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54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7107.1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升燃料电池系统可靠性的装置,包括:电堆、与电堆相连形成的氢循环回路、与电堆相连形成的冷凝水回路及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氢循环回路上,所述加热结构与所述电堆的氢出堆口连接,所述加热结构与所述冷凝水回路的冷凝水进堆口连接,所述加热结构与所述冷凝水回路的冷凝水出堆口连接。本发明通过水路的温度较高的冷凝水对电堆出口回流的氢气进行加热,避免经过分水件的饱和湿氢气再次冷凝后的液态水进入氢气回流结构及电堆,解决氢气回流结构由于液态水导致的故障,提升电堆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6738.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746 , H01M8/04701 , H01M8/2484 , H01M8/0432 , H01M8/0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冷却液循环系统和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一种燃料电池堆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堆芯电堆,端板组件两侧设置有分配歧管和三腔总管通道;分配歧管包括冷却液歧管,冷却液歧管提供两种冷却液循环模式,每种冷却液循环模式关联冷却液总管中的循环回路;监控模块通过控制阀改变冷却液出口歧管开度比例,调整冷却液循环模式。温度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监控模块驱动控制阀调节冷却液出口歧管的开度和冷却液的流转路径。本发明利用冷却液出口温度给首末节单电池加热,通过调节冷却液出口歧管的开度使冷却液循环路径由U型切换为U型和Z型,进而优化原有的冷却液流量分配比例,有效提高了堆芯电堆各单电池之间的温度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803381.6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85 , H01M8/2484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导流体及导流体制备方法,通过设置导流体这一结构,改善燃料电池电堆分配一致性的问题,该方法操作简单,且通用性好,可以适配不同形状的双极板、膜电极的结构,也可以适配不同节数的,不同长度的燃料电池电堆。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原有的双极板及膜电极设计上,新添导流体结构,进行总管气体分配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724970.5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0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堆封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的封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封装壳体、前端板、盲端端板、工装底板、定位靠山、定位柱、弹簧装置以及压头,定位靠山和定位柱能够很好的对堆芯进行固定,且定位靠山采用分段式设计成第一靠山条和第二靠山条,实际操作时通过拆卸来完成封装;整个封装装置采用一体化装堆,能够同时对两个堆芯进行压合并封装,提高了装配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封装的精度,定位靠山的分段式设计使得封装过程更灵活,降低了对压头的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8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42706.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746 , H01M8/2484 , H01M8/0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分配一致性的电堆总成结构,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地进行流体均一性调控的问题。该电堆总成结构包括电堆堆芯,以及设置于电堆堆芯一侧的端板组件和外接歧管。在电堆堆芯的每一片单电池的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处均安装压力计,用于实时获取该单电池的气体进口‑气体出口之间的静压差。在端板组件上设有与电堆堆芯中双极板三腔口匹配的三腔开口,该三腔开口与相应的外接歧管密封连接,用于导入进堆气体。在端板组件的三腔开口处或外接歧管的近三腔开口处设有至少一个局部缩颈结构,该局部缩颈结构用于增大进堆气体的流动速度,以增强单电池间的气体分配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92889.5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 , H01M8/2465 , H01M8/2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堆结构,包括:电堆和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支撑电堆,在电堆和壳体之间依次设置有碟簧、碟簧压片和调节螺栓;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侧盖板,其中,所述碟簧和所述碟簧压片置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电堆之间;所述上盖板为完整的板状件,所述碟簧压片包括导柱,所述碟簧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导柱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栓能够与所述导柱结合,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上盖板的内壁抵靠。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堆壳体封装装置和电堆壳体的封装方法,无须在上盖板上开孔就能保证正常的压装堆,可以通过调节结构保证可以定压力装堆。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41946.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2 , H01M8/0438 , H01M8/04746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燃料电池电堆分配的装置,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分配部本体,分配部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直管段、缩颈段和扩颈段,直管段用于与进气歧管连接,扩颈段用于与燃料电池双极板进气口连接;缩颈段沿直管段至扩颈段方向直径先变小再变大;扩颈段外延呈向内扣合状。本发明通过设置缩颈段沿直管段至扩颈段方向直径先变小再变大可以减缓双极板进气口气流速率,降低进气口气流速率,避免气流在双极板进口形成旋流,使旋流提前在缩颈段形成,在扩颈段缓冲后进入双极板,使得燃料电池单片上分配到的气流量均衡,避免了燃料电池进气口和出气口两侧的电压不均情况,提高了燃料电池电压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41949.0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7 , H01M8/2475 , H01M8/2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电堆装堆定位装置、电堆及燃料电池。其中,用于燃料电池电堆装堆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主体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定位杆主体活动连接,当堆叠电堆时,伸缩杆伸出定位杆主体用于定位,当电堆开始压合时,伸缩杆随着电堆压缩逐渐收缩至定位杆主体。通过设置伸缩杆,不影响原有电堆紧固设计,从而达到适应多种节数,多种厚度零部件的电堆装堆需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534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61125.6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2 , H01M8/1016 ,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纳米纤维浸入多巴胺水溶液内制备获得PDA‑β纤维;对PDA‑β纤维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干燥;铈盐与制膜液混合获得混合制膜液;将干燥后的PDA‑β纤维与混合制膜液混合后干燥即可;本发明通过采用铈盐,能够将无机自由基清除,减轻自由基的侵蚀和提高膜的化学耐久性;在添加铈盐的基础上采用聚多巴胺进行进一步处理,因为聚多巴胺的氨基/亚氨基与磺酸基团形成酸碱对,在基质/纳米纤维与基质/纳米颗粒界面区域形成双界面质子传递连续通道,可以提高质子传导率;此外,强的酸碱对相互作用赋予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3657.8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32 , H01M8/04701 , H01M8/04223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G01R1/04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方法及系统,将电堆冷却路连接外置循环管路,电堆工作前,加热路对循环液体预热,电堆工作中,所述加热路向所述电堆冷却路输送加热的所述循环液体,实时监测所述电堆冷却路进出口温度,判断所述电堆冷却路出口温度是否达到阈值,若否,加热路持续加热,若是,降低加热路的加热功率,并根据电堆产热和电堆冷却路进口的循环液体温度判断是否切换冷却路,若否,加热路持续加热,若是,则通过冷却路对循环液体降温,在原有低温测试台上,采用外置循环管路的方法对低温测试台进行加热和冷却,解决了现有测试台的冷却路不适用高温电堆检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