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11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288047.6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545 , H01L51/0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自组装有机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石墨烯和h‑BN为模板进行自组装生长有机半导体薄膜,有机半导体薄膜与石墨烯之间形成较好的接触,从而实现定位自组装有机半导体薄膜晶体管;自组装过程中无需溶剂介入,不受材料溶解性的限制,自组装过程简单;自组装过程中无需高真空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自组装过程最高温度为130℃,能应用于PET等柔性衬底;石墨烯与h‑BN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有利于制作透明器件;由于大面积制备石墨烯以及h‑BN的工艺已经成熟,该方法可以被推广到大面积自组装有机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在柔性有机电子、光电子器件及显示器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3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71409.2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线的液体折射率探针及其探测系统和探测方法。本发明采用纳米线探针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不需要复杂的耦合激发装置,同时避免了贵金属的使用,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此外,纳米线探针测量过程中避免了激光强光源的使用,不存在淬灭或者闪烁现象,稳定性好;并且对衬底的依赖性不高,柔性和硬质衬底均可以;特别是纳米线探针可以进入生物细胞,探测细胞内生物反应导致的折射率变化;通过纳米线的直径调控散射效率极大峰位的范围在650~900nm之间,这个波段是血液等生物混合液吸收和散射最小的波段,非常适合生物探测;本发明具有测量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灵敏度高以及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1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0483025.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电池。所述含硫锂电池正极材料为掺杂阴离子硫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1+δMnaNibCocSxOy,其中δ=0~0.2,a=0.45~0.7,b=0.05~0.35,c=0.05~0.3,x=0.001~0.1,y=1.9~1.999,且x+y=2,δ+a+b+c=1;通过液相法将未掺杂硫的正极材料在含阴离子硫的溶液中充分反应、烘干后制成。本发明的正极材料中,由于阴离子硫具有与金属结合能力较紧密的化学键和较大的晶格,从而实现了更稳定的阴离子氧化还原与更快的锂离子迁移能力,最终使得改性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很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另外,本发明采用的液相法掺杂硫元素合成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并且无需在高温下烧结,具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与节能减排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536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971409.2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线的液体折射率探针及其探测系统和探测方法。本发明采用纳米线探针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不需要复杂的耦合激发装置,同时避免了贵金属的使用,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此外,纳米线探针测量过程中避免了激光强光源的使用,不存在淬灭或者闪烁现象,稳定性好;并且对衬底的依赖性不高,柔性和硬质衬底均可以;特别是纳米线探针可以进入生物细胞,探测细胞内生物反应导致的折射率变化;通过纳米线的直径调控散射效率极大峰位的范围在650~900nm之间,这个波段是血液等生物混合液吸收和散射最小的波段,非常适合生物探测;本发明具有测量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灵敏度高以及应用广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1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83025.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电池。所述含硫锂电池正极材料为掺杂阴离子硫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1+δMnaNibCocSxOy,其中δ=0~0.2,a=0.45~0.7,b=0.05~0.35,c=0.05~0.3,x=0.001~0.1,y=1.9~1.999,且x+y=2,δ+a+b+c=1;通过液相法将未掺杂硫的正极材料在含阴离子硫的溶液中充分反应、烘干后制成。本发明的正极材料中,由于阴离子硫具有与金属结合能力较紧密的化学键和较大的晶格,从而实现了更稳定的阴离子氧化还原与更快的锂离子迁移能力,最终使得改性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很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另外,本发明采用的液相法掺杂硫元素合成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并且无需在高温下烧结,具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与节能减排的优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