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39438.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16C60/00 , G16C20/10 , G06T17/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并对所述炼钢转炉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完成网格划分的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准稳态流场,并通过得到的准稳态流场确定指定区域;开发UDF程序;所述UDF程序用于追踪所述指定区域的火点区形貌,并在所述指定区域进行稳定放热;将所述UDF程序导入Fluent进行编译,并将放热速率添加到Fluent能量源项方程中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转炉熔池火点区的温度场分布。本发明能为转炉冶炼过程的熔池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39965.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包括:获取转炉结构参数,构建转炉三维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模型基本假设,选择计算模型,设定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求解算法,进行初始化操作和迭代计算,得到复吹条件下熔池流场;获取转炉烟气信息,求解熔池碳‑氧反应比例,计算得到熔池液相部分碳‑氧反应气泡量;构建碳‑氧反应气泡生成点,注入碳‑氧反应气泡,对碳‑氧反应气泡在渣‑金界面行为进行编译;耦合计算得到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模拟结果,后处理得到不同吹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熔池流场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分析不同冶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的熔池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9965.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流场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包括:获取转炉结构参数,构建转炉三维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模型基本假设,选择计算模型,设定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以及求解算法,进行初始化操作和迭代计算,得到复吹条件下熔池流场;获取转炉烟气信息,求解熔池碳‑氧反应比例,计算得到熔池液相部分碳‑氧反应气泡量;构建碳‑氧反应气泡生成点,注入碳‑氧反应气泡,对碳‑氧反应气泡在渣‑金界面行为进行编译;耦合计算得到碳‑氧反应作用下炼钢转炉熔池模拟结果,后处理得到不同吹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熔池流场图。本发明方法能够分析不同冶炼时刻碳‑氧反应作用下的熔池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039438.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16C60/00 , G16C20/10 , G06T17/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UDF的转炉熔池火点区传热行为模拟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并对所述炼钢转炉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完成网格划分的炼钢转炉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准稳态流场,并通过得到的准稳态流场确定指定区域;开发UDF程序;所述UDF程序用于追踪所述指定区域的火点区形貌,并在所述指定区域进行稳定放热;将所述UDF程序导入Fluent进行编译,并将放热速率添加到Fluent能量源项方程中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转炉熔池火点区的温度场分布。本发明能为转炉冶炼过程的熔池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730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59517.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6 , C04B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碳酸水侵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碳酸水侵蚀混凝土,由包括以下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矿渣粉、机制砂、碎石、水、减水剂、缓凝剂、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由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有机硅烷类憎水剂复合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抗碳酸水混凝土,能够在碳酸水环境中能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和抵抗碳酸水侵蚀的能力。适用于岩溶区或含侵蚀性CO2的地下水等碳酸水环境中的工程应用,可有效解决在碳酸水环境中混凝土各项性能退化,混凝土结构及材料安全与耐久性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050936.6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熔池动力学特性的转炉及方法,装置包括转炉炉体、顶吹氧枪和底吹元件,在顶吹氧枪底部设有多孔喷头;底吹元件设置在转炉的炉底;底吹元件的数量与喷头的喷孔数量相同;氧枪喷孔向炉底的投影位置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和与所述投影位置相邻的所述底吹元件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20°。本发明充分考虑顶吹氧枪冲击熔池产生的凹坑形貌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变底吹元件的布置,将夹角控制在0‑20°可使底吹流股充分搅拌熔池死区或弱流区,熔池形成更加均匀合理的流场,进而降低熔池能量耗散,提高熔池动能,减弱死区体积,缩短混匀时间,提升转炉熔池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50936.6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熔池动力学特性的转炉及方法,装置包括转炉炉体、顶吹氧枪和底吹元件,在顶吹氧枪底部设有多孔喷头;底吹元件设置在转炉的炉底;底吹元件的数量与喷头的喷孔数量相同;氧枪喷孔向炉底的投影位置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和与所述投影位置相邻的所述底吹元件与炉底中心形成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20°。本发明充分考虑顶吹氧枪冲击熔池产生的凹坑形貌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变底吹元件的布置,将夹角控制在0‑20°可使底吹流股充分搅拌熔池死区或弱流区,熔池形成更加均匀合理的流场,进而降低熔池能量耗散,提高熔池动能,减弱死区体积,缩短混匀时间,提升转炉熔池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819926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296684.0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材料腐蚀的电场加速实验装置,涉及混凝土实验技术领域,能够对不同混凝土或净浆试块在碳酸盐溶液中施加不同的电流加速作用,模拟富含碳酸盐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工作的环境状态并加速腐蚀,对于新条件下的混凝土研究很有意义;该装置包括电源、正电极、负电极、阳极溶液箱、阴极溶液箱、实验模具、模具箱和若干导电线;所述阳极溶液箱、所述模具箱和所述阴极溶液箱依次连接,且内部均设有各自相应的溶液;所述正电极设于所述阳极溶液箱中,所述负电极设于所述阴极溶液箱中;所述实验模具设于所述模具箱中;所述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电线与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连接;所述实验模具中设有待测试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