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99330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034587.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21/41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激光的折射率传感器及探测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折射率传感器包括金属层和增益介质层,增益介质层形成在金属层上;激发光经过待测液体入射至增益介质层,增益介质在激发光的泵浦下产生受激辐射,经由激光腔反馈放大产生表面等离激元激光,该表面等离激元激光的波长和强度与待测液体的折射率有关;本发明的折射率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小型化优点;强度探测的品质因子可达84000,比其它已知的表面等离激元探测器的强度探测的品质因子高400倍左右;在各种微量物质的检测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制备工艺简单,所用的制备工艺都已成熟,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制备;具有准确,快速,实时的特点,可用于探测各种动态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3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71409.2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线的液体折射率探针及其探测系统和探测方法。本发明采用纳米线探针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不需要复杂的耦合激发装置,同时避免了贵金属的使用,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此外,纳米线探针测量过程中避免了激光强光源的使用,不存在淬灭或者闪烁现象,稳定性好;并且对衬底的依赖性不高,柔性和硬质衬底均可以;特别是纳米线探针可以进入生物细胞,探测细胞内生物反应导致的折射率变化;通过纳米线的直径调控散射效率极大峰位的范围在650~900nm之间,这个波段是血液等生物混合液吸收和散射最小的波段,非常适合生物探测;本发明具有测量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灵敏度高以及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8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17489.1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纳米单晶的定向转移方法及其转移装置。本发明采用在柔性生长衬底上生长钙钛矿纳米材料,并将柔性生长衬底粘贴在载玻片上,将载玻片固定在三维移动台上,将目标衬底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通过分别调节三维移动平台和载物台,使得目标衬底接触钙钛矿纳米材料,从而钙钛矿纳米材料定向转移至目标衬底的指定位置上;本发明采用PDMS作为CVD钙钛矿纳米材料的柔性生长衬底,使得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定向转移成为可能;解决了之后采用钙钛矿纳米材料制备激光器、太阳能电池、柔性器件等相关器件中关键的技术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34587.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21/41 , G01N2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1 , G01N21/5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激光的折射率传感器及探测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折射率传感器包括金属层和增益介质层,增益介质层形成在金属层上;激发光经过待测液体入射至增益介质层,增益介质在激发光的泵浦下产生受激辐射,经由激光腔反馈放大产生表面等离激元激光,该表面等离激元激光的波长和强度与待测液体的折射率有关;本发明的折射率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小型化优点;强度探测的品质因子可达84000,比其它已知的表面等离激元探测器的强度探测的品质因子高400倍左右;在各种微量物质的检测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制备工艺简单,所用的制备工艺都已成熟,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制备;具有准确,快速,实时的特点,可用于探测各种动态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36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971409.2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线的液体折射率探针及其探测系统和探测方法。本发明采用纳米线探针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不需要复杂的耦合激发装置,同时避免了贵金属的使用,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此外,纳米线探针测量过程中避免了激光强光源的使用,不存在淬灭或者闪烁现象,稳定性好;并且对衬底的依赖性不高,柔性和硬质衬底均可以;特别是纳米线探针可以进入生物细胞,探测细胞内生物反应导致的折射率变化;通过纳米线的直径调控散射效率极大峰位的范围在650~900nm之间,这个波段是血液等生物混合液吸收和散射最小的波段,非常适合生物探测;本发明具有测量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灵敏度高以及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60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10962569.0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移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易升华的物质作为转移石墨烯的支撑层,首先通过加热易升华物质,使其在生长于初始基体上的石墨烯表面凝华形成致密支撑层,然后去除初始基体并将石墨烯/支撑层转移至目标衬底,再将支撑层升华即可。相比现有PMMA法、PDMS法存在的残胶问题以及热压印法、热释放胶带法对目标衬底平整性、粘附性要求较高等问题,本发明使用易升华物质作为支撑层,转移过程更加简单、便捷,可实现石墨烯向任意目标衬底的大面积、无损、无残胶转移,将大大拓展石墨烯在柔性电子、有机纳米电子学、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传感器方面、有机高性能微纳电子器件、有机材料能量存储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6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62569.0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移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易升华的物质作为转移石墨烯的支撑层,首先通过加热易升华物质,使其在生长于初始基体上的石墨烯表面凝华形成致密支撑层,然后去除初始基体并将石墨烯/支撑层转移至目标衬底,再将支撑层升华即可。相比现有PMMA法、PDMS法存在的残胶问题以及热压印法、热释放胶带法对目标衬底平整性、粘附性要求较高等问题,本发明使用易升华物质作为支撑层,转移过程更加简单、便捷,可实现石墨烯向任意目标衬底的大面积、无损、无残胶转移,将大大拓展石墨烯在柔性电子、有机纳米电子学、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传感器方面、有机高性能微纳电子器件、有机材料能量存储等领域的应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