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5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28687.5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14 , H02J7/0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主动均衡电路;包括电池选择电路和电池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选择电路采用控制芯片和双向MOS管实现从6节电池中选择其中1节电池连接至电池充放电电路;所述电池充放电电路采用双向DC/DC技术实现对被选择的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MOS管选择第1节电池时,同时闭合MOS管Q23和MOS管Q29两条通路,Q23连接电池正极,Q29连接电池负极;所述的电池正极通过MOS管上的Q3通道与充放电电路正极导通;所述电池负极通过MOS管Q7下面的通道与充放电电路电池端负极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206163846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88823.2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H01R13/70 , H01R13/713 , H01R13/66 , H01R13/52 , H01R13/502 , B60L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车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枪,在充电枪壳体中内置电路控制板,利用照明电压220V交流电即可随用随充,有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提高了其安全性,可以避免挤压,碰撞,对控制板的损伤破坏,也可随车配备,降低充电设施成本,减小充电桩的投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解决了汽车停电而没有充电站的困扰。
-
公开(公告)号:CN209526128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1781798.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2/20 , A62C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pack电池包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18650锂电池的Pack成组技术模块化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串并联组件、模块化单元固定组件、电池加热组件、电池散热组件和电池防火安全组件,电池串并联组件放置在电池防火安全组件内、且两者之间通过模块化单元固定组件连接,电池防火安全组件前后端外设有电池散热组件,电池防火安全组件下部设有电池加热组件。该电池组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缩短预热时间,提高加热速率;减小由温度引起的电池化学反应差异性,减小电池压差;降低生产成本和装配操作难度,提高装配效率,从设计角度预防装配错误;降低电池包自然概率,提高电池模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52999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1391102.6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件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芯安全防护设计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池并联模组正极、电池并联模组负极、串联铜排,电池并联模组正极、电池并联模组负极同向放置,即形成了背对背固定方式,电芯正极与负极中间垫串联铜排。成组方式简便快捷,所需零部件少,采用压接的方式,形成铜板防火墙,可在第一个电芯燃烧后第一时间阻挡火焰对串联及并联处相邻的电芯灼烧加热,引导火焰及可燃物按既定通道泄放,降低整个电池包燃烧概率,提高pack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381467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398325.5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H01M2/2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单体电流可控设计的镍片结构。包括镍片并联区、镍片螺旋结构、镍片焊接区,镍片焊接区焊接于电芯,镍片并联区将若干镍片螺旋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约成本,镍片结构适用于最普通的电阻焊焊接工艺,而不是采用复杂特殊的焊接工艺;镍片结构可省去镍片焊接处“冲压折弯”的加工工艺,且焊接效果更好,降低电芯点焊过程中炸点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