热释放给低温热源,脉动热管内高沸点导电工质A的运动垂直切割磁力线,从而在工质A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热能-电能的直接转换。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温差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110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446849.1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梯度毛细吸液芯的珠状凝结强化冷凝管。该强化冷凝管由冷凝外管和梯度毛细吸液芯组成;蒸汽在经过氟化处理的冷凝外管内壁上发生高效珠状凝结;梯度毛细吸液芯的孔隙分布为从内到外逐渐增大的梯度结构,其中心孔的孔隙最小,最外侧孔的孔隙最大;蒸汽在该梯度多孔结构的整个体积内部也发生冷凝,并且其梯度孔隙结构对凝结液产生从外侧向中心的抽吸作用,将吸液芯外表面的凝结液向其内部抽吸,减小了凝结液在冷凝管上滞留导致的传热热阻;本发明的冷凝管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可靠性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供暖、制冷及余热利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73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2244.7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L31/052 , H01L31/058 ,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耦合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耦合发电方法,该电池向光面光伏发电模块、硅通道、加工有永磁薄膜阵列的硅基背板以及散热片组成。在该系统面向太阳一侧,当太阳光照射时,由于光伏效应在光伏发电模块内产生电势;在背光面,通过抽真空注液端口对由光伏模块、硅微通道板及硅背板组成,交替充注高沸点导电工质A和低沸点绝缘工质B,然后封闭,从而使得该蛇形回路形成具有双工质的脉动热管回路。本发明将光伏与光热耦合组成耦合太阳能电池,其突出优势在于背光面脉动热管热发电回路吸收向光面释放的热量发电,使得光伏板工作温度降低,提高了光伏板转换效率和寿命,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2889248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636552.8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N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热能-电能转换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系统。所述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系统为由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的下部蒸发段、中部热绝缘及电绝缘段、上部冷凝段组成的封闭系统;首先对脉动热管抽真空后,交替充入高沸点导电工质A和低沸点绝缘工质B,在双工质脉动热管的蒸发段内,低沸点绝缘工质B吸收来自高温热源的热量蒸发,在冷凝段将凝结热释放给低温热源,脉动热管内高沸点导电工质A的运动垂直切割磁力线,从而在工质A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热能-电能的直接转换。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温差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