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2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0803.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基‑金属碳/氮化物钢结硬质合金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钢基粉末与金属碳/氮化物粉末进行球磨,得到均匀的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装入氧化铝管并通过上下压头电极向所述复合粉末生坯施加一定范围的压力和电流密度的脉冲电流;经过设定的时间后,断开脉冲电流使生坯形成的块体快速冷却,得到钢基‑金属碳/氮化物钢结硬质合金块体。本发明采用两种成熟的商用粉末为原料进行举例,通过短时间的球磨实现了主要成分的均匀混合,解决了其他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冶金技术的粉末成分调控复杂的问题,同时通过无需添加调控剂的球磨过程避免了向钢结硬质合金材料引入杂质的问题,凸显了本发明高效洁净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0166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416720.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流辅助成型、烧结一体化的连续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该生产系统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对称设置在传动单元上,传送平台设置在传动单元的下端,供电单元分别与上电极和下电极连接;模具固定在传送平台上,且模具上设有通孔成型腔,且成型腔位于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且成型腔内壁上设有绝缘层;辅助单元设置在传送平台的一侧。本发明将电场辅助烧结技术与传统粉末冶金生产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零部件生产系统中存在的流程长、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产品精度低、性能差,以及电场辅助烧结技术难以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且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适用于各类金属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大规模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07214.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压力辅助闪速烧结设备的可滑动弹力电接触装置,可作为压力辅助闪速烧结设备中的压头来使用。在压力辅助闪速烧结过程中,电接触装置中的滑动压头可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底座上方凸出的圆柱形定位轴滑动,导电滑动轴承的使用保证了滑动压头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底座保持良好的电接触,并持续传输电流。滑动压头下表面与弹簧接触,可将轴向压力传导到弹簧上,进而使其发生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一旦闪速烧结现象发生并引起样品迅速收缩,弹簧将立刻释放存储的弹性势能,并推动滑动压头迅速向上滑动,可确保闪速烧结发生时,承受轴向压力的各个部件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接触,并改善压力闪崩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2305.X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WCu高压力辅助闪速烧结方法,首先将钨粉和铜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钨铜混合粉末;然后将钨铜混合粉末加入模具中,再将模具接入闪速烧结设备中,向模具施加不低于50MPa;再向模具内施加脉冲电流,至温度超过铜的熔点进行闪速烧结,即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WCu。本发明方法能够利用致密化难度较大的WCu20混合粉末,来进行金属基体粉末闪速烧结的验证和探索,成功实现了金属基粉末的闪速烧结。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0716.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铝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方法及其制得的铝合金。本发明的方法为:对2xxx系铝合金进行固溶淬火处理,进行自然时效处理;对自然时效处理的样品进行脉冲电流处理,脉冲处理参数:频率为1Hz‑1000Hz,脉宽为1μs‑1ms,电流密度为1×106A/m2‑10×106A/m2,电流脉冲作用时间为1‑10h,电脉冲引起的焦耳热温升范围为120‑240℃;将处理后的2xxx系铝合金空冷到室温。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大大提高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290720.2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电解质制备铜箔的方法及其铜箔,涉及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能够利用固体电解质实现铜箔的制备,且制备的铜箔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平整性和厚度均匀性;该方法包括:S1、将预设比例的铜粉和硫粉混合,再添加一定量不锈钢合金粉末得到混合粉末,对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得到硫化亚铜粉末;S2、将硫化亚铜粉末装入模具中形成硫化亚铜柱;S3、将硫化亚铜柱的两端分别通过垫片与正、负电极连接,并对正、负电极施加沿硫化亚铜柱轴向的外加压力;S4、通过正、负电极施加脉冲电流进行铜箔制备;S5、制备完成后取出垫片,即得到附着在垫片上的铜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铜箔制备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87226.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铀‑氢化锆和铀‑氢化钇燃料芯块的闪速烧结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熔炼、铸造、氢化、破碎、球磨、筛分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铀‑氢化锆或铀‑氢化钇粉末,再将粉末原料直接松装入闪速烧结模具,从室温开始进行闪速烧结,在60s以内便能获得接近理论致密度的铀‑氢化锆(U‑ZrHx)或铀‑氢化钇(U‑YHx)燃料芯块。本发明不仅克服了传统烧结方法在制备铀‑氢化锆或铀‑氢化钇燃料芯块上的样品致密度低、耗时、耗能,且流程复杂等技术缺陷,还降低了对铸锭氢化工艺的要求,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一种核燃料芯块的高通量制备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3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630762.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多场耦合闪速烧结系统,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感应加热模块、加压模块、测温模块、温控模块、电源模块、模具和电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传统的基于感应加热的、短流程的、多场耦合的新型闪速烧结技术,具有电能利用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方便加压、快速升温、可烧结材料范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33229.2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486 , C04B35/64
Abstract: 一种在室温下的脉冲放电闪速烧结纳米陶瓷材料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基于高电压下陶瓷粉体被绝缘击穿流过电流产生瞬时高温的设想,将EDC用来制备纳米陶瓷材料,选用初始粒径为50nm的ZrO2粉末为代表进行放电烧结,根据不同的材料、烧结尺寸及是否松装等因素确定不同的烧结条件;陶瓷粉末松装入模具或预成型后放入模具便可进行放电烧结;烧结后的材料的晶粒长大程度小,采用纳米陶瓷粉末烧结后,其晶粒大小仍处于100nm内。成功制备了具有纳米晶且致密度较高ZrO2陶瓷。本发明在室温下便可进行陶瓷材料的烧结,极大的缩短了烧结时间,极大地降低了能耗,而且由于其极短的升降温时间,在抑制晶粒长大上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16795.6
申请日:2024-11-27
IPC: C04B35/48 , C04B35/50 , C04B35/51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氧型氧化物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将氧化物陶瓷粉末压制成生坯;对生坯预热使其达到导电温度;开启电源,使氧化物生坯发生闪烧;闪烧结束后将烧结后的氧化物陶瓷粉碎过筛;低氧分压环境下进行二次烧结;维持预定时间段后,得到烧结后的缺氧型氧化物陶瓷。本发明利用闪烧工艺实现氧化物陶瓷材料快速脱氧,并在低氧分压环境对脱氧后的粉末进行二次烧结,从而实现缺氧型氧化物陶瓷材料的快速制备,提供了一种缺氧型氧化物陶瓷材料设计制备的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