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减振套管的滚珠丝杠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9139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18108.8

    申请日:2018-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减振套管的滚珠丝杠副结构,属于滚珠丝杠副振动控制领域。包括滚珠丝杠副、减振套管,所述的滚珠丝杠副的丝杠为中空结构,在轴心处为长型轴孔,长形轴孔内设有一个完全填满该长形轴孔的强化肋,而一个减振套管套接在强化肋的中段的外周缘上。相比于目前已有的减振丝杠结构,该方法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本减振套管套接在强化肋的中段位置,当滚珠丝杠产生横向振动时,冲击波会通过减振套管,因此,能有效吸收滚珠丝杠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冲击,以达到减振效果,并确保使用安全。并且通过合理设计减振套管的位置和个数可以实现最佳的吸收滚珠丝杠高速旋转产生的横向振动的效果,有效控制滚珠丝杠副横向振动。

    多头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参数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39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23404.X

    申请日:2018-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头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参数化设计方法,属于凸轮设计技术领域。步骤1、根据分度要求设计分度机构的运动循环图;步骤2、根据不同负载要求选择合理的弧面凸轮运动规律;步骤3、多头弧面凸轮与分度盘滚子啮合时序设计。步骤4、多头弧面凸轮工作廓面方程设计;步骤5、多头弧面凸轮理论轮廓程序编制;步骤6、多头弧面凸轮建模;本发明解决了分度盘不同滚子与多头弧面凸轮啮合的时序问题,提高了分度期和停歇期的分度精度,加强了分度运动的准确和可靠性。大幅提高多头弧面分度凸轮的设计效率和正确性,为多头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三维模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

    一种数控机床组合直线进给单元磨损规律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087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221385.2

    申请日:2018-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组合直线进给单元磨损规律试验方法,利用直线光栅尺和高精度角度编码器测得滚珠丝杠或者工作台由于磨损产生的行程误差;利用激光干涉仪监测系统测量出工作台沿着运动方向的直线度和竖直方向的直线度偏差,以及包括沿三个坐标轴的偏转角度。试验采用油缸对工作台施加X轴、U轴、Y轴和Z轴的载荷,模拟直线进给单元的实际工况来进行加速退化试验,测量滚珠丝杠副和直线导轨副在磨损后对工作台性能造成的影响。通过试验台上各个传感器监测出的参数变化,对试验台精度退化和磨损规律进行数学建模并分析,进而研究直线进给单元的磨损规律。

    一种数控机床组合直线进给单元磨损规律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087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21385.2

    申请日:2018-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组合直线进给单元磨损规律试验方法,利用直线光栅尺和高精度角度编码器测得滚珠丝杠或者工作台由于磨损产生的行程误差;利用激光干涉仪监测系统测量出工作台沿着运动方向的直线度和竖直方向的直线度偏差,以及包括沿三个坐标轴的偏转角度。试验采用油缸对工作台施加X轴、U轴、Y轴和Z轴的载荷,模拟直线进给单元的实际工况来进行加速退化试验,测量滚珠丝杠副和直线导轨副在磨损后对工作台性能造成的影响。通过试验台上各个传感器监测出的参数变化,对试验台精度退化和磨损规律进行数学建模并分析,进而研究直线进给单元的磨损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