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缪子遥感数据的采空区规模测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5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22850.0

    申请日:20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缪子遥感数据的采空区规模测量计算方法,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的方式,通过把煤矿采空区初始形态的模型进行划分网格,并按照密度正常(1)及密度亏损(0)进行编码构建模型种群的方式,通过蒙特卡洛程序Geant4分别计算个体的适应值,然后经过个体的多次杂交变异生成新的群体,通过遗传算法,得到符合条件的模型解集,然后通过bootstrap算法在模型解集的基础上,给出最终模型解及模型不确定度,最终按照密度正常(1)及密度亏损(0)进行逆编码给出最合理的煤矿采空区三维密度结构模型及不确定度。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技术在进行复杂采空区探测的局限性,并且可给出煤矿采空区三维密度结构模型及相应的不确定度。

    一种基于气膜防护的黑障削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01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85877.8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膜防护的黑障削弱装置,该装置包括气膜防护本体,前端设置气膜防护孔,后端连接雾化管道,该气膜防护本体安装于飞行器头部的迎风滞止点处;气室,后壁面设置进气孔,进气孔通过供气管连接储气罐,储气罐通过管道连接储液罐,该气室用于缓冲储气罐中的冷却气体以形成稳定压力;雾化管道贯穿气室后壁面,前端设置雾化喷嘴,后端连接储液罐,储液罐中的亲电化学工质为水。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气膜冷却工质,并且添加雾化水的方式,对飞行器头部进行降温,应用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所表现出的亲电学化学特性,实现对电离空气中电子的吸附,降低等离子体化的空气层厚度及密度,从而削弱黑障效应,具有低成本,无毒无腐蚀无污染的优点。

    微小力的动态测量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9594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0590190.6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力的动态测量装置,包含高真空热沉系统、磁悬浮转子系统、测速系统三个子系统。磁悬浮转子系统包括超导导轨、转轴、支架、叶片位于高真空热沉系统内,测速系统中反光板位于叶片上,测速系统的其他部分位于高真空热沉系统外。低温状态下,磁悬浮转子系统中的超导导轨令该子系统的其他部分即转子部分稳定悬浮,消除接触摩擦,并仅保留一个平面旋转自由度。被测推力附着在磁悬浮转子系统的每一片叶片的一面上使转子持续加速,在高真空热沉系统提供的低温高真空环境下,磁悬浮转子系统的转速时间曲线透过观察窗被测速系统获得,进一步计算得到被测推力。

    基于电场偏转的电推进羽流沉积效应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720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46956.2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场偏转的电推进羽流沉积效应测量装置,包括QCM污染测量传感器,正负极板,QCM安装支架和前挡板以及左右挡板,其中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通过绝缘垫和四个支撑挡板连接形成封闭的测量室,其中,QCM污染测量传感器设置在QCM安装支架上,正负极板分布在测量室上下,前挡板中间设置有测量限制孔,该孔大小需要通过QCM测量有效面积和被测推力器视野连线与前挡板的交点确定,负极板为主要承担带电粒子偏转轰击的侧板,其内表面添加石墨片。本发明可有效过滤到返流的CEX离子对测试基材的溅射作用,且采用磁偏转不会增加CEX的能量,同时在右侧支板安装石墨防溅射材料,大大减小二次溅射对污染测量的影响。

    微小力的动态旋转测量系统及测量与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363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928922.8

    申请日:2016-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力的测量与标定方法,基于低温超导微小力动态旋转测量系统。该配套系统包括环状超导导轨,硬磁转子,硬磁转子支撑在超导导轨上;转子由转轴、转子支架、叶片构成,转轴沿周向均匀开有通孔供转子支架一端径向插入,转子支架另一端设置有叶片,叶片为矩形网状薄板,每片叶片上附着所需测量的持续力,并在叶片下方角落处附着一小块反光片用以测量。本发明突破了微小力测量领域对于微电子学系统及其精度的依赖,利用力在时间上的积分效应,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测量并展示了待测微小力的精确数值,精度可达10-9N,且在测量过程中实现了可视化效果,能够更好的监测评判测试过程。

    微小力的动态测量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959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590190.6

    申请日:2016-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力的动态测量装置,包含高真空热沉系统、磁悬浮转子系统、测速系统三个子系统。磁悬浮转子系统包括超导导轨、转轴、支架、叶片位于高真空热沉系统内,测速系统中反光板位于叶片上,测速系统的其他部分位于高真空热沉系统外。低温状态下,磁悬浮转子系统中的超导导轨令该子系统的其他部分即转子部分稳定悬浮,消除接触摩擦,并仅保留一个平面旋转自由度。被测推力附着在磁悬浮转子系统的每一片叶片的一面上使转子持续加速,在高真空热沉系统提供的低温高真空环境下,磁悬浮转子系统的转速时间曲线透过观察窗被测速系统获得,进一步计算得到被测推力。

    一种基于宇宙线的火山内部状态遥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2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09217.6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宇宙线的火山内部状态遥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至少一个缪子探测器于预设观测点处,采集观测点上的若干缪子信息,重复上述步骤,再采集待测火山的缪子入射角度和与缪子入射角度对应的第二缪子通量;计算缪子衰减通量;获取火山密度结构表格,查找并获取火山密度结构表格中的目标密度长度;由火山等高线分析得到火山地形信息,火山等高线由GP地图功能获取;由火山外形尺寸数值与密度长度计算得到火山结构密度;比较火山结构密度与预设密度阈值,预设密度阈值为火山理论密度数值;若火山结构密度不等于火山理论密度数值,则判断该缪子入射方向上的火山探测地质存在风险,从而实现对火山内部状态的监测。

    探头结构及具有其的全向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668085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760337.7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空间电子和充电电位全向探测的探头结构,包括金属屏蔽外壳,屏蔽外壳上方盖设有屏蔽盖体,盖体中央开设有开口,开口下方到壳体底部之间依次间隔设置四个以上的金属薄层,金属薄层之间通过绝缘材料孤立地保持固定,金属薄层的厚度以及之间的距离根据需要屏蔽的电子能量来决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探头结构的全向探测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全向探测器能够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360度方向布置探头,可有效实现对不同方向的空间电子探测,并可根据特定厚度金属层的电位,分析发生表面充放电效应和内带电效应的风险。

    一种基于气膜防护的黑障削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0172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185877.8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膜防护的黑障削弱装置,该装置包括气膜防护本体,前端设置气膜防护孔,后端连接雾化管道,该气膜防护本体安装于飞行器头部的迎风滞止点处;气室,后壁面设置进气孔,进气孔通过供气管连接储气罐,储气罐通过管道连接储液罐,该气室用于缓冲储气罐中的冷却气体以形成稳定压力;雾化管道贯穿气室后壁面,前端设置雾化喷嘴,后端连接储液罐,储液罐中的亲电化学工质为水。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气膜冷却工质,并且添加雾化水的方式,对飞行器头部进行降温,应用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所表现出的亲电学化学特性,实现对电离空气中电子的吸附,降低等离子体化的空气层厚度及密度,从而削弱黑障效应,具有低成本,无毒无腐蚀无污染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