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6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55572.5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活体繁殖籽球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种植百合小种球,出芽后3‑4周,使用含有氯吡脲或噻苯隆的氨基酸水溶肥对种苗进行喷施,待百合开花2个月后,植株茎秆长出的珠芽成熟,将植株茎秆从根部截下,根据栽种器皿切成小段,埋入营养土中,浇水培养。本发明百合活体繁殖籽球的方法突破传统方式,另辟蹊径,通过外源调控使植株茎秆获得珠芽用来生产百合籽球,以大幅降低百合种球的繁殖成本,对我国的百合种业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81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4666.3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鳞片水培扦插系统,包括水培槽(1),所述水培槽(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储水罐(2)相连,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储水罐(2)相连,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与控制单元相连,在所述水培槽(1)的内部铺设有岩棉。本发明可明显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土壤基质的使用,生产的微鳞茎数量多,品质好,避免土传病害,是一种高效的集约化生产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952531.X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纳米磁珠的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粒与纳米磁珠载体共培养,形成质粒‑磁珠复合物;(2)将所述质粒‑磁珠复合物与离体花粉受体一同加入细胞培养板后,向孔中加入液体花粉培养基;(3)将所述细胞培养板放置于磁板上方,复合物在外界磁场下定向移动转入花粉;(4)将转化后的花粉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基于纳米磁珠的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对百合分子育种工作能起到推进作用,以此为基础开展百合花色、花香、花期、株型、株高等功能基因转化工作具有极好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16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72980.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培养盒中铺入珍珠岩,加入培养液,将千屈菜的茎段扦插于所述珍珠岩中或者将刺槐的组培苗种植于所述珍珠岩中,盖上所述培养盒的盒盖,所述培养液为含有1mg/L IAA的1/4MS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些不易移栽成活的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347305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10104870.4
申请日:2005-09-23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小麦抗旱性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增强小麦抗旱性的方法,是将DREB转录因子的编码基因插入植物表达载体,得到含有DREB转录因子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小麦中,得到抗旱性增强的小麦。本发明的方法能显著改良小麦的抗旱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473757.2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12N15/11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Q1/6851 , A01H5/04 , A01H6/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百合鳞茎膨大的生长素响应基因LISAUR36基因或LIIAA10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所述LISAUR36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LIIAA1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克隆了这两个基因的完整编码区段,构建了瞬时沉默载体,在百合小鳞茎中验证了其对鳞茎膨大的调控作用。本发明促进了百合鳞茎膨大的研究,并发掘了生长素在百合种球繁育的具体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87998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272134.4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稳定表达COE蛋白的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及其专用基因。该用于培育稳定表达COE蛋白的转基因玉米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该基因导入玉米中,经筛选、鉴定得到可高效稳定表达COE蛋白的转基因玉米植株。本发明获得的转基因玉米可高效表达COE蛋白,表达产物具有显著的免疫原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8073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090410.9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耐旱植物的方法及其专用重组质粒。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质粒,是含有CBF4基因的重组质粒;所述重组质粒中,CBF4基因由拟南芥rd29A基因的启动子驱动。用发明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玉米的幼胚和胚性愈伤组织,获得了耐逆性增强的转基因植株。人工干旱处理下,转基因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对照提高一倍,表明转基因株系的抗旱能力有所提高。本发明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9165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10113257.2
申请日:2008-05-28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的玉米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的玉米的方法,是将表达如下干扰RNA分子的重组载体导入玉米中,得到淀粉分支酶SBEIIb编码基因被沉默的玉米即为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的玉米;所述干扰RNA分子的一条链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另一条链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发明方法能使玉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提高15%。另外,本发明方法能够克服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快速获得目标性状,再与常规育种结合,进而加快了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生产品种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67321.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霉素相关基因,所述基因为LlGA20ox2基因、LlGID1C基因或LlCIGR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所述的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蛋白,所述LlGA20ox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LlGID1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LlCIGR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本发明鉴定得到与赤霉素相关基因,并验证了其参与百合鳞茎发育,有益于百合种球高质繁育进程,对我国百合种球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