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连接器插芯和光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35343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06153.4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连接器插芯和光连接器。第一插芯的n个光通道包括两类,其中第一类光通道与第二插芯的m个光通道的排布方式相同,第一插芯利用第一类光通道可实现与第二插芯的m个光通道的准确对接,从而兼容该芯数较少的第二插芯。此外,第一插芯的n个光通道还包括第二类光通道,第二类光通道中至少一个光通道位于第一类光通道所在排中的至少一排内。通过在第一插芯排方向上提高光通道排布密度,提升了第一插芯的兼容能力,使其能够与多种芯数的插芯对接。在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第一插芯兼容能力的实现不依赖于增加光通道排数,因此避免在兼容实现的同时对光通道精度造成影响。

    一种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9984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48320.7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属于连接器结构领域。该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和第一防护门结构,第一防护门结构包括滑轨和滑动挡块,滑轨设置在容纳腔中,滑动挡块设置在滑轨上,且滑动挡块能够沿着滑轨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结束位置之间滑动,通过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第一防护门结构,第一防护门结构包括滑轨和滑动挡块,滑轨沿垂直于连接器的对接方向设置在容纳腔中,滑动挡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滑动挡块滑动到第一初始位置时遮挡住本端连接芯,滑动到第一结束位置时才会露出本端连接芯,因此无法通过沿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向内推动滑动挡块将本端连接芯露出,使得本端连接芯更不容易在没有对接的情况下露出,提高了连接器的防尘能力。

    光信号控制方法、光信号控制系统和光背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255653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110078374.1

    申请日:2011-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25 H04B1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信号控制方法、光信号控制系统和光背板系统,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光背板上是否有线路板拔出;如果有线路板拔出,则查询与被拔出的线路板所在槽位相连的其它线路板的发送端口,向所述发送端口发送第一控制指令,通知关闭所述发送端口或者将所述发送端口的输出功率调整为预设的阈值以下。所述光信号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光背板系统包括所述光信号控制系统。本发明防止了被拔出线路板所在槽位上的光连接器有光信号泄漏,避免了对操作者尤其是眼睛造成伤害,而且降低了系统的功耗。

    供电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85734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095954.6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电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属电子技术应用领域。该系统包括:电源输入单元、电源分配单元和电源汇流单元;其中,电源输入单元设有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电源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用于引入外部电源,电源输出接口与电源汇流单元电连接;电源汇流单元,连接在电源输入单元与电源分配单元间;电源分配单元,设有输入电源接口和输出电源连接器;输入电源接口与电源汇流单元电连接,输出电源连接器用于连接单板。该供电系统的各部分相互独立,便于与背板装配,各部分损坏后易于单独更换,避免了采用汇流铜板供电很难在双面背板中应用以及装配较为复杂、存在安全性及散热不好的问题。

    一种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89724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089981.0

    申请日:2009-07-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配合端包括插孔,其中,所述配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孔之间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设置在另一连接器的凸起电性连接,所述另一连接器的凸起设置在所述另一连接器的配合端的插针之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插针或插孔设置的凸起使得连接器在通过插针与插孔进行配合连接,插针或插孔设置的凸起也可以电性连接进行信号的传输,从而增大了连接器之间的信号传输密度。

    插芯、光纤连接器以及插芯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15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552821.6

    申请日:2018-02-11

    Inventor: 郭丹 王保启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芯、光纤连接器以及插芯的制备方法,该插芯包括插芯本体和至少一根光纤;光纤穿设在插芯本体的内部轴向设置的通孔中,且光纤的第一端位于通孔的内部,光纤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插芯本体的连接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为能够在插芯与另一插芯对接后,使得插芯的光纤与另一插芯的光纤之间形成间隙的距离;通孔包括第一段通孔,第一段通孔的顶部所在的平面为插芯本体的连接端面所在的平面,光纤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与第一段通孔在垂直于轴向方向上的任一横截面投影的交集为光纤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段通孔内的光纤的外壁上镀有抗反射膜。本申请实施例的插芯,光的传输损耗较小且容尘能力较好,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插芯在与包括另一插芯插拔时,插拔力较小且插拔的可靠性较高。

    一种光纤连接器公头、母头及光纤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1758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154763.0

    申请日:2016-03-16

    Inventor: 王保启 王宏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公头、母头及光纤连接器。在本发明中,光纤连接器的公头上设置了两个凸起结构,光纤连接器公头上采用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一个端脚上设置了与其中的一个凸起结构配合的卡槽,光纤连接器母头也采用U形结构,且该U形结构的一个端脚上设置了与另一个凸起结构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在壳体上设置凸起结构,在公头和母头上设置对应的卡槽的方式,且在设置时,采用U形结构方式,提高了公头和母头上的端脚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光纤连接器在使用时的效果。

    一种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9984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48320.7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6 H01R13/516 H01R13/5213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属于连接器结构领域。该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和第一防护门结构,第一防护门结构包括滑轨和滑动挡块,滑轨设置在容纳腔中,滑动挡块设置在滑轨上,且滑动挡块能够沿着滑轨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结束位置之间滑动,通过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第一防护门结构,第一防护门结构包括滑轨和滑动挡块,滑轨沿垂直于连接器的对接方向设置在容纳腔中,滑动挡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滑动挡块滑动到第一初始位置时遮挡住本端连接芯,滑动到第一结束位置时才会露出本端连接芯,因此无法通过沿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向内推动滑动挡块将本端连接芯露出,使得本端连接芯更不容易在没有对接的情况下露出,提高了连接器的防尘能力。

    印制电路板及其压接孔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302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12889.5

    申请日:201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及其压接孔制造方法,该印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压接孔,每个压接孔包括同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且相交于第一表面;在压接引脚插装到压接孔的状态下,压接引脚首先通过第一通孔的一个表面为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直径小于第二表面的直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及其压接孔制造方法,减少了压接引脚与压接孔的插装干涉,避免了跪脚现象,提高了连接器与印制电路板的组装质量。

    一种垂直正交互连系统及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695393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36706.1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正交互连系统及通信设备,所述垂直正交互连系统包括第一单板组、与所述第一单板组正交的第二单板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单板组与第二单板组之间的中置背板;所述第一单板组包括多块相互平行的第一单板,所述第二单板组包括多块相互平行的第二单板;多个弯公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一单板,多个弯母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单板,所述弯公连接器与弯母连接器一一对应直接配合连接。本发明使弯公连接器与弯母连接器直接配合连接,升级本垂直正交互连系统时,更换固设有弯公连接器和弯母连接器的单板即可,极为简便且缩短了信号链路。基于以上优点,本垂直正交互连系统可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使之升级方便且提升了信号质量,散热佳,节省材料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