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6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44641.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IPC: C07D487/04 , A61K31/5377 , A61P29/00 , A61P37/02 , A61P19/02 , A61P19/06 , A61P17/06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吡唑[4,3-d]嘧啶衍生物及用途,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A或IB所示结构;药理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治疗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98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710430647.1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87/14 , A61K31/55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如结构式I所示的吡唑并嘧啶二氮衍生物对极光激酶A(Aurora A),极光激酶B(Aurora B)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KDR)三个靶点或其中的两个或一个靶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理学实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发展成为制备治疗或控制恶性肿瘤的抗肿瘤药物,尤其是用来治疗或控制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98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0430647.1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87/14 , A61K31/551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8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如结构式I所示的吡唑并嘧啶二氮衍生物对极光激酶A(Aurora A),极光激酶B(Aurora B)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KDR)三个靶点或其中的两个或一个靶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理学实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发展成为制备治疗或控制恶性肿瘤的抗肿瘤药物,尤其是用来治疗或控制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81819.0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305/14 , A61K9/107 , A61K31/167 , A61K31/337 , A61K47/34 , A61K47/5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伏立诺他和紫杉醇的共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共前药同时包载有伏立诺他和紫杉醇,具有式I结构;制备方法:将伏立诺他和紫杉醇通过一个可裂解片段连接起来。本发明将伏立诺他和紫杉醇连接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同时释放两种活性化合物发挥抗肿瘤作用。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伏立诺他和紫杉醇共前药的纳米胶束,可以达到靶向和缓释作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从而提高药物化疗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