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烟气余热预热污泥的生物质与污泥共气化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448416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401913.2

    申请日:2021-1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生物能源、洁净燃烧以及电站节能领域的利用烟气余热预热污泥的生物质与污泥共气化发电系统。该系统利用余热锅炉排烟驱动吸收式热泵从汽机乏汽中吸收余热,获取大量的中品位热量来加热进料中的污泥,将预热后的污泥混合生物质加入气化炉中进行气化,气化后合成气进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部分进行发电。本实用新型通过生物质同污泥共气化产生的合成气参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利用锅炉排烟驱动热泵,同时回收汽轮机乏汽的余热加热进料污泥,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可提高整体机组的发电效率,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提高机组经济性。

    一种与燃煤发电和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89474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22466564.7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燃煤发电和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新能源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燃煤电站回热系统两个部分。其中,电网负荷低谷期,电网过剩电能压缩空气并储存在储气罐内,同时利用给水回热系统回收空气压缩时产生的热量;电网负荷高峰期,储气罐释放压缩空气,依次通过空气膨胀机的高温排气、给水回热系统和太阳能光热进行预热,然后在空气膨胀机中做功,提供更多电负荷。综上,整个系统借助回热系统将燃煤发电与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实现了储能,并提升了压缩空气的做功能力,提升了系统的热利用率,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简化了系统相关设备。

    一种集成等离子垃圾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422578U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22162601.6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等离子垃圾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发电系统。该系统将垃圾等离子气化技术结合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实现集垃圾再利用、提高发电效率、储能为一体的节能高效发电系统。该系统分成垃圾等离子气化过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以及压缩空气储能过程三个部分,垃圾等离子气化过程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在等离子气化炉中形成合成气,经冷却净化后,排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做功发电,燃气轮机的排气进入余热锅炉加热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进入以汽轮机为主的循环;同时,冷凝净化后的合成气进入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室混合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膨胀机做功发电。

    一种荒煤气余热与干熄焦余热联合回收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717021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22019656.1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荒煤气余热与干熄焦余热联合回收利用系统,给水泵与第一汽包进口相连,经过上升管加热后的蒸汽与第一汽包进口相连,第一汽包水出口经过第一循环水泵到上升管中加热,第一汽包蒸汽出口连接汽轮机,蒸汽到汽轮机中做功。焦炉在炼焦过程中,炭化室逸出大量荒煤气,750℃的高温荒煤气进入焦炉上升管蒸发器,经换热后,温度降低到约500℃,上升管余热回收系统的应用对改善炉顶作业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基于燃煤电站的压缩式热泵和凝结水协同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48092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0765737.8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机组热电转化调峰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燃煤电站的压缩式热泵和凝结水协同供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凝汽式燃煤电站、压缩式热泵以及与电站相连的电网和与电站临近的热网部分。凝汽式燃煤电站包括燃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及回热系统。热网部分涉及热网加热器、热网的给水和回水管道。电站发电上网且对压缩式热泵供电;电站配置的压缩式热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消纳电站富余电量或电网过剩电量,且利用燃煤电站机组乏汽代替常规热电联产机组中参数较高的供热抽汽,实现低品位能量提质利用,深度利用电站余热,能量转化效率有所提高。

    一种气化和热解相结合的垃圾热转化多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192087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401912.8

    申请日:2021-1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化和热解相结合的垃圾热转化多联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等离子气化与净化过程、塑料热解过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以及气化、热解与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耦合。等离子气化与净化过程包括等离子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和脱硫装置;塑料热解过程包括塑料热解反应器、热解产物分离器和热解产物冷却器。等离子体气化产生的可燃气体具有纯度高、洁净的优点,塑料热解的产物中含有合成气,气化与热解产生的合成气可以作为燃气轮机工质进行发电;热解的热源来自燃气轮机高温排气,有效利用了高温烟气的能量。该系统将化工和发电两个过程耦合,提高了能量利用的效率。

    一种集成烟气热量回收与白烟消除的深度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294876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22374182.2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减排、超净排放领域的一种集成烟气热量回收与白烟消除的深度余热利用系统,主要包括低温省煤器、前置式空气预热器、烟冷器、烟气再热器等。脱硫塔出口布置烟冷器,利用冷空气冷却饱和烟气、降低烟温并回收析出水分,再通过烟气再热器利用凝结水再热烟气,实现烟气脱白;利用烟冷器及前置式空气预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加热冷空气,可减少冷空气在空气预热器段的吸热量,提高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温,而低温省煤器可充分利用这部分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增加机组出力。综上,整个系统能在保证脱白效果的同时充分回收烟气余热,实现节能性与环保性的高效协同。

    一种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耦合的等离子垃圾气化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457792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382810.1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耦合的等离子垃圾气化发电系统。该系统将垃圾等离子气化技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耦合,实现了对垃圾清洁处理、将垃圾有效能源化利用及提高发电热效率三种目的的集成。该系统主要分垃圾预热、等离子气化与净化部分(后称垃圾处理部分)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部分(后称二氧化碳循环部分)。垃圾处理部分将以生活垃圾为主的原料预热后,送入等离子气化炉气化,经冷却净化后的合成气,送入燃气轮机燃烧。二氧化碳循环部分中,合成气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室混合燃烧并发电,烟气送入余热锅炉和换热器中加热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并排入大气;二氧化碳在换热器中被合成气与烟气加热后,送入汽轮机中发电。

    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的负碳排放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890818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2163281.0

    申请日:2021-09-08

    Inventor: 张钟 李镓睿 陈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气化的负碳排放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炉、冷凝器、过滤器、脱碳器、固体燃料电池、吸收式热泵等。该系统利用生物质气化炉焚烧生物质燃料产生的合成气,经过净化和脱碳两个步骤后通入固体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由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排气温度较高,可以再次利用。排气一部分可以为脱碳时提供一部分热量,剩余排气可以通入吸收式热泵作为高温热源,热网回水在热泵中吸收热量供给热网用户。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生物质合成气中的氢气甲烷实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并且利用燃料电池尾气余热加热热网回水。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