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00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56217.5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多类型传感器的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及运行方法。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包括内部功能单元和按钮-固定设备,所述内部功能单元与所述按钮-固定设备相连,所述内部功能单元被一壳体覆盖,所述按钮-固定设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与若干传感器连接;可实现多种不同传感器工作,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的配置更加灵活与方便,避免传感器结构单一,减少传感器因为结构单一造成的重复性的工作,并能够实现传感器的自动识别,设备的自动检测,实现了传感器的即插即用,简化了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开发,使用起来刚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7635.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21C41/18 , G06F30/20 , E21D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围岩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四种直接顶断裂力学模型;计算直接顶剪力、弯矩与挠度的关联;判断小煤柱沿空巷道所属力学模型种类;计算直接顶挠度最大值与小煤柱支撑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多个岩样和煤样及多组注浆加固材料固结试样进行一次加载,注浆耦合试验体采用正交试验二次加载;获得最优注浆加固材料、固结时间以及注入率;FLAC3D建立沿空巷道小煤柱注浆加固数值模型并模拟;模拟退火算法获取最优注浆布设方案;确定最优注浆加固方案;本发明采用试验与模拟结合,科学的评估支护加固参数,实现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有效控制,方法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02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510556217.5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多类型传感器的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及运行方法。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包括内部功能单元和按钮‑固定设备,所述内部功能单元与所述按钮‑固定设备相连,所述内部功能单元被一壳体覆盖,所述按钮‑固定设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与若干传感器连接;可实现多种不同传感器工作,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的配置更加灵活与方便,避免传感器结构单一,减少传感器因为结构单一造成的重复性的工作,并能够实现传感器的自动识别,设备的自动检测,实现了传感器的即插即用,简化了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开发,使用起来刚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4129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053697.8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耦合度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无线传感网络和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所述无线传感网络和可视化数据处理平台相连接,本发明中无线传感网络各层次之间具有较低的耦合度,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仅更换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即可快速搭建一套满足具体应用需求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系统;降低了搭建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投入;需要查看监测数据时,只需要点击相应的无线数据采集节点并选中合适的传感器,则采集的数据将会以图表、曲线以及柱状图等图形化的形式展示给用户,以便于数据的分析与查看。
-
公开(公告)号:CN205177125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679428.3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传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多类型传感的无线传感网络装置。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包括内部功能单元和按钮-固定设备,所述内部功能单元与所述按钮-固定设备相连,所述内部功能单元被一壳体覆盖,所述按钮-固定设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与若干传感器连接;所述无线传感网络装置可实现多种不同传感器工作,配置更加灵活与方便,避免传感器结构单一,减少传感器因为结构单一造成的重复性的工作,并能够实现传感器的自动识别,实现了传感器的即插即用,简化了传感器组网的设计与开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