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20950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21732.X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普信工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2M1/36 , C12M1/34 , C12M1/04 , C12M1/02 , C12N1/18 , C12P7/56 , C12P25/00 , C12R1/125 , C12R1/865 , C12R1/2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3/58 , C12M27/02 , C12M29/00 , C12M29/06 , C12M29/18 , C12M41/22 , C12M41/26 , C12N1/18 , C12P7/56 , C12P25/00
Abstract: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及其发酵方法,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设备及方法,解决现有装置发酵过程中pH值不易控制的问题,并解决现有发酵方法每轮发酵种子扩培次数过多、导致花费时间过长及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装置和N级种子罐装置,发酵罐装置包括培养罐、中和剂储罐、循环泵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各级种子罐装置的组成、结构均与发酵罐装置相同,仅尺寸有区别。本发明的发酵方法,包括预装、种子扩培、种子暂存、发酵、第N级种复培和循环步骤。采用本发明,缩短了种子扩培时间,降低了染菌风险,较大地节省了发酵生产的时间与成本,而且提高了中和剂加入精度,避免管道结垢堵塞,使pH值更易控制,提高了发酵生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950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321732.X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普信工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2M1/36 , C12M1/34 , C12M1/04 , C12M1/02 , C12N1/18 , C12P7/56 , C12P25/00 , C12R1/125 , C12R1/865 , C12R1/245
Abstract: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发酵系统及其发酵方法,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设备及方法,解决现有装置发酵过程中pH值不易控制的问题,并解决现有发酵方法每轮发酵种子扩培次数过多、导致花费时间过长及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装置和N级种子罐装置,发酵罐装置包括培养罐、中和剂储罐、循环泵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各级种子罐装置的组成、结构均与发酵罐装置相同,仅尺寸有区别。本发明的发酵方法,包括预装、种子扩培、种子暂存、发酵、第N级种复培和循环步骤。采用本发明,缩短了种子扩培时间,降低了染菌风险,较大地节省了发酵生产的时间与成本,而且提高了中和剂加入精度,避免管道结垢堵塞,使pH值更易控制,提高了发酵生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59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0321215.2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普信工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属于生物发酵设备,解决现有培养罐装置存在的pH值控制不均的问题,以优化中和剂添加方式、提高发酵生产效率。本发明包括培养罐、中和剂储罐、循环泵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培养罐包括罐体、多个搅拌器及中和剂分布器,罐体顶部具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料管和呼吸器,罐体底部具有排料管,所述多个搅拌器在罐体内部沿罐体中轴线分布,多个中和剂分布器在罐体内部沿罐体中轴线分布,且与所述多个搅拌器交叉间隔排列,各中和剂分布器为由不锈钢管构成的闭合圆圈,圆圈底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本发明容易制造、使用方便,提高了中和剂加入精度,避免管道结垢堵塞,保证罐内pH值在可控范围内波动,提高了发酵生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69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226492.8
申请日:2010-07-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乳酸发酵生产菌和通过该生产菌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L-乳酸发酵生产菌是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R03CCTCC NO:M2010094,具有耐高温高糖的特性,可以大幅度提高L-乳酸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488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063034.4
申请日:2009-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橡子还原糖作为非粮碳源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橡子还原糖的制备、发酵生产菌种的选择、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培养基的灭菌和培养条件的建立。将橡子还原糖作为非粮碳源发酵生产乳酸,能达到与现今常用的玉米、大米和小麦等粮食碳源发酵生产乳酸相似甚至更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38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272524.5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间歇式回流细胞高生产率发酵生产有机酸的方法,是将新鲜培养基经过滤除菌后送入发酵罐,并向发酵罐接入高密度种子液,控制好所用菌种的有机酸发酵生产条件,当发酵进行至发酵液中残糖量较少时,排出部分或全部发酵液至过滤装置处理,同时补充新鲜的无菌培养基到发酵罐,截留的菌体细胞浓缩液送回发酵罐作生产菌继续使用,滤出的清液用于提取有机酸;仅当有机酸生产率明显下降时,过滤装置截留的菌体细胞浓缩液才不再送回发酵罐,重新向发酵罐补充新的高密度种子液和新鲜的无菌发酵培养基,进行新一轮有机酸的间歇式回流细胞高生产率发酵生产。本发明方法有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高生物量和高生产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488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10063034.4
申请日:2009-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乳酸或柠檬酸发酵生产的非粮碳源,其特征在于,它是作为柠檬酸发酵碳源的橡子或板栗的糊精,或作为乳酸或柠檬酸发酵碳源的橡子或板栗的还原糖,或作为乳酸发酵碳源的黄姜的还原糖,其制备方法是:将橡子果、板栗果或黄姜块茎粉碎成粉末或打磨成料浆,兑水调和成浆液,先用α-淀粉酶液化,制备成糊精,或进一步用糖化酶将糊精糖化,制备成还原糖。制备非粮碳源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便,设备普通,非粮碳源用于乳酸和柠檬酸发酵,能达到与现今常用的玉米、大米和小麦等粮食碳源相似甚至更好的效果,是粮食碳源的优良替代碳源,具有很好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5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21215.2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普信工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培养罐装置,属于生物发酵设备,解决现有培养罐装置存在的pH值控制不均的问题,以优化中和剂添加方式、提高发酵生产效率。本发明包括培养罐、中和剂储罐、循环泵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培养罐包括罐体、多个搅拌器及中和剂分布器,罐体顶部具有进气管、出气管、进料管和呼吸器,罐体底部具有排料管,所述多个搅拌器在罐体内部沿罐体中轴线分布,多个中和剂分布器在罐体内部沿罐体中轴线分布,且与所述多个搅拌器交叉间隔排列,各中和剂分布器为由不锈钢管构成的闭合圆圈,圆圈底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本发明容易制造、使用方便,提高了中和剂加入精度,避免管道结垢堵塞,保证罐内pH值在可控范围内波动,提高了发酵生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38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0910272524.5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间歇式回流细胞高生产率发酵生产有机酸的方法,是将新鲜培养基经过滤除菌后送入发酵罐,并向发酵罐接入高密度种子液,控制好所用菌种的有机酸发酵生产条件,当发酵进行至发酵液中残糖量较少时,排出部分或全部发酵液至过滤装置处理,同时补充新鲜的无菌培养基到发酵罐,截留的菌体细胞浓缩液送回发酵罐作生产菌继续使用,滤出的清液用于提取有机酸;仅当有机酸生产率明显下降时,过滤装置截留的菌体细胞浓缩液才不再送回发酵罐,重新向发酵罐补充新的高密度种子液和新鲜的无菌发酵培养基,进行新一轮有机酸的间歇式回流细胞高生产率发酵生产。本发明方法有机酸发酵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高生物量和高生产率,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12499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52619.6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黄姜生产皂素和有机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解决现有利用黄姜原料提取黄姜皂素废水和废渣排放量大、不能有效利用黄姜淀粉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黄姜皂苷释放步骤、黄姜淀粉糖化步骤、发酵培养基配制步骤、有机酸发酵及皂苷富集步骤、皂素制备步骤。本发明采用发酵与膜分离耦合预处理黄姜原料,清洁生产皂素和有机酸,黄姜皂素提取率高,黄姜淀粉利用充分,黄姜皂素生产废水量少且污染小,过程清洁,在黄姜产业中有极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