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03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49611.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集成的脑电装置,包括脑电帽,脑电帽上设有依次连接的脑电采集电极、信号放大模块、滤波模块、A/D转换模块、嵌入式微控制器;所述的入式微控制器还分别连接Flash芯片、无线蓝牙芯片,通过无线蓝牙芯片与上位机通讯连接。直接在脑电帽上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将良好的数据结果通过蓝牙无线传输至上位机进行进一步的运算分析,同时通过Flash闪存芯片,可以在脑电帽上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储,可以扩大脑电帽的活动范围,在脱离上位机的情况下,通过电源模块自供电进行长时脑电监测并将数据进行离线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49312.0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织物材料集成的可穿戴脑电采集设备,包括脑电帽,脑电帽上设有的电子元件包括脑电采集电极、信号放大模块、滤波模块、A/D转换模块、嵌入式微控制器、无线蓝牙芯片和电源供电模块,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导电线路连接;无线蓝牙芯片与上位机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无线以及带电源自供电的形式通信和工作,实现了采集设备和上位机的无线化连接,提高了受试者在接受脑电采集时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66389.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nventor: 吴文斌 , 张伟豪 , 吴晓杰 , 程海涛 , 陈金玉 , 武超 , 王泽昭 , 王放 , 王仁书 , 梁曼舒 , 韩腾飞 , 林承华 , 陈伯建 , 杜伟 , 刘嵩 , 陈卓磊 , 姚书凝 , 李佳骏 , 徐安安 , 李凯慧 , 张旭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机巢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无人机机巢领域。本发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为无人机机巢设备创建全面的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分析、维护调度、预测分析等。本发明可用于有效管理无人机机巢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和施工到运营,以及维护和退役。本发明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创建与无人机机巢设备相关的所有物理组件的虚拟副本,从而实现预测性维护、提高安全性和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30890.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式高速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包括:机身、主旋翼自动伸缩机构、机翼、鸭翼和螺旋桨;两个机翼分别置于机身的两侧靠近机身尾端;两个鸭翼分别置于机身的两侧靠近机身前端;两个鸭翼的边缘各自均安装一个螺旋桨;两个螺旋桨通过协调轴连接,两个螺旋桨转速相同、转向相反;协调轴横向穿过两个鸭翼;单个主旋翼自动伸缩机构安装在机身顶部,沿机身纵向方向且位于机翼和鸭翼之间;在飞行模式切换时,实现主旋翼的折叠与展开。本发明基于飞行力学模型,将折叠、展开主旋翼及可倾转螺旋桨的结构用于复合式飞行器上,并通过直升机模式和固定翼模式的切换突破速度瓶颈,实现复合式高速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98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354038.8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模块背板的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方程判断背板干扰端口和敏感端口之间的电磁干扰,将源函数和传输函数结合起来,得到在背板敏感端口处的有效功率,然后对比得到的有效功率与敏感度阈值,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电磁干扰;如果干扰端口在敏感端口处产生的有效功率小于该装置的敏感度阈值,即存在电磁兼容状态,反之则存在干扰问题;然后再通过设计仿真背板上各个端口间的S参数来构建交互关联矩阵,分析背板端口‑端口间的交互关联即关系耦合度,确定背板上各个模块间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干扰情况,以便后续进行针对性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本发明具有针对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电磁兼容性设计效率,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713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341738.3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采用源重建方法预测电子电路电磁辐射的方法,其步骤如下:一:通过仿真或测试获得近场数据;二:选取合适的等效源;三:针对不同场景建立等效源模型;四:利用反演算法求解等效源的值;五:通过步骤一至步骤四所建立的等效源预测电子电路的电磁辐射;本发明无需测量电子系统的远场电磁辐射特性,只需要仿真或测试电子系统的近场电磁辐射特性就可以建立等效源并推出远场电磁辐射特性;它能预测电子电路的电磁辐射特性和电子系统中产生电磁辐射较大的区域,从而更好的进行电磁兼容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980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348478.2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板电磁兼容性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检测处理器、调制解调模块以及多个频率源模块,调制解调模块插接在背板的调制解调插槽内,每个频率源模块插接在背板的一个频率源插槽内;第一频率源模块用于向调制解调模块传输输入信号;除第一频率源模块之外的频率源模块用于向调制解调模块传输本振信号;调制解调模块传输,用于对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处理生成点频信号;检测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信号和本振信号,判断获知点频信号的频率值处于预设范围内,则确认背板具备电磁兼容性。本发明通过将模块的本振信号、输入背板的输入信号与经过混频处理后的输出信号进行对比,能有效地检测背板的电磁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5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44254.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晶振频谱的电路模块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电路所选用晶振的输出频谱和相关参数;步骤二:通过测试电路模块电源平面输出信号频谱判定干扰来源并验证;步骤三:确定晶振干扰信号耦合路径;步骤四:进行电磁兼容改进设计。本发明从晶振频谱特征入手,研究电路模块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共性技术,解决电磁兼容关键问题,通过对频率源模块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分析总结,力图为模块电路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一种通用技术手段,在提高电磁兼容性设计效率的同时,增强模块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同时具有通用性,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99964.5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B64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吸吊挂运输装置及磁吸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磁吸吊挂装置和抗干扰控制装置;所述磁吸吊挂装置包括连接单元、电磁性底座、供电模块和吊挂箱,所述连接单元用于将电磁性底座连接在无人机下方,所述供电模块与电磁性底座电性连接,以向电磁性底座供电,使电磁性底座产生磁力吸附吊挂箱,所述吊挂箱用于装载无人机载荷,所述吊挂箱上固定连接有与电磁性底座配合吸附的磁性单元;所述抗干扰控制装置包括多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以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作为扰动项,控制供电模块输出电流的大小,以调节电磁性底座的磁力大小。该装置抗干扰能力强,吊挂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8618.1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豪 , 吴文斌 , 李佳骏 , 吴晓杰 , 程海涛 , 陈金玉 , 武超 , 王泽昭 , 王仁书 , 梁曼舒 , 林承华 , 韩腾飞 , 陈卓磊 , 姚书凝 , 王放 , 徐安安 , 谢勇 , 黄镇坤 , 王璐瑶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设置无人机的起始点和目标点,构建两棵随机搜索树;在第一棵随机搜索树中,利用目标偏置采样策略生成随机采样点,选取与随机采样点距离最近的最近节点;将最近节点按照预设步长向目标点进行扩展,生成新节点;对新节点进行碰撞检测,未发生碰撞时将新节点加入第一棵随机搜索树;将第二棵随机搜索树向已加入新节点的第一棵随机搜索树扩展,使两棵随机搜索树交会,分别从交会点开始寻找到起始点和目标点的规划路径;利用贪婪算法对规划路径进行优化,获得最终规划路径。该方法及装置可以减少无人机路径规划过程中的随机性,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有效性,快速找到最优路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