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筒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031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62291.2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筒,其包括:内套筒,为中空的圆柱形状,远端具有倾斜的尖端;以及外套筒,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设置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二者为同心的弧形横截面,第一段和第二段在相反的方向上围绕内套筒,第一段的远端具有与内套筒一致的倾斜的尖端,其中内套筒和外套筒在过渡段沿着轴向方向彼此可滑动地铰链连接。

    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筒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03190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162291.2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微创手术的套筒,其包括:内套筒,为中空的圆柱形状,远端具有倾斜的尖端;以及外套筒,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设置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二者为同心的弧形横截面,第一段和第二段在相反的方向上围绕内套筒,第一段的远端具有与内套筒一致的倾斜的尖端,其中内套筒和外套筒在过渡段沿着轴向方向彼此可滑动地铰链连接。

    用于微创手术的工具包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69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622631.6

    申请日:2016-08-01

    Inventor: 李淳德 孙浩林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微创手术的工具包,包括用于穿刺、麻醉和手术定位的注射器、用于手术定位且可穿过所述注射器的导丝、以及在所述导丝的引导下实施定位手术的手术刀。注射器包括针头、注射筒和柱塞,柱塞杆是具有贯穿其纵向的中心孔的中空体,以使导丝可通过其中且穿过针头,柱塞杆靠近柱塞头部分的中空体内设有从近端到远端可单向通过而反向截止的单向阀且柱塞杆近端设置有密闭所述中心孔的密封膜。手术刀包括刀片,远端具有刀刃;以及刀柄,与刀片的近端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其中刀片和刀柄内形成在纵向方向上贯穿二者的用于导丝穿过的孔。根据本申请的工具包内的工具可适合于各种微创手术,且通过这些工具的结合使用而提高手术精度和效率。

    一种脊柱术后辅助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21140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57113.7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术后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动力机构和转臂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轴承、上支撑柱,上支撑柱的底端与支撑架的顶端通过轴承连接,转臂机构包括旋转框架、插腋仿生臂和把手,旋转框架与轴承通过旋转轴枢接,插腋仿生臂和把手均设置于旋转框架的外端;电机的输出轴与右纵向杆的外端之间通过柔性传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脊柱术后辅助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方便,移动便易和安全性高,便于中老年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或者居家使用;可更好的实现产品化,具有商业化的潜质。

    用于微创手术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365929U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20825671.6

    申请日:2016-08-01

    Inventor: 孙浩林 李淳德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测量装置,包括:主尺,其正面上具有以主尺的远端为零点向近端标示在一个侧边缘上的主刻度;以及副尺,其宽度与所述主尺的宽度对应,使副尺通过一对凸边可滑动地套接在主尺上,并且副尺的副尺正面上具有以副尺的近端为零点向副尺的远端标示在另一个侧边缘上的副刻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量装置适合于微创手术中直观地测量各种手术器械进入人体组织的深度等指标。

    一种双径脊柱皮质骨轨迹螺钉

    公开(公告)号:CN217310540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20415784.4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径脊柱皮质骨轨迹螺钉,包括钉体,所述钉体自远端向近端依次分为稍部椎形段、远端柱形段、过渡段和近端柱形段,所述远端柱形段的外径小于近端柱形段的外径,且稍部椎形段、远端柱形段、过渡段和近端柱形段上均设有螺纹。本实用新型基于椎体及椎弓根解剖特点及CBT置钉技术,对钉体进行分段设计,分为稍部椎形段、远端柱形段、过渡段和近端柱形段四部分。在置入过程可避免传统均一柱形CBT螺钉前端的钉道塑性扩张作用,从而增加螺钉后方与椎弓根部分皮质骨的把持强度,理论上存在抗扭转与抗拔出优势。且与传统CBT置钉技术类似,操作简单、安全,可更好的满足老龄脊柱后路内固定的要求,可实现产品化,具有商业化潜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