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板焊接定位装置、生产方法及显示板定位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645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322757.4

    申请日:2020-11-23

    Inventor: 单兴昆 谷铮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显示板焊接定位装置、生产方法及显示板定位焊接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本体、位于所述定位本体上的面板定位槽和指示灯定位槽,所述面板定位槽被配置为对显示板的面板进行定位,所述指示灯定位槽被配置为对所述显示板上的各指示灯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本体、所述面板定位槽以及所述指示灯定位槽均通过3D打印机一次打印成型。本申请基于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显示板焊接定位装置(后简称定位装置),实现了指示灯与面板焊接时的精准定位,焊接后不需要进行整形可以直接使用,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及对操作者技能水平的依赖性,提升了显示板加工效率及合格率。

    一种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的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739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088620.X

    申请日:2018-09-18

    Inventor: 谷铮 单兴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的定位装置,属于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的固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轴接触件在连接器内安装时由于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导致在尾部线束夹紧时,使得同轴接触件的轴向与电连接器插孔端面不能完全垂直,进而导致同轴接触件插针弯折或者同轴接触件插孔损伤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定位装置本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同轴接触件插针相对应的插针端定位轴和与同轴接触件插孔相对应的插孔端定位轴;插孔端定位轴和插针端定位轴用于使同轴接触件的轴线与电连接器的端面垂直。该装置能够实现同轴接触件轴线与电连接器孔端面垂直,在同轴接触件的针孔对插时,能够正确对插到位,避免接触件对插时的损伤。

    显示板焊接定位装置、生产方法及显示板定位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645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322757.4

    申请日:2020-11-23

    Inventor: 单兴昆 谷铮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显示板焊接定位装置、生产方法及显示板定位焊接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本体、位于所述定位本体上的面板定位槽和指示灯定位槽,所述面板定位槽被配置为对显示板的面板进行定位,所述指示灯定位槽被配置为对所述显示板上的各指示灯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本体、所述面板定位槽以及所述指示灯定位槽均通过3D打印机一次打印成型。本申请基于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显示板焊接定位装置(后简称定位装置),实现了指示灯与面板焊接时的精准定位,焊接后不需要进行整形可以直接使用,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及对操作者技能水平的依赖性,提升了显示板加工效率及合格率。

    一种二极管整形工装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0777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233787.X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整形工装,该二极管整形工装包括:整形平台、底座、折弯柱;整形平台安装在底座上;整形平台上设有安装接口,折弯柱安装在安装接口中;二极管放置在整形平台上,并通过折弯柱折弯二极管的管脚。本装置分析了型号所需整形的数种二极管,对所需要焊接二极管的电板板进行了实测,获得二极管需要整形的真实数据,针对每种二极管设计了整形平台,其中设置了折弯柱对二极管的几处折弯点进行精确定位,每种规格的二极管在相应的整形平台上弯折整形,不需要尖嘴钳,手工弯制即可完成二极管的一次整形合格,且将数种二极管整形平台集成在一件二极管整形装置上,集成化作业。

    一种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的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739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88620.X

    申请日:2018-09-18

    Inventor: 谷铮 单兴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的定位装置,属于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的固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轴接触件在连接器内安装时由于存在一定的活动余量,导致在尾部线束夹紧时,使得同轴接触件的轴向与电连接器插孔端面不能完全垂直,进而导致同轴接触件插针弯折或者同轴接触件插孔损伤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本体,定位装置本体的两端分别为与同轴接触件插针相对应的插针端定位轴和与同轴接触件插孔相对应的插孔端定位轴;插孔端定位轴和插针端定位轴用于使同轴接触件的轴线与电连接器的端面垂直。该装置能够实现同轴接触件轴线与电连接器孔端面垂直,在同轴接触件的针孔对插时,能够正确对插到位,避免接触件对插时的损伤。

    一种二极管整形工装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077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233787.X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整形工装,该二极管整形工装包括:整形平台、底座、折弯柱;整形平台安装在底座上;整形平台上设有安装接口,折弯柱安装在安装接口中;二极管放置在整形平台上,并通过折弯柱折弯二极管的管脚。本装置分析了型号所需整形的数种二极管,对所需要焊接二极管的电板板进行了实测,获得二极管需要整形的真实数据,针对每种二极管设计了整形平台,其中设置了折弯柱对二极管的几处折弯点进行精确定位,每种规格的二极管在相应的整形平台上弯折整形,不需要尖嘴钳,手工弯制即可完成二极管的一次整形合格,且将数种二极管整形平台集成在一件二极管整形装置上,集成化作业。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辅助装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95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8831.1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辅助装配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辅助装配引导系统中导入包含装配工艺数据的装配工艺文件;根据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并生成与真实装配场景数据和真实待装配部件数据对应的虚拟装配场景数据和虚拟待装配部件数据;根据装配工艺数据、虚拟装配场景数据和虚拟待装配部件数据生成装配引导信息;根据所述装配引导信息引导辅助装配机器人和/或操作人员在装配平台进行待装配部件的装配操作。本发明在充分发挥增强可视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引入大负载机械人,在实现装配工艺的增强可视化,实现装配过程前的引导验证,提高技术图纸在现场的可操作、可理解性,提升装配质量的管控能力,保证了装配质量和效率。

    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灌封定位夹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43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860591.3

    申请日:2017-09-21

    Inventor: 单兴昆 谷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灌封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半夹环、第二半夹环、支架和夹头,所述第一半夹环与第二半夹环活动连接,所述支架枢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夹环上,所述夹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枢接,所述夹头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半夹环活动扣接。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灌封定位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圆形电连接器灌封时容胶环与电连接器前端的精准定位及夹紧,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及对操作者技能水平的依赖性,提高了灌封合格率和效率。

    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灌封定位夹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434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860591.3

    申请日:2017-09-21

    Inventor: 单兴昆 谷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灌封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半夹环、第二半夹环、支架和夹头,所述第一半夹环与第二半夹环活动连接,所述支架枢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半夹环上,所述夹头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枢接,所述夹头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半夹环活动扣接。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灌封定位夹紧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圆形电连接器灌封时容胶环与电连接器前端的精准定位及夹紧,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及对操作者技能水平的依赖性,提高了灌封合格率和效率。

    一种基于现场双绞线制作的辅助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9285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01833.1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现场双绞线制作的辅助工装,属于双绞线制作领域,解决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高效的现场制作双绞线的问题。基于现场双绞线制作的辅助工装包括转轴和转臂;转轴一端为手电钻连接头,用来连接手电钻,另一端与转臂的中央垂直连接;转臂的两端均设有绝缘导线固定装置,用来固定绝缘导线。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利用作业现场的常用工具,用以改变传统的双绞线现场制作方法,解决传统手工作业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多次反复、合格率低下的问题,2000mm双绞线制作在1分钟内完成,作业效率提高400%以上,双绞作业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