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视频监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154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480749.4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视频监控的方法,方法包括:1)按照系统结构部署相关服务器、手机监查器以及N台网络摄像机;2)用户通过App进行注册,建立用户App与IPC的关联;3)用户通过App登录到UserServer;4)App利用局域网穿透技术与VideoServer直接连接;5)App与VideoServer之间进行请求和发送实时视频流;6)在VideoServer中,对视频以及Detector监测到的手机号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报警规则向App报警。本发明通过局域网的穿透技术及视频转发技术,既能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浏览局域网内的监控视频,也能对视频进行异常检测和报警,使得手机客户端的远程监控技术更加灵活、方便、实用。

    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8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64955.8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搭建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报警服务器、客户端、手机探测器构成的系统架构;手机探测器获取手机原始信息,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手机出现的特征信息,报警模块根据报警规则判断并报警,并将实时视频流和手机信息同步推送给客户端;规则定制模块基于智能分析和用户交互定制生成三类报警规则,存入报警规则库。本方法实时获取手机信息并融合视频报警,智能生成报警规则,使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具有实时发现、信息准确、视频证据齐全、智能发现嫌疑人等优点,大大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报警精度,以及安保部门的警情识别和快速响应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环形缓冲的实时流媒体多路转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348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33866.8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缓冲区的实时流媒体多路转发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建立环形缓冲及多线程并发的框架结构;2)当客户端要查看视频采样设备的视频时,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请求视频的消息;3)服务器端接到消息后向NVR请求视频,由主线程接收NVR发来的视频流,挂接到环形缓冲上,由视频流通道对应子线程向客户端发送视频流;4)客户端主线程接收到视频流后挂接到环形缓冲上,由对应的子线程播放到对应的窗口上。通过改进算法,可优化系统,减少系统资源浪费,提高系统综合性能,改善用户的实时性体验。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54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34319.5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转发服务器从网络视频录像机上接收实时视频流,从实时视频流中抓取视频帧,发送给识别服务器;识别服务器使用深度卷积姿态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关节点信息特征,合成人体骨架的结构信息,形成特征向量;通过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将识别结果返回转发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将识别结果与视频帧发送至客户端显示,实现实时的人体姿态识别。本方法可提高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综合性能,改善用户的实时体验,更实用、可行性更高,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一种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多通道快速人体姿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31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11299870.8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多通道快速人体姿态识别方法,搭建多通道快速人体姿态识别系统架构;转发服务器接收客户端请求,从网络视频录像机获取视频流,选取关键帧进行格式转换;对关键帧进行移动目标快速检测和人体检测,将有人体的视频帧发送给智能分析服务器,智能分析服务器进行姿态识别,将识别结果返回给转发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将识别结果和视频流转发给客户端,客户端在界面上显示结果;在支持多路视频通道的情况下更快实现人体检测和姿态识别,屏蔽复杂背景和衣着的影响,显著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一种基于环形缓冲的实时流媒体多路转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3488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1033866.8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缓冲区的实时流媒体多路转发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分别建立环形缓冲及多线程并发的框架结构;2)当客户端要查看视频采样设备的视频时,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请求视频的消息;3)服务器端接到消息后向NVR请求视频,由主线程接收NVR发来的视频流,挂接到环形缓冲上,由视频流通道对应子线程向客户端发送视频流;4)客户端主线程接收到视频流后挂接到环形缓冲上,由对应的子线程播放到对应的窗口上。通过改进算法,可优化系统,减少系统资源浪费,提高系统综合性能,改善用户的实时性体验。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54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11234319.5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转发服务器从网络视频录像机上接收实时视频流,从实时视频流中抓取视频帧,发送给识别服务器;识别服务器使用深度卷积姿态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关节点信息特征,合成人体骨架的结构信息,形成特征向量;通过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将识别结果返回转发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将识别结果与视频帧发送至客户端显示,实现实时的人体姿态识别。本方法可提高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综合性能,改善用户的实时体验,更实用、可行性更高,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视频监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15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80749.4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远程视频监控的方法,方法包括:1)按照系统结构部署相关服务器、手机监查器以及N台网络摄像机;2)用户通过App进行注册,建立用户App与IPC的关联;3)用户通过App登录到UserServer;4)App利用局域网穿透技术与VideoServer直接连接;5)App与VideoServer之间进行请求和发送实时视频流;6)在VideoServer中,对视频以及Detector监测到的手机号进行异常检测,根据报警规则向App报警。本发明通过局域网的穿透技术及视频转发技术,既能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浏览局域网内的监控视频,也能对视频进行异常检测和报警,使得手机客户端的远程监控技术更加灵活、方便、实用。

    一种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多通道快速人体姿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3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299870.8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多通道快速人体姿态识别方法,搭建多通道快速人体姿态识别系统架构;转发服务器接收客户端请求,从网络视频录像机获取视频流,选取关键帧进行格式转换;对关键帧进行移动目标快速检测和人体检测,将有人体的视频帧发送给智能分析服务器,智能分析服务器进行姿态识别,将识别结果返回给转发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将识别结果和视频流转发给客户端,客户端在界面上显示结果;在支持多路视频通道的情况下更快实现人体检测和姿态识别,屏蔽复杂背景和衣着的影响,显著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一种多感知源信息融合视频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49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961702.X

    申请日:2017-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 G06F17/30823 G06F17/30858 H04N5/76 H04N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感知源信息融合视频方法,该方法包括:1)按照系统结构部署系统内的硬件设备;2)融合服务模块从网络硬盘录像机获取视频流及视频帧图片;3)融合服务模块定时通过数据访问接口获取多源数据;4)融合服务模块为视频帧图片生成路径名和文件名,并保存图片;5)融合服务模块将获取到的数据和视频帧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6)查询服务模块接收客户端的查询请求,返回满足条件的图片。本发明能够系统化的实时获取、存储、融合、检索数据,建立数据源之间的关联性,保证全局一致性、完整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安全防范,以及应急处理的反应速度与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