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醚醚酮接枝对苯乙烯基磺酸钠单体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756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758894.5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醚酮接枝对苯乙烯基磺酸钠单体的方法及应用,属于聚醚醚酮接枝改性及水基型上浆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将聚醚醚酮与对苯乙烯磺酸钠水合物在溶剂中混合,混合液在水浴加热、紫外灯照射条件下接枝聚合,然后分离出固体,洗涤干燥即为接枝改性后的聚醚醚酮粉末。本发明通过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接枝改性聚醚醚酮,在微观尺度上是在聚醚醚酮主链上引入带大量磺酸基团的侧链,使聚醚醚酮具有了大量的反应活性点,增加了聚醚醚酮在溶剂尤其是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并用黄原胶作为上浆剂稳定剂,制备出合适的水基型PEEK‑PSS上浆剂。本发明方法条件简单、环境温和,聚醚醚酮接枝乙烯基单体的量可控,更有利于接枝改性聚醚醚酮的工业化应用。

    一种三层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19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92760.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白树林 刘梦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磁波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层吸波复合材料,由顶层、中间层和底层组成,所述顶层由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所述中间层由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填料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所述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填料中Fe3O4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所述底层由Fe3O4和热塑性聚烯烃组成。本发明采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Fe3O4作为吸波剂,热塑性聚烯烃(TPO)作为基体,其中TPO具有显著的防水性能、高弹性和易于加工的性能,得到了具有三层结构的复合材料,通过叠层顺序的限定,提高了吸波效果。

    鳞片石墨-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8557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11443.9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鳞片石墨-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散热器,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鳞片石墨和石墨烯在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导热填料分散液;(2)将聚合物基体在乙醇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聚合物基体分散液;(3)将所述导热填料分散液和所述聚合物基体分散液混合进行磁力搅拌,得到混合物料;(4)将所述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物料;(5)将所述干燥物料在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得到熔融共混料;(6)将所述熔融共混料进行注塑成型,得到鳞片石墨-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由此,采用该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优异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并且该复合材料相较于金属部件具有明显低比重优势。

    一种金属在动态环境中腐蚀试验的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5878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96668.X

    申请日:2016-02-23

    Inventor: 白树林 陈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海水环境中模拟金属腐蚀试验的装置系统,属于金属腐蚀领域的模拟实验和测试技术。该装置由制冷区、测试区和控温区水泵区构成。其中,制冷区保持海水温度恒定不变,并且可以调控温度变化。水泵区在储水的同时,也为海水提供动力,使其以一定的速度冲刷试样。测试区放置试样和进行电化学测试,试样夹具的设计可以调控试样与水流的相对角度及试样振动频率。本发明从温度、海水速度、冲蚀角度和船舶振动频率四个方面探究动海水中船舶的腐蚀行为,结合电化学测试技术,对腐蚀动态全过程进行实时连续监测,使得材料腐蚀研究的数据更加立体、准确,更好地评价各种材料及其防护措施,也为新型船用材料的研发、应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一种石墨膜表面修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02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049646.5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修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膜表面修饰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石墨膜表面修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石墨膜为阳极,以铜线为阴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电解,得到表面修饰后的石墨膜。所述石墨膜经过电解处理,其表面引入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从而使石墨膜表面被氧化,可以改善石墨膜的界面亲和力,增强石墨膜与其他材料的界面作用;同时,硫酸电离产生的HSO4‑对石墨膜的多层结构也具有插层作用,石墨膜表面变得疏松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修饰。

    一种三维石墨烯/弹性体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474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026181.8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弹性体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界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三维石墨烯海绵表面包覆一层高分子材料,防止其被改性弹性材料包覆,再将包覆在三维石墨烯海绵表面的高分子材料层脱去,使三维石墨烯直接暴露出来。一般情况,热量先传递给热界面材料的弹性材料,再传递给三维石墨烯,这个过程严重受到弹性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而本发明的三维石墨烯的导热性能远高于弹性材料,且暴露在热界面材料的外面,暴露出来的三维石墨烯会优先形成导热通路而不经过弹性材料,从而提高了热界面材料的整体性能。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50~6.0W/mK,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基于碳纳米管阵列和低温共烧陶瓷的散热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649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145808.0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白树林 张杨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H01L2224/48227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阵列和低温共烧陶瓷的散热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器件的散热技术。该散热装置包括内嵌微流道的低温共烧陶瓷基板,在该低温共烧陶瓷基板表面制备有碳纳米管阵列,与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电路相连的发热器件固定在上述碳纳米管阵列上。本发明充分利用低温共烧陶瓷基板易于加工三维结构的优势,在基板内制作出微流道,利用微流体对流换热将发热器件产生的绝大部分热量导走;同时利用碳纳米管阵列与低温共烧陶瓷和发热器件紧密结合,减小传统的焊接等方式在连接界面产生的微空隙,避免微空隙导致的热阻,使发热器件与低温共烧陶瓷基板间的热阻变得非常小,提高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