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人体跌倒风险的评价和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1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58247.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人体跌倒风险的评价和预警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和采集加速度信号,按照伊藤方程模型估计出漂移项参数和扩散项参数;将估计得到的伊藤方程模型,利用首次穿越方法,得到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分布;最后,将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分布的特征作为个体的当前跌倒风险指标,输出匹配的跌倒风险等级。本发明首次将可用于处理非线性随机信号的方法运用到了人体身上,这种方法分析得到的数据更能体现出人体运动的本质规律,预测得到的跌倒风险指数更准确;由于这套系统简约方便,便于为大众日常锻炼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以及运算速度,能够快速全面准确的评价出跌倒的风险指标。

    一种基于整体经验模态分解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前兆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1468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4129.4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体经验模态分解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前兆检测方法,目的在于检神经介导反射性血管迷走性晕厥引起的晕厥前兆。针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得到的脑血流速度信号特点,利用整体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从血流速度信号中提取特征点,进而建立一个新的反应脑小血管张力的指标:晕厥指数(syncope index,SI),通过晕厥指数的变化检测出血管迷走性晕厥引发的晕厥前兆,从而预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实验证明,所建立的晕厥指数在晕厥前兆出现前2分钟已发生明显的下降,能够起到预测晕厥的作用。

    圆柱形和圆筒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68771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246803.X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圆柱形和圆筒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是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以钛丝为阳极,采用阳极氧化法,将钛丝表面氧化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得到圆柱形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物理分离或化学腐蚀的方法将得到的圆柱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的钛丝除去,即可得到圆筒形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本发明所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结构材料为柔性结构,具有尺寸可控、透明、体积小、易于串并联、易形变、可编织等特点,为在狭小、特殊形状空间内工作提供一种简单、廉价的新型材料。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可以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极和污水处理等过程中的基质材料。

    一种基于高分子载体的尿激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06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65376.4

    申请日:2017-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子载体的尿激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尿激酶制剂包括载体和封装于所述载体内的装载物;所述载体为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中空凝胶颗粒;所述装载物为聚乙二醇交联尿激酶纳米凝胶。本发明将超声诱导释放与环境pH响应诱导释放相结合,对应于供血动脉发生堵塞产生的循环障碍和其引起的远端组织能量供应不足和大血管血栓溶解后产生的二次小栓塞导致的微循环障碍,以外场作用的主动介导和内源环境的被动靶向实现对尿激酶局部和层次地促进释放,可在提高提高尿激酶作用精度的同时增强治疗效用,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方法。

    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脑微出血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14636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0503.3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共振图像的脑微出血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属于医学图像计算机辅助检测领域。本发明共包括图像导入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自动检测模块和《脑微出血自动检测报告》输出模块五个部分。该系统综合考虑了T1、T2和GRE T2*图像的特征并通过脑微出血灶先验分布概率模板获得大脑不同位置发生脑微出血的先验信息,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对脑微出血灶进行自动检测。经测试系统敏感性为0.890,平均每个病例中包含1.530个假阳性灶。本系统较传统人工判别方法更加客观,重复性高,比已有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更加准确可靠。本系统操作简便,能够较为客观地给出脑微出血灶的识别结果,同时提供丰富信息供医生参考。

    圆柱形和圆筒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68771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10246803.X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圆柱形和圆筒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是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以钛丝为阳极,采用阳极氧化法,将钛丝表面氧化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得到圆柱形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物理分离或化学腐蚀的方法将得到的圆柱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中的钛丝除去,即可得到圆筒形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本发明所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结构材料为柔性结构,具有尺寸可控、透明、体积小、易于串并联、易形变、可编织等特点,为在狭小、特殊形状空间内工作提供一种简单、廉价的新型材料。该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可以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极和污水处理等过程中的基质材料。

    一种便携式人体跌倒风险的评价和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112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358247.4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人体跌倒风险的评价和预警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和采集加速度信号,按照伊藤方程模型估计出漂移项参数和扩散项参数;将估计得到的伊藤方程模型,利用首次穿越方法,得到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分布;最后,将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分布的特征作为个体的当前跌倒风险指标,输出匹配的跌倒风险等级。本发明首次将可用于处理非线性随机信号的方法运用到了人体身上,这种方法分析得到的数据更能体现出人体运动的本质规律,预测得到的跌倒风险指数更准确;由于这套系统简约方便,便于为大众日常锻炼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以及运算速度,能够快速全面准确的评价出跌倒的风险指标。

    基于人体平衡数据的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68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362929.2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体平衡数据的训练方法,属于康复训练方法领域。该训练方法首先是对个体在预设的八种交互式姿态平衡任务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然后对采集的数据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得出个体的整体平衡功能以及个体的肢体协调能力的定量值,最后与数据库中的指标进行比对,得到人体的八种姿态保持平衡的最大角度和对应的最长时间,从而实现人体八种姿态平衡训练。本发明仅需要人体携带的智能手机就能完成平衡功能的评价以及相应的训练,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长期测试并训练人体的平衡功能。

    一种复合医用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00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610397963.9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医用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医用食品,由甜菜碱或一水甜菜碱、改性淀粉、膳食纤维素和水性介质组成,每1L所述水性介质中,所述甜菜碱或所述一水甜菜碱、所述改性淀粉和所述膳食纤维素的用量如下:所述甜菜碱或所述一水甜菜碱5g~200g;所述改性淀粉50mg~2000mg;所述膳食纤维素5mg~200mg。本发明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改性淀粉的掺入,复合甜菜碱溶液具有了较好粘稠性,形成物理凝胶,并且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恢复流动态。而且,本发明复合医用材料可在温和条件下发生,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复合医用食品可以对人体心血管类、神经类、肝脏类和高半胱氨酸尿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用于保健或神经内科医学临床中。

    一种基于高分子载体的尿激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067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065376.4

    申请日:2017-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子载体的尿激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尿激酶制剂包括载体和封装于所述载体内的装载物;所述载体为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中空凝胶颗粒;所述装载物为聚乙二醇交联尿激酶纳米凝胶。本发明将超声诱导释放与环境pH响应诱导释放相结合,对应于供血动脉发生堵塞产生的循环障碍和其引起的远端组织能量供应不足和大血管血栓溶解后产生的二次小栓塞导致的微循环障碍,以外场作用的主动介导和内源环境的被动靶向实现对尿激酶局部和层次地促进释放,可在提高提高尿激酶作用精度的同时增强治疗效用,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