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9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580750.5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1/00 , A61K31/495 , A61K31/606 , A61K41/00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P1/00 , A61P1/04 , B29C64/10 , B29C69/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肠道药物递送的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学治疗仪器相关技术领域。其中,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包括彼此相互连接形成swimmer模型的圆锥形头部、圆柱形体部和螺旋形尾部,所述圆锥形头部和圆柱形体部内载有近红外光热响应性纳米粒子和药物的混合体系,且圆柱形体部内还设置有载物仓,所述载物仓内放置有磁控器件。本发明制备的由圆锥形头部、圆柱形体部和螺旋形尾部三部分构成的磁驱动类虫仿生“swimmer”机器人,能抵抗胃酸等障碍,在磁场作用下靶向到达肠道定点部位,并响应近红外照射同时释放头部和体部的药物,原位反应产生活性药物,实现时‑空可控性、安全肠道给药,降低毒副作用,有效治疗肠道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29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105662.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银丝微针电极、铂丝微针电极;将所述银丝微针电极在氯化钾溶液中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在电极表面负载一层氯化银,得到银‑氯化银微针电极;配制多巴胺水溶液和氨水溶液,制备聚多巴胺小球;配制贵金属盐水溶液,将聚多巴胺小球加入到冷却后的所述贵金属盐水溶液中,制备聚多巴胺球‑贵金属复合材料;将聚多巴胺球‑贵金属复合材料修饰在所述铂丝微针电极上,并将其运用于细胞和肿瘤组织检测中。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极在体检测,聚多巴胺增加了参与电极反应的Au的总量,金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质,两者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电极的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28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510560758.5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丝胶蛋白包裹的介孔硅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纯丝胶蛋白固体;制备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具有规则孔道的氨基化、醛基化或双硫化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负载药物的氨基化、醛基化或者双硫化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pH/蛋白酶或还原/蛋白酶双响应性的丝胶/介孔硅复合型多功能控制体系。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料获得方式简便,成本低廉,普遍适用,无需特殊复杂设备等。使用该方法所制备的纳米复合体系,充分利用了外层丝胶蛋白和内层介孔硅纳米粒子的特性,具有pH/蛋白酶或者还原/蛋白酶双重响应性,具备抑制肿瘤细胞,实时监测纳米粒子定位和药物释放等多重功能,且载药量高,生物相容性好,在肿瘤诊疗领域特别是在解决肿瘤的多重耐药性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391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77308.4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 A61K9/0009 , A61K9/1611 , A61K31/704 , A61K41/0042 , A61K41/0057 , A61K47/3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协同抗肿瘤特性的透明质酸修饰的金‑碳纳米球由下法制得:首先制备实心二氧化硅纳米球;将聚多巴胺包裹于二氧化硅模板上,形成聚多巴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还原氯金酸钾实现对聚多巴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的金点缀。通过在无氧环境下煅烧产物来实现聚多巴胺的碳化。然后溶解除去二氧化硅模板,再与药物在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负载药物的空心碳纳米球;将多巴胺修饰的透明质酸与负载化疗药物的空心碳纳米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反应,即得。本发明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高载药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靶向性抑制肿瘤细胞,尤其是以光热/光动力学/化学的联合治疗对耐药性肿瘤有优异的杀伤抑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2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0758.5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丝胶蛋白包裹的介孔硅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纯丝胶蛋白固体;制备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具有规则孔道的氨基化、醛基化或双硫化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负载药物的氨基化、醛基化或者双硫化介孔硅纳米颗粒;制备pH/蛋白酶或还原/蛋白酶双响应性的丝胶/介孔硅复合型多功能控制体系。本发明操作简单,原料获得方式简便,成本低廉,普遍适用,无需特殊复杂设备等。使用该方法所制备的纳米复合体系,充分利用了外层丝胶蛋白和内层介孔硅纳米粒子的特性,具有pH/蛋白酶或者还原/蛋白酶双重响应性,具备抑制肿瘤细胞,实时监测纳米粒子定位和药物释放等多重功能,且载药量高,生物相容性好,在肿瘤诊疗领域特别是在解决肿瘤的多重耐药性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87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9674.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42 , A61K47/34 , A61K31/5415 , A61K41/00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17/02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双层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3D打印,得到同于加工微针的PDMS模具;然后将药物分散在丝胶蛋白溶液中,作为外层溶液;将锗纳米粒子分散到聚己内酯溶液中,得到内层溶液;最后在所述PDMS模具的针状凹槽中加入所述外层溶液,以使外层溶液将针状凹槽填满,干燥后再加入所述内层溶液,干燥后脱模,得到双层微针贴片。利用本发明的双层微针贴片进行给药,可在短期内溶解并释放药物,内层为聚己内酯(PCL)搭载光热剂锗纳米粒子,降解缓慢,在808nm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光热效果,诱导残余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时序性编程免疫微环境,高效抑制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同时促进手术伤口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3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872455.5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127 , A61K47/46 , A61K47/36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耐药肿瘤的靶向细胞外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负载DOX的EVs;2、制备具有靶向CD44的透明质酸衍生物;3、将具有靶向CD44的透明质酸衍生物修饰于负载DOX的EVs表面。细胞外囊泡来源于非肿瘤细胞,它可通过抑制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的蛋白表达来减少耐药基因ABCB1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下调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本发明同时涉及使用连接有十八烷基的透明质酸对细胞外囊泡进行靶向修饰,所得靶向修饰的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制备工艺简单、生物相容性良好、靶向肿瘤细胞性能好、在肿瘤血管的渗透性增加、逆转肿瘤耐药效果显著,是治疗耐药肿瘤的优良药物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2192.0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光热导电水凝胶通过将锗纳米颗粒、修饰双键的丝胶蛋白、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光照射交联得到。本发明的光热导电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和导电性能,能够有效治疗伤口细菌感染,加速创面愈合,可作为非抗生素依赖性的、促进伤口修复的一体化伤口敷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6063.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肠癌诊断的基因组合标志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检测血细胞RNA中的基因组合TIPARP、PLVAP、GZMB、B3GNT7、RPL13、CCR1、PDK2、IDI1、S1PR5、SH2D2A、SH3TC1和PNP的表达水平,进行大肠癌检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相比于循环肿瘤DNA(cfDNA)等方法,本发明成本低、仅需要普通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或PCR方法即可完成检测,且普适性广。进一步的,本发明为无创液体活检方法,采血量低,仅需少量外周血样本即可完成检测,人群依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67841.9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金碳纳米球/犬尿氨酸酶双重修饰的铂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1)将二氧化硅球分散在多巴胺溶液中制备硅/聚多巴胺复合产物,氯金酸钾与复合产物反应得到金颗粒修饰的复合产物,经高温碳化后去除硅核,得到金修饰的空心碳纳米球;(2)将金修饰的空心碳纳米球悬液充分超声分散,并涂覆在固体微电极表面,室温干燥得到涂覆纳米材料层的微电极;(3)配制含有犬尿氨酸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滴于涂覆纳米材料层的微电极上,室温孵育后,滴加导电粘合剂获得空心金碳纳米球/犬尿氨酸酶双重修饰的铂微电极。本发明空心金碳纳米球/犬尿氨酸酶双重修饰的铂微电极用于犬尿氨酸检测的微电极分析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