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35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68225.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金红林
IPC: A61K35/13 , A61K31/675 , A61K31/519 , A61K31/513 , A61K31/7068 , A61K31/704 , A61K31/407 , A61K33/243 , A61K9/127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载化疗药物的抗肿瘤微泡的制备方法、药剂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原代肿瘤细胞培养与传代;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培养于培养皿中的原代肿瘤细胞进行X线照射,继续培养;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细胞与化疗药物共孵育,收集上清液,获得携载化疗药物的微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携带化疗药物的抗肿瘤微泡,由抗肿瘤微泡纯化浓缩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携载化疗药物的抗肿瘤微泡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抗肿瘤微泡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可实现对肿瘤更高效的杀伤效应,拓展放疗与化疗的适应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5130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31099.4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载蜂毒肽的光敏性纳米载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2)制备生物相容性纳米金属粒子;3)制备运载蜂毒肽的纳米载体;4)添加光敏剂得到运载蜂毒肽的光敏性纳米粒子Al2O3@BSA@Melittin@Ce6。本发明的运载蜂毒肽的光敏性纳米载体Al2O3@BSA@Melittin@Ce6应用在制备抗癌药物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载蜂毒肽的光敏性纳米载体制备方法,可解决运载蜂毒肽的光敏性纳米载体的制备问题,同时解决正常细胞对纳米粒子摄取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80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66872.5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抗原肽的多肽及其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科学和药物载体领域。所述多肽是由α螺旋多肽、连接序列和抗原肽以共价键的形式串连而成,所述α螺旋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FAEKFKEAVKDYFAKFWD,所述连接序列的氨基酸序列为GSG,所述抗原肽的氨基酸序列为KVPRNQDWL。利用该多肽以及该多肽制备得到的纳米颗粒能有效提高树突细胞对肿瘤抗原肽的摄取效率,促进DC摄取抗原肽后的肿瘤防治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69989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11105009.4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组装成水凝胶的肿瘤杀伤性多肽,其包括C端的自组装结构域和N端的杀伤结构域,所述自组装结构域和所述杀伤结构域通过柔性结构域连接,所述自组装结构域的序列为(RADA)7‑9。所述可自组装成水凝胶的肿瘤杀伤性多肽既不影响其自组装成水凝胶的功能,又具有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可以通过反复多次局部注射直接将缓释药剂植入到瘤体内、瘤旁或术后残腔内,不需要行开放手术暴露肿瘤,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减少患者身体及经济负担。自组装多肽材料可负载化疗药物直接杀伤肿瘤,也可以负载肿瘤抗原蛋白、肿瘤裂解物或者肿瘤RNA作为肿瘤纳米疫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77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788151.2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9/0011 , A61K38/08 , A61K38/10 , A61K41/00 , A61K49/0034 , A61K49/0093 , A61K49/1839 , A61K2039/5154 , A61K2039/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实现促进树突细胞迁移至淋巴结和多模式成像的方法,由成熟树突细胞(mDCs)携带磁性荧光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下实现。所述磁性荧光纳米颗粒是由油酸酯-磁性氧化铁颗粒、两种磷脂、近红外探针和一种具有脂质结合能力的抗原融合肽通过自组装有机结合形成。本发明能有效提高DC活体迁移至淋巴组织的效率,促进DC摄取抗原肽后的肿瘤防治功效,以及可以进行活体多模式成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477630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10788151.2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实现促进树突细胞迁移至淋巴结和多模式成像的方法,由成熟树突细胞(mDCs)携带磁性荧光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下实现。所述磁性荧光纳米颗粒是由油酸酯‑磁性氧化铁颗粒、两种磷脂、近红外探针和一种具有脂质结合能力的抗原融合肽通过自组装有机结合形成。本发明能有效提高DC活体迁移至淋巴组织的效率,促进DC摄取抗原肽后的肿瘤防治功效,以及可以进行活体多模式成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68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31298.5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疫苗复合物,由富含ROS的细胞微泡和免疫激活剂物理混合制得。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疫苗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疫苗复合物注射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疫苗复合物的应用,应用于肺癌、乳腺癌、脑胶质瘤、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骨肉瘤、前列腺癌、宫颈癌、恶性胸腔积液或黑色素瘤等肿瘤。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疫苗免疫激活效率低、不精确、抗原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8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31134.2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微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离体肿瘤细胞进行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并获得原代肿瘤细胞;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原代肿瘤细胞及培养液进行放疗照射,收集放疗后的上清液,获得所需微颗粒和凋亡的肿瘤细胞碎片混合物;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即得到所述抗肿瘤微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肿瘤微颗粒药剂,由抗肿瘤微颗粒通过纯化和浓缩而获得。本发明提供的抗肿瘤微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抗肿瘤微颗粒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本发明可解决常规局部化疗效果差、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998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05009.4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组装成水凝胶的肿瘤杀伤性多肽,其包括C端的自组装结构域和N端的杀伤结构域,所述自组装结构域和所述杀伤结构域通过柔性结构域连接,所述自组装结构域的序列为(RADA)7‑9。所述可自组装成水凝胶的肿瘤杀伤性多肽既不影响其自组装成水凝胶的功能,又具有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可以通过反复多次局部注射直接将缓释药剂植入到瘤体内、瘤旁或术后残腔内,不需要行开放手术暴露肿瘤,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减少患者身体及经济负担。自组装多肽材料可负载化疗药物直接杀伤肿瘤,也可以负载肿瘤抗原蛋白、肿瘤裂解物或者肿瘤RNA作为肿瘤纳米疫苗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03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645176.8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疫苗抗原原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离体肿瘤组织并分离提取出原代肿瘤细胞,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原代肿瘤细胞收集后进行放疗处理,3)将步骤2)得到的放疗后的细胞进行破碎、梯度离心,收集携带放疗诱导产生的新抗原的肿瘤细胞细胞膜,即为抗肿瘤疫苗抗原原料。本发明提供的抗肿瘤疫苗抗原原料可用于制备抗肿瘤疫苗,使用放疗后产生的抗原用于疫苗抗原,可提升肿瘤疫苗的治疗效果,突破常规肿瘤疫苗的局限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