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4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424273.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核壳镶嵌的纳米片状结构的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于溶剂中后进行超声搅拌;之后加入普鲁士蓝继续超声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蓝色溶液;再将盐酸多巴胺加入蓝色溶液中,并持续搅拌一段时间,得到褐色溶液;将褐色溶液进行多次清洗、离心后,再经真空干燥得到盐酸多巴胺包裹的普鲁士蓝褐色粉末;将褐色粉末进行高温煅烧,待管式炉冷却至室温后,收集黑色产物,即得到尺寸为0.2~4μm的纳米核壳镶嵌的纳米片状的Fe@Fe/Fe3O4@C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7158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256008.9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B32/16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绒毛状碳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经酸性溶液浸泡过的三聚氰胺海绵低温烘干后放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下进行低温煅烧;步骤2,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经低温煅烧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煅烧,得到碳海绵;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碳海绵置于0.1mol/L~1.0mol/L的硝酸盐溶液中浸泡10min以上后低温烘干,再次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对经硝酸盐溶液浸泡后的碳海绵进行高温煅烧,即得到多绒毛状碳管材料。以该方法制备的多绒毛状碳管材料具有层间距宽且充足的互联腔结构,可以提供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56943.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推进剂技术领域。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述化合物的制备可通过将金属钴盐和金属锰盐混合溶液与乙基咪唑配体溶液反应,然后加入二氰胺的碱金属盐溶液继续反应而制得。所述化合物的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成本低廉。所述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可作为固体燃料组分应用于固体推进剂或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56007.4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碳海绵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商业化的三聚氰胺海绵进行预处理;在空气气氛下,将经预处理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低温煅烧;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经低温煅烧后的三聚氰胺海绵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煅烧,即得到中空碳海绵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该方法构建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电子导电碳骨架,可以加速电子传导,且自支撑结构避免了粘结剂和导电剂的使用,有利于商业化过程中提升全电池能量密度。将该负极材料用于二次钾离子半电池/全电池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3987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313646.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D233/58 , C06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氰基硼氢咪唑类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图所示,式中M表示中心金属原子:Cr、Mn、Fe、Co、Ni、Cu、Zn、Cd、Pb、Bi、Y、Ce、Ho等;R表示咪唑的取代基:甲基、乙基、乙烯基、丙基、烯丙基、炔丙基、丁基等含有1~8个碳原子的烷烃、烯烃或炔烃基团;m表示咪唑类配体数量:2、4、6等;n表示氰基硼氢根数量:1、2、3、4等。将金属硝酸盐、盐酸盐或乙酸盐与取代咪唑和氰基硼氢化钠反应得到氰基硼氢咪唑类金属配合物。该类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燃烧与催化特性,主要作为燃料或燃速调节剂用于固体推进剂领域。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原材料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104835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21846.4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氰胺1,5-二氨基四唑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图所示,式中M表示中心金属原子:Cr、Mn、Fe、Co、Ni、Cu、Zn、Cd、Pb、Bi、Y、Ce、Ho等;m表示1,5-二氨基四唑配体数量:2、4、6等;n表示二氰胺根数量:1、2、3、4等。将金属硝酸盐、盐酸盐或乙酸盐与1,5-二氨基四唑和二氰胺钠反应得到二氰胺1,5-二氨基四唑金属配合物。该类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含氮量,在对高氯酸铵等固体推进剂氧化剂燃烧分解表现出良好催化作用的同时,能有效提升体系的能量。有望作为含能燃烧催化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中。并且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6477.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D249/14 , C06B2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双(5‑叠氮‑3‑硝基‑1,2,4‑三唑)二氮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其合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5‑叠氮‑3‑硝基‑1,2,4‑三唑依次与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及羟胺‑O‑磺酸反应生成5‑叠氮‑3‑硝基‑1,2,4‑三唑‑1‑胺;(2)5‑叠氮‑3‑硝基‑1,2,4‑三唑‑1‑胺在次氯酸叔丁酯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1,2‑双(5‑叠氮‑3‑硝基‑1,2,4‑三唑)二氮烯。本方法合成的1,2‑双(5‑叠氮‑3‑硝基‑1,2,4‑三唑)二氮烯具有优异的爆轰性能,在含能材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8601.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D231/38 , C06B2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双(4‑叠氮‑3,5‑二硝基吡唑)二氮烯化合物,其结构如图I所示。其合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4‑氨基‑3,5‑二硝基吡唑经重氮化反应得到4‑叠氮‑3,5‑二硝基吡唑;(2)4‑叠氮‑3,5‑二硝基吡唑依次与氢氧化钠及O‑2,4,6‑三硝基苯羟胺反应生成4‑叠氮‑3,5‑二硝基吡唑‑1‑胺;(3)4‑叠氮‑3,5‑二硝基吡唑‑1‑胺在次氯酸叔丁酯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1,2‑双(4‑叠氮‑3,5‑二硝基吡唑)二氮烯。本方法合成的1,2‑双(4‑叠氮‑3,5‑二硝基吡唑)二氮烯具有优异的爆轰性能,有潜力作为高能单质炸药使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36753.X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材料高温高压响应的双面激光加热设备,其要点在于:包括七条光路:加热激光入射光路、卤钨灯光源入射光路、压力标定/光谱测试激光入射光路、采集样品发出的黑体辐射信号光路、相机采集样品成像光路、相机采集四色测温信号光路、光谱仪采集红宝石荧光信号/样品拉曼信号光路。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研究材料高温高压响应的双面激光加热设备,可以在同一设备中实现激光加热、样品白光成像、温度标定、压力标定、光谱测试共五个功能,满足多种实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19477.8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基(1H‑四唑基)二氢硼烷咪唑类配位聚合物、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固体燃料以及固体推进剂燃烧催化技术领域。所述配位聚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式中:M为Cr、Mn、Fe、Co、Ni、Cu、Zn、Cd、Pb或Bi对应的阳离子;R为含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或炔基;0<a≤8,且为偶数;0<b≤8,且为偶数;n是任意正整数;所述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可通过将金属盐溶液与咪唑类配体溶液反应,然后加入氰基(1H‑四唑基)二氢硼烷的碱金属盐溶液继续反应而制得。所述配位聚合物可与强氧化剂发生自燃,能作为自燃燃料应用于固液推进剂;也能够催化AP和DNTF的热分解,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