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39438.4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并对所述炼钢转炉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完成网格划分的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准稳态流场,并通过得到的准稳态流场确定指定区域;开发UDF程序;所述UDF程序用于追踪所述指定区域的火点区形貌,并在所述指定区域进行稳定放热;将所述UDF程序导入Fluent进行编译,并将放热速率添加到Fluent能量源项方程中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转炉熔池火点区的温度场分布。本发明能为转炉冶炼过程的熔池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39965.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包括:获取转炉结构参数,构建转炉三维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模型基本假设,选择计算模型,设定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求解算法,进行初始化操作和迭代计算,得到复吹条件下熔池流场;获取转炉烟气信息,求解熔池碳‑氧反应比例,计算得到熔池液相部分碳‑氧反应气泡量;构建碳‑氧反应气泡生成点,注入碳‑氧反应气泡,对碳‑氧反应气泡在渣‑金界面行为进行编译;耦合计算得到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模拟结果,后处理得到不同吹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熔池流场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分析不同冶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的熔池流场。

    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9965.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包括:获取转炉结构参数,构建转炉三维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模型基本假设,选择计算模型,设定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求解算法,进行初始化操作和迭代计算,得到复吹条件下熔池流场;获取转炉烟气信息,求解熔池碳‑氧反应比例,计算得到熔池液相部分碳‑氧反应气泡量;构建碳‑氧反应气泡生成点,注入碳‑氧反应气泡,对碳‑氧反应气泡在渣‑金界面行为进行编译;耦合计算得到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模拟结果,后处理得到不同吹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熔池流场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分析不同冶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的熔池流场。

    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039438.4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并对所述炼钢转炉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完成网格划分的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准稳态流场,并通过得到的准稳态流场确定指定区域;开发UDF程序;所述UDF程序用于追踪所述指定区域的火点区形貌,并在所述指定区域进行稳定放热;将所述UDF程序导入Fluent进行编译,并将放热速率添加到Fluent能量源项方程中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转炉熔池火点区的温度场分布。本发明能为转炉冶炼过程的熔池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一种提升熔池动力学特性的转炉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050936.6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熔池动力学特性的转炉及方法,装置包括转炉炉体、顶吹氧枪和底吹元件,在顶吹氧枪底部设有多孔喷头;底吹元件设置在转炉的炉底;底吹元件的数量与喷头的喷孔数量相同;氧枪喷孔向炉底的投影位置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和与所述投影位置相邻的所述底吹元件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20°。本发明充分考虑顶吹氧枪冲击熔池产生的凹坑形貌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变底吹元件的布置,将夹角控制在0‑20°可使底吹流股充分搅拌熔池死区或弱流区,熔池形成更加均匀合理的流场,进而降低熔池能量耗散,提高熔池动能,减弱死区体积,缩短混匀时间,提升转炉熔池动力学特性。

    一种提升熔池动力学特性的转炉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50936.6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熔池动力学特性的转炉及方法,装置包括转炉炉体、顶吹氧枪和底吹元件,在顶吹氧枪底部设有多孔喷头;底吹元件设置在转炉的炉底;底吹元件的数量与喷头的喷孔数量相同;氧枪喷孔向炉底的投影位置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和与所述投影位置相邻的所述底吹元件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20°。本发明充分考虑顶吹氧枪冲击熔池产生的凹坑形貌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变底吹元件的布置,将夹角控制在0‑20°可使底吹流股充分搅拌熔池死区或弱流区,熔池形成更加均匀合理的流场,进而降低熔池能量耗散,提高熔池动能,减弱死区体积,缩短混匀时间,提升转炉熔池动力学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