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4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350626.0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 G01N1/32 , G01N15/00 , G01N15/02 , G01N15/0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提供了一种表征钢液中气泡的方法,在炼钢流程或实验室小炉实验中,对钢液沾取设备的钢液沾取面板进行打磨,去除表面杂质;将钢液沾取面板插入钢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含有气泡的钢液在钢液沾取面板表面急冷,使气泡固定在钢液沾取面板的凝固钢壳内部或表面;对冷却后的钢液沾取面板打磨、抛光后通过拓印法、光镜、扫描电镜或超声波进行检测,得到气泡在钢液中的行为。本发明方法能够直接表征钢液中气泡的数量、尺寸、形貌及分布情况,并根据所获得的气泡行为,更加准确地指导实验和工业生产,减少模拟实验带来的误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0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50626.0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提供了一种表征钢液中气泡的方法,在炼钢流程或实验室小炉实验中,对钢液沾取设备的钢液沾取面板进行打磨,去除表面杂质;将钢液沾取面板插入钢液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含有气泡的钢液在钢液沾取面板表面急冷,使气泡固定在钢液沾取面板的凝固钢壳内部或表面;对冷却后的钢液沾取面板打磨、抛光后通过拓印法、光镜、扫描电镜或超声波进行检测,得到气泡在钢液中的行为。本发明方法能够直接表征钢液中气泡的数量、尺寸、形貌及分布情况,并根据所获得的气泡行为,更加准确地指导实验和工业生产,减少模拟实验带来的误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94152.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处理改善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整钢中钛和N含量,并调整凝固前沿的冷却速度来控制TiN和MnS的析出、长大时机及顺序,提高钢中复合硫化物比例,硫化物由集中的长条状转变为分散的球状或纺锤状。具体操作为:在含硫钢中以钛合金或钛线等各种形式加入钛,使钢中钛含量达到0.02-0.2%,同时,通过控制钢水凝固过程的冷却速度,保证铸锭在液相线温度至900℃凝固前沿区间的冷却速度为0.1-10℃/s,使钢中生成各类含钛复合硫化物,或者为以TiN为核心的MnS,或者TiN钉扎在MnS周围,或者TiN与MnS伴生,从而减轻了硫化物在后续轧制(锻造)过程中的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3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397687.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和冶金方法。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包括:在RH精炼初期,对钢液进行吹气处理,同时对RH精炼装置的真空室抽真空,达到目标真空度和吹气处理终点后,将吹气处理中所使用的气体全部切换为氩气,继续精炼;吹气处理包括:通过RH精炼装置的上升管向钢液内吹入第一气体,通过RH精炼装置的下降管向钢液内吹入第二气体,通过钢包底部向钢液内吹入第三气体。冶金方法,包括RH精炼,RH精炼的过程中使用所述的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去除杂质。本申请提供的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好,有效减少气体元素残余。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97687.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和冶金方法。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包括:在RH精炼初期,对钢液进行吹气处理,同时对RH精炼装置的真空室抽真空,达到目标真空度和吹气处理终点后,将吹气处理中所使用的气体全部切换为氩气,继续精炼;吹气处理包括:通过RH精炼装置的上升管向钢液内吹入第一气体,通过RH精炼装置的下降管向钢液内吹入第二气体,通过钢包底部向钢液内吹入第三气体。冶金方法,包括RH精炼,RH精炼的过程中使用所述的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去除杂质。本申请提供的去除钢液杂质的方法,夹杂物的去除效果好,有效减少气体元素残余。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1194152.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处理改善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整钢中钛和N含量,并调整凝固前沿的冷却速度来控制TiN和MnS的析出、长大时机及顺序,提高钢中复合硫化物比例,硫化物由集中的长条状转变为分散的球状或纺锤状。具体操作为:在含硫钢中以钛合金或钛线等各种形式加入钛,使钢中钛含量达到0.02‑0.2%,同时,通过控制钢水凝固过程的冷却速度,保证铸锭在液相线温度至900℃凝固前沿区间的冷却速度为0.1‑10℃/s,使钢中生成各类含钛复合硫化物,或者为以TiN为核心的MnS,或者TiN钉扎在MnS周围,或者TiN与MnS伴生,从而减轻了硫化物在后续轧制(锻造)过程中的延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