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76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1667514.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建模的起落架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飞行器起落架按物理组成部件、接口、技术指标、飞行器起落架工程研制中涉及的流程、各组成部件涉及技术领域五个维度进行拆分,构建所述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基于飞行器起落架的结构、机电、热力属性,建立约束关系,将所述约束关系通过建模表达附加于各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中,封装附加了约束条件的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确定封装后所述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飞行器起落架模型,并为飞行器起落架模型中的各实例赋值。本方法针对飞行器起落架系统的特点,构建适用于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节省了起落架总体架构设计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67514.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建模的起落架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飞行器起落架按物理组成部件、接口、技术指标、飞行器起落架工程研制中涉及的流程、各组成部件涉及技术领域五个维度进行拆分,构建所述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基于飞行器起落架的结构、机电、热力属性,建立约束关系,将所述约束关系通过建模表达附加于各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中,封装附加了约束条件的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确定封装后所述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飞行器起落架模型,并为飞行器起落架模型中的各实例赋值。本方法针对飞行器起落架系统的特点,构建适用于飞行器起落架的元模型实例,节省了起落架总体架构设计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9908.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元元模型的航天装备建模语言设计方法,属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开展航天装备多系统、多学科设计信息与GOPPRR‑E元元模型的分类映射过程,构建GOPPRR‑E的完整元模型库;S2、按照通用设计元模型、专业设计元模型、型号设计元模型进行分类,形成元模型重用库之间的组合和重用关系,构建多层次元模型重用库;S3、根据航天装备型号设计要求,按照需求‑功能‑逻辑‑物理设计流程,组织并实例化多层次元模型重用库中的多层次元模型,构建航天装备多架构模型库。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元元模型的航天装备建模语言设计方法,可以应对航天装备设计过程中的复杂性并提高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83990.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检测维护的运载器RCS模块化布局方法,属于航天运输领域及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技术领域;确定RCS的结构分类,包括RCS发动机、RCS贮箱和膜片阀;将RCS发动机模块化设计为发动机模块,并进行布局设计;设计发动机模块与舱体的便捷式舱外对接布局;设计发动机模块与舱内结构的便捷式舱外对接布局;将RCS贮箱和膜片阀模块化设计为贮箱模块;设计贮箱模块与舱体、舱内结构的便捷式舱外对接布局;在舱体外壁对应发动机模块和贮箱模块的位置加装蒙皮盖板,实现覆盖保护;本发明设计一种RCS模块化布局方案,可在外场便捷实现RCS系统主要产品拆装更换,工程实施后有力支撑重复使用运载器快速周转发射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48969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09422.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普卓 , 陈彬 , 刘建忠 , 李聃 , 胡炜 , 张亦朴 , 余光学 , 程兴 , 陈宇 , 杨云飞 , 赵永志 , 邓舞燕 , 刘洋 , 徐倩 , 张涛 , 李凰立 , 何兆伟 , 魏远明 , 徐庆红 , 张博俊 , 朱平平 , 黄亮 , 陈思思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动态翻滚再入的助推器导航定位解算方法,(1)根据优化后的三子样等效旋转矢量法,建立高动态姿态解算方程;(2)根据步骤(1)建立的高动态姿态解算方程,建立助推返回段的速度位置导航解算模型;(3)建立MEMS惯性器件的误差模型,根据步骤(2)的助推返回段的速度位置导航解算模型和助推再入实测数据,对MEMS惯性器件的误差进行辨识,得到修正后的MEMS惯性器件输出结果;(4)将步骤(3)修正后的MEMS惯性器件输出结果代入步骤(2)的助推返回段的速度位置导航解算模型,实现助推再入过程的导航定位解算。该算法具有解算精度高、计算周期短、适应大姿态机动等优点,可为助推器再入段提供准确的导航位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8861.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8/3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BSE航天装备模型的裕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航天装备的MBSE模型,将设计参数、功能需求、系统约束转化为统一的系统模型;S2、通过系统模型分析并确定耦合设计参数;S3、根据耦合设计参数,形成裕度表征数据;S4、基于裕度表征数据,生成裕度分配结果;S5、基于裕度分配结果,生成可视化裕度分配结果;S6、基于可视化裕度分配结果,计算安全裕度边界;S7、基于安全裕度边界,生成超限报警及校验报告;S8、根据超限报警及校验报告,实时监控设计参数的变化,记录设计参数的超限情况。本发明引入MBSE概念,通过建立系统的形式化模型,为裕度分析提供了更加系统和精确的视角。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96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一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且设置有鸭翼、升力翼和V型尾翼;升力翼为固定翼,位于箭体后部,采用三角翼形式,为一子级水平返回过程中提供升力或阻力,翼身下设置有升降副翼,可用作转向或者上下偏航;鸭翼为单轴摆动翼,转动轴与箭轴平行,位于箭体前部;V型尾翼为固定翼,位于箭地后部,采用对称双尾翼形式;二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布局方案与一子级类似。本发明给出了传统火箭与带翼飞行器融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火箭不具备水平飞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火箭构型结构效率较高的优势,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225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07318.4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器地一体化健康管理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构成该系统包括:健康管理仿真调度与验证平台、器上健康管理单机、地面自主保障系统、半实物故障注入设备、控制系统仿真设备和视景设备。系统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过程中存在的电气、动力、控制类故障,开展故障数字或半实物注入,通过对故障状态下的飞行过程进行仿真,验证器上及地面健康管理设备故障诊断与重构算法的正确性,且具有通用性,可以满足不同构型、不同系统的健康管理仿真验证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796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一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且设置有鸭翼、升力翼和V型尾翼;升力翼为固定翼,位于箭体后部,采用三角翼形式,为一子级水平返回过程中提供升力或阻力,翼身下设置有升降副翼,可用作转向或者上下偏航;鸭翼为单轴摆动翼,转动轴与箭轴平行,位于箭体前部;V型尾翼为固定翼,位于箭地后部,采用对称双尾翼形式;二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布局方案与一子级类似。本发明给出了传统火箭与带翼飞行器融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火箭不具备水平飞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火箭构型结构效率较高的优势,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8682.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F18/25 , G06F18/23213 , G06N3/0895 , G06N3/042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航天装备模型的指标表征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取任务指标集并映射到各子系统;S2、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任务情境数据;S3、自监督学习提取特征,生成数据集;S4、多模态学习融合数据,生成统一特征表示;S5、利用图神经网络构建子系统间指标关系图;S6、利用时序卷积网络进行时序建模与任务进度预测;S7、生成对抗自监督学习增强数据并进行标签自标定;S8、无监督学习分析数据并动态调整评估标准。本发明通过结合生成对抗网络、自监督学习、图神经网络和时序卷积网络,实现了航天任务的多样化数据生成、子系统关系建模、时序预测与任务动态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