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网格澄清池及其用于水处理中提高混凝反应及沉淀效果的澄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4609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115413.3

    申请日:2009-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涡旋网格澄清池及其用于水处理中提高混凝反应及沉淀效果的澄清方法,它包括絮凝反应单元、澄清单元和污泥浓缩单元,其中: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共同组成絮凝反应单元,涡流澄清池底部的进水管依次经过喷嘴、喉管与第一涡流反应室底部的喇叭口连通;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连通,第二涡流反应室与缓冲区连通;在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设置在池顶的操作杆通过连接件控制喉管在纵向上的升降。本发明加大了第一反应室的容积利用率,降低能耗,能提高絮凝反应效率、减少水头损失、降低药耗、提高净水水质,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2448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254767.3

    申请日:201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它包括絮凝反应单元、澄清单元及污泥浓缩单元。涡流澄清池中具有污泥回流装置的进水管从顶部流入,经配水分配器后流入第一涡流反应室;然后从第一涡流反应室底部流入第二涡流反应室,经过渡区后流入第三涡流反应室;在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不同型号的涡流絮凝反应器,第三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在池体底部设有污泥浓缩单元。本发明在各反应室设置了涡流反应器及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通过进水管上的污泥回流系统及涡流絮凝提高混凝效果,缩短斜管长度,进而减少池体高度,降低能耗,提高絮凝反应效率、提高净水水质,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排泥水回用的微涡流絮凝斜管沉淀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4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28740.5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排泥水回用的微涡流絮凝斜管沉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三个组成单元,分别是:微涡流强化混凝及斜管沉淀单元、排泥水收集与沉淀单元、排泥水回用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排泥水回用的微涡流絮凝斜管沉淀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微涡流絮凝,斜管沉淀,排泥水收集与沉淀,排泥水回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本发明的提供的方案,将排泥水的回用和微涡流反应进行有机结合,可以适应多种水质的变化,抗冲击负荷能力得到加强;同时能够在不增加水厂原有的水处理构筑物基础上,通过较小地改动,达到提高产水量,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且还能解决水厂排泥水处理问题,实现了一举多得。

    一种基于涡旋网格混凝的一体化澄清池及其处理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3726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44400.0

    申请日:2016-06-20

    Inventor: 童祯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 B01D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旋网格混凝的一体化澄清池及其处理水的方法,其中,该一体化澄清池包括:涡旋反应室、网格反应室和沉淀室,三者并排设置且形成一体化结构,原水从涡旋反应室的顶部流进池内,依次流经涡旋反应室、网格反应室和沉淀室后被处理成清水,清水从沉淀室的底部流出池体。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集微涡旋絮凝、小网格絮凝和小倾角斜板沉淀分离于一体,加了混凝剂的原水通过微涡旋絮凝和小网格絮凝后形成了微涡流协同混凝,该微涡流协同混凝有利于水中微粒的扩散,增加脱稳胶粒的碰撞机率,形成絮凝质量更好、密度高、分离性能好的固液两相体系,所以本发明的一体化澄清池应用于水处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反应效果。

    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24488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54767.3

    申请日:201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它包括絮凝反应单元、澄清单元及污泥浓缩单元。涡流澄清池中具有污泥回流装置的进水管从顶部流入,经配水分配器后流入第一涡流反应室;然后从第一涡流反应室底部流入第二涡流反应室,经过渡区后流入第三涡流反应室;在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不同型号的涡流絮凝反应器,第三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在池体底部设有污泥浓缩单元。本发明在各反应室设置了涡流反应器及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通过进水管上的污泥回流系统及涡流絮凝提高混凝效果,缩短斜管长度,进而减少池体高度,降低能耗,提高絮凝反应效率、提高净水水质,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涡旋网格澄清池及其用于水处理中提高混凝反应及沉淀效果的澄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460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115413.3

    申请日:2009-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涡旋网格澄清池及其用于水处理中提高混凝反应及沉淀效果的澄清方法,它包括絮凝反应单元、澄清单元和污泥浓缩单元,其中: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共同组成絮凝反应单元,涡流澄清池底部的进水管依次经过喷嘴、喉管与第一涡流反应室底部的喇叭口连通;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连通,第二涡流反应室与缓冲区连通;在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涡旋网格絮凝反应器;设置在池顶的操作杆通过连接件控制喉管在纵向上的升降。本发明加大了第一反应室的容积利用率,降低能耗,能提高絮凝反应效率、减少水头损失、降低药耗、提高净水水质,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种微涡流强化混凝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185288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60705.1

    申请日:2014-11-07

    Abstract: 一种微涡流强化混凝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涉及一种微涡流强化混凝技术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的装置。原水与混凝剂及回流污泥一起由澄清池底部的进水管流入,经配水分配器(15)后进入第一涡流反应室(1)和第二涡流反应室(2),在第一反应室内设置有开孔率不同的两种型号的涡流絮凝反应器(3、9),第二涡流反应室内设置有微涡流-网格絮凝反应器(6);在沉淀单元设有蜂窝斜管沉淀区(7);在池底部设有污泥浓缩单元(10)。本实用新型用于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和效果、缩短絮凝时间、减少水头损失、降低能耗、提高净水水质,且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施工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适宜于分散式污水处理中应用。

    微涡流一体化净水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24511U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20230817.X

    申请日:2011-07-04

    Abstract: 一种微涡流一体化净水装置,它包括环形集水槽、清水区、过滤单元、出水槽、斜管区、第一涡流反应室、第二涡流反应室、缓冲区、涡流反应器、进水喇叭口、进水管、污泥浓缩区、排泥管,第一涡流反应室连通第二涡流反应室,第一涡流反应室底部连接进水喇叭口,进水喇叭口下端连接进水管,第二涡流反应室与缓冲区连通,缓冲区上部设有斜管区上端为清水区,清水区外接环形集水槽、环形集水槽下端连接过滤单元,过滤单元连接出水槽,在第一涡流反应室和第二涡流反应室内设有若干涡流反应器。本实用新型能提高絮凝反应效率、降低药耗、提高净水水质,同时具有反应器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施工方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种工业用可以移动式除尘除臭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286989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087949.5

    申请日:2017-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可以移动式除尘除臭设备,包括移动装置、空气除尘装置和地面除尘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底板,空气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吸尘管,第一吸尘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抽风机的进风管相连,地面除尘装置包括吸尘腔,吸尘腔内顶部设置有第二吸尘管,第二吸尘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进风管相连,吸尘腔内转动设置有刷棍,刷棍连接有伸出吸尘腔外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电机,出风管伸入除尘除臭水箱内的端部连接有喷气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抽风机将地面和空气中的灰尘抽进除尘除臭水箱内,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方便进行移动除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