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764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07673.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软体机械人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粘性转印的软体机器人的异质集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磁膜进行预固化后放置在磁化磁场中以对所述磁膜中的铁磁微颗粒进行重新排列,得到具有特定磁畴方向的磁化磁膜;接着将磁膜进行加热固化;(2)将磁膜转移至供体基底上,并使用激光将磁膜切割成图案化的磁矢量单元及剩余部,同时采用激光对剩余部进行表面烧蚀以选择性改变剩余部的表面粘性,由此磁矢量单元及剩余部的表面粘性形成差异化;(3)采用粘性印章将磁矢量单元转印至可溶的粘性受体基底上,并将各个磁矢量单元间进行胶接后置于水中溶解,由此得到软体磁性机器人。本发明提高了灵活性及适用性,且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47504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1409232.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表面电路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配置印章:将硅橡胶的单体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50:1~5:1进行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固化;S2刻画电路图案;S3加载金属电路;S4转印金属电路;S5封装成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表面电路。本发明提供的复杂曲面表面电路制作方法,通过将电路图案转印技术及液态金属的性质有机结合,进而通过柔性载体将液态金属转印至复杂曲面的表面,极大的简化了复杂曲面顺形或者共形图案的制作过程,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复杂曲面顺形或者共形图案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和传统的制作工艺相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1066869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07230.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091 , H05K5/0217 , H05K220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电路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模块固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在模块之间的空白区域处铺设一层柔性有机物,并将柔性有机物半成型,将待连接的导电线路进行设置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导电线路与模块连接,并使该导电线路附着在半成型的柔性有机物表面,在导电线路上铺设与其底部相同的柔性有机物,实现对导电线路的立体包裹;待柔性有机物均完全成型后,即完成整个模块之间的连接。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有机物进行承载导电线路防止其晃动失效,又能够承载来自外力的冲击,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72459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93363.0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5J9/08 , G01N21/88 , B25J19/02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攀爬式桥梁裂缝检测机器人,包括膝关节模块、相机模块和两踝关节模块,其中,膝关节模块包括舵机A和两连接件;每个踝关节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膝关节模块的一连接件上,并且每个踝关节模块均包括踝关节支架和安装在踝关节支架上的驱动单元和吸盘模块;所述吸盘模块包括吸盘、吸盘转轴和真空泵单元,真空泵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相机模块为一个以上,所述相机模块可转动安装在踝关节支架上,其用于拍摄桥底面的缺陷。本发明的两踝关节模块不但可以正常的翻转,也可以在平行于桥底面的平面内旋转,可以实现行走、越障和转向的功能,检测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475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09232.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表面电路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配置印章:将硅橡胶的单体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50:1~5:1进行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固化;S2刻画电路图案;S3加载金属电路;S4转印金属电路;S5封装成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表面电路。本发明提供的复杂曲面表面电路制作方法,通过将电路图案转印技术及液态金属的性质有机结合,进而通过柔性载体将液态金属转印至复杂曲面的表面,极大的简化了复杂曲面顺形或者共形图案的制作过程,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复杂曲面顺形或者共形图案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和传统的制作工艺相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10668692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1207230.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电路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模块固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在模块之间的空白区域处铺设一层柔性有机物,并将柔性有机物半成型,将待连接的导电线路进行设置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导电线路与模块连接,并使该导电线路附着在半成型的柔性有机物表面,在导电线路上铺设与其底部相同的柔性有机物,实现对导电线路的立体包裹;待柔性有机物均完全成型后,即完成整个模块之间的连接。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有机物进行承载导电线路防止其晃动失效,又能够承载来自外力的冲击,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764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307673.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软体机械人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粘性转印的软体机器人的异质集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磁膜进行预固化后放置在磁化磁场中以对所述磁膜中的铁磁微颗粒进行重新排列,得到具有特定磁畴方向的磁化磁膜;接着将磁膜进行加热固化;(2)将磁膜转移至供体基底上,并使用激光将磁膜切割成图案化的磁矢量单元及剩余部,同时采用激光对剩余部进行表面烧蚀以选择性改变剩余部的表面粘性,由此磁矢量单元及剩余部的表面粘性形成差异化;(3)采用粘性印章将磁矢量单元转印至可溶的粘性受体基底上,并将各个磁矢量单元间进行胶接后置于水中溶解,由此得到软体磁性机器人。本发明提高了灵活性及适用性,且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770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24817.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造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流吹动的双层液态金属电路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路基底材料贴附在PET基板表面上,以得到柔性基底;(2)采用紫外激光对柔性基底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图案化处理,并在柔性基底上烧蚀通孔;柔性基底被激光处理的区域对液态金属的亲和特性被改变;(3)在柔性基底被激光处理后的两个表面上印刷液态金属线路;(4)采用气流吹制的方式对通孔两端的液态金属薄膜进行气流吹动,以实现通孔内部的导电连接,由此实现电路的层间连接,并得到双层液态金属电路。本发明清洁高效,适用于工艺快速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7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307338.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26/352 , B23K26/38 , B23K26/60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造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表面处理的选择性粘附转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供体基底上的被转印膜进行图案化激光切割,以将所述被转印膜物理分离成图案化的被转印单元及剩余部,同时采用激光对所述剩余部进行表面烧蚀,以使得所述被转印单元及所述剩余部的表面形成粘性差;(2)采用经粘性调整后的印章对所述被转印膜进行转印,使得所述被转印单元被选择性地粘附在所述印章表面,所述剩余部留在所述供体基底上;(3)采用所述印章在可溶性粘性基底上进行所述被转印单元的印刷,以使所述被转印单元自所述印章转移到所述可溶性粘性基底上。本发明高效简便,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92603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58044.0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工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夹具,其包括底座、支撑架、承载结构及驱动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承载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柔性基质体及设置在所述柔性基质体上的电路层,所述柔性基质体开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路层用于将加工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传输给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将气体或者液体充入所述收容腔以使所述柔性基质体产生变形以与待加工的薄壁件相贴合,或者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信号调节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气体或者液体的压力及体积,以进一步减小振动。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夹具的使用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