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60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721690.8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区域特征提取和融合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利用残差网络提取全局特征,并在训练阶段增加一个用于全局特征提取和优化的行人身份分类模块;构造用于局部特征提取的多区域特征提取子网络,并将各局部特征进行加权融合;设置包括分类模块损失和特征融合模块损失的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模型提取查询集和测试集的特征向量;在度量阶段,利用交叉近邻方法对特征距离进行重新度量。本发明设计合理,有效结合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在距离度量方法上进行优化,获得了很好的行人再识别结果,使得系统整体匹配准确率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48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07444.0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各样本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将得到的各灰度图像表示为二维图像矩阵;样本图像包括:训练图像和待分类图像,根据各二维图像矩阵建立灰度矩阵;根据标签约束矩阵和基于半张量积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归一化灰度矩阵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矩阵;将标签约束矩阵和特征矩阵的乘积的转置作为混合特征矩阵,将混合特征矩阵中各待分类图像对应的特征输入预先建立的图像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图像分类模型是对混合特征矩阵中各训练图像对应的特征及各训练图像对应的图像类别进行训练得到的。本发明提高了图像分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07444.0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各样本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将得到的各灰度图像表示为二维图像矩阵;样本图像包括:训练图像和待分类图像,根据各二维图像矩阵建立灰度矩阵;根据标签约束矩阵和基于半张量积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对归一化灰度矩阵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矩阵;将标签约束矩阵和特征矩阵的乘积的转置作为混合特征矩阵,将混合特征矩阵中各待分类图像对应的特征输入预先建立的图像分类模型,得到分类结果,图像分类模型是对混合特征矩阵中各训练图像对应的特征及各训练图像对应的图像类别进行训练得到的。本发明提高了图像分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56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47110.6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N19/60 , H04N19/42 , H04N19/4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最优测量矩阵的半张量图像压缩方法和图像恢复方法。其中,该图像压缩方法包括:对待压缩图像的原始矩阵进行稀疏变换,得到待压缩图像的第一稀疏表示矩阵;基于第一稀疏表示矩阵的行数、预设压缩比和预设系数,确定原始矩阵对应的初始测量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基于预设的元素数值关系,生成m×n维矩阵,作为初始测量矩阵;对初始测量矩阵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测量矩阵;基于最优测量矩阵与预设的半张量压缩感知模型,对第一稀疏表示矩阵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目标矩阵。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提高压缩感知理论在计算资源和通信能耗受限的网络中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3460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32139.3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N19/147
Abstract: 一种基于结构相似度的高效视频编码感知码率控制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最大编码单元级的码率分配时,利用结构相似度作为图像失真的评价标准计算图像最大编码单元的失真,并利用其代替高效视频编码器编码端码率分配中的图像失真来计算码率控制R-λ模型中最大编码单元级码率分配的权重;在进行模式判决前,利用结构相似度作为图像失真的评价标准计算图像失真,并用其替代高效视频编码器编码端率失真判决中的编码图像的失真。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码率分配更加高效、准确,同时在相同码率情况下提高了编码图像的感知视觉质量;在目标码率相同的情况下能提高视频主观质量,或在相同的结构相似度情况下平均能实现12%的码率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11273875.3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10/80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属性特征和加权的分块特征相融合的行人再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造属性特征提取子网络,该子网络融合了手动提取的特征和深度神经网络提取的特征;采用设置加权的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训练属性特征提取子网络;构造基于分块的特征提取子网络,该网络可融合多个分块的深度特征;训练基于分块的特征提取子网络,设置局部损失函数的加权融合层,自主学习不同的权重,进而赋予各局部损失函数;对整体网络进行训练,提取融合了属性特征和基于分块的深度特征的行人特征表示。本发明设计合理,其有效结合了属性特征和深度特征,在损失函数计算方法上进行优化,获得了很好的行人再识别结果,使得系统整体匹配准确率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83957.9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层次特征融合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输入端对低照度图像进行处理,输出四通道特征图;使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层作为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基础特征作为低层特征;将低层特征与相应的高层特征和卷积层最深层次的特征融合,经过反卷积层后,获得最终特征图;输出映射将最终的特征图还原成RGB图片。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多层次特征,将不同层次特征融合,并通过通道注意力机制,给予特征通道不同的权重,获得了更优的特征表示,提高了图像处理的准确率,获取了高质量图像,可广泛用于计算机低层次视觉任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111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103777.0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目标信息相关联的K组参考解调导频信号;确定K组参考解调导频信号的发送资源;基于发送资源,向接收端发送目标信息及K组参考解调导频信号,以使得接收端基于K组参考解调导频信号的配置信息,接收K组参考解调导频信号及目标信息。由于不需要通过接收权值以及编码权值来确定传输信息时相应的传输信号,而是通过用于信道测量和/或信息解调的参考解调导频信号,以实现信息传输,从而避免了接收权值以及编码权值发生变化时,需要额外通知参考权值以及编码权值的变化信息,进而节省了信令的开销,提高了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86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38002.X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67 , G06K9/3233 , G06K9/342 , G06K9/6288 , G06K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特征提取和多任务融合的目标检测算法,其技术特点是: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架构提取图像特征,提取多层卷积输出结果形成多特征图,在多特征图上提取不同可视野的目标感兴趣区域并进行特征连接;对原图实现语义分割提取目标分割区域结果,并将目标检测结果和目标分割结果在全连接层中通过一定的比例系数进行多任务交叉辅助目标检测;上述结果通过最后的全连接层后,通过组合分类定位损失函数对图像特征进行分类和回归定位,得到最终目标检测的结果。本发明通过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对图像特征进行多组多层融合连接及组合损失函数实现了高精度的目标检测定位和分类,获得了良好的目标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0734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51894.9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频的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测量导频参数配置集合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接收终端反馈的第二测量导频参数配置集合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导频参数配置集合属于所述第一测量导频参数配置集合;从所述第二测量导频参数配置集合中选择至少一套测量导频参数配置,并按照所选择的测量导频参数配置向终端发送测量导频。本发明通过终端反馈的方式,终端可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发送/接收天线数目,接收波束的设置,以及一些不理想因素的大小,能结合自身的一些导频估计算法对最佳的导频参数进行选择,可以让基站能够参考终端的选择来进行更合理的导频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