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6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44641.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IPC: C07D487/04 , A61K31/5377 , A61P29/00 , A61P37/02 , A61P19/02 , A61P19/06 , A61P17/06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吡唑[4,3-d]嘧啶衍生物及用途,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A或IB所示结构;药理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75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68177.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01/04 , C07D235/30 , C07D233/64 , C07D209/12 , C07D235/14 , C07D401/12 , C07D235/18 , C07D235/06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五元芳杂环结构的抗丙肝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化合物具有式Ⅰ结构,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丙肝病毒活性,可用于制备抗丙肝病毒药物,所制备的药物采用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方式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9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0374044.6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华东师范大学
IPC: C07D277/66 , C07D417/1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4‑(苯并噻唑‑2‑基)‑N‑取代苯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取代4‑(苯并噻唑‑2‑基)苯胺与卤代物发生反应,生成4‑(苯并噻唑‑2‑基)‑N‑取代苯胺化合物,或者与卤代酰氯反应,再经亲核取代、还原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系列4‑(苯并噻唑‑2‑基)‑N‑杂环烷基取代苯胺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4‑(苯并噻唑‑2‑基)‑N‑取代苯胺化合物在抗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冠病毒(SARS‑CoV‑2)中的应用,其在抑制冠状病毒新药发现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9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74044.6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华东师范大学
IPC: C07D277/66 , C07D417/1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4‑(苯并噻唑‑2‑基)‑N‑取代苯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取代4‑(苯并噻唑‑2‑基)苯胺与卤代物发生反应,生成4‑(苯并噻唑‑2‑基)‑N‑取代苯胺化合物,或者与卤代酰氯反应,再经亲核取代、还原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系列4‑(苯并噻唑‑2‑基)‑N‑杂环烷基取代苯胺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4‑(苯并噻唑‑2‑基)‑N‑取代苯胺化合物在抗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和新冠病毒(SARS‑CoV‑2)中的应用,其在抑制冠状病毒新药发现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75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68177.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01/04 , C07D235/30 , C07D233/64 , C07D209/12 , C07D235/14 , C07D401/12 , C07D235/18 , C07D235/06 , A61P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01/04 , C07D209/12 , C07D233/64 , C07D235/06 , C07D235/18 , C07D235/30 , C07D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五元芳杂环结构的抗丙肝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化合物具有式Ⅰ结构,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丙肝病毒活性,可用于制备抗丙肝病毒药物,所制备的药物采用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方式应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