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14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60755.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超伟业(北京)商业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中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安全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中心服务器和智能终端利用双线性配对映射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过程中利用双线性配对映射生成相同的第二密钥参数和第一密钥参数,智能终端根据时间戳和第一密钥参数生成加密密钥,采用加密密钥对传输消息进行加密得到消息密文,将消息密文发送到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收到终端消息后,根据智能终端的临时身份确定智能终端对应的身份标识和第二密钥参数,根据第二密钥参数计算出解密密钥,利用解密密钥对消息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智能终端的传输消息。本发明提高了物联网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9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86523.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超伟业(北京)商业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进化算法的数据链式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消息生产者将加密后的传输消息随机分割,得到多个消息片,为每个消息片拼接一个随机生成的设定长度的片段得到第一消息片集合;消息生产者利用反向布谷鸟哈希算法对第一消息片集合中消息片修正得到第二消息片集;消息生产者在第二消息片集的每个消息片中加入扰动,得到加入扰动后的消息片集;计算节点采用进化算法获得从消息生产者到消息接收者的消息传递链式传输路径;消息接收者利用反向布谷鸟哈希算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消息进行还原得到消息生产者发送的消息。本发明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降低数据传输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319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86523.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超伟业(北京)商业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进化算法的数据链式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消息生产者将加密后的传输消息随机分割,得到多个消息片,为每个消息片拼接一个随机生成的设定长度的片段得到第一消息片集合;消息生产者利用反向布谷鸟哈希算法对第一消息片集合中消息片修正得到第二消息片集;消息生产者在第二消息片集的每个消息片中加入扰动,得到加入扰动后的消息片集;计算节点采用进化算法获得从消息生产者到消息接收者的消息传递链式传输路径;消息接收者利用反向布谷鸟哈希算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消息进行还原得到消息生产者发送的消息。本发明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降低数据传输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72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7921.6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超伟业(北京)商业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工业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利用所述可控制类数据生成控制指令集合;所述控制指令集合包括多条下一时刻生成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历史监测数据构建预测仿真模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集合,根据所述预测仿真模型训练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模型,生成训练后的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模型;获取当前监测数据;将所述当前监测数据输入至所述训练后的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模型中,自适应控制工业系统的生产过程,输出所述工业系统的最优设定目标。本发明能够大大降低试错成本,得到更有效的智能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60755.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超伟业(北京)商业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中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安全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中心服务器和智能终端利用双线性配对映射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过程中利用双线性配对映射生成相同的第二密钥参数和第一密钥参数,智能终端根据时间戳和第一密钥参数生成加密密钥,采用加密密钥对传输消息进行加密得到消息密文,将消息密文发送到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接收到终端消息后,根据智能终端的临时身份确定智能终端对应的身份标识和第二密钥参数,根据第二密钥参数计算出解密密钥,利用解密密钥对消息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智能终端的传输消息。本发明提高了物联网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257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877921.6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超伟业(北京)商业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工业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历史监测数据;利用所述可控制类数据生成控制指令集合;所述控制指令集合包括多条下一时刻生成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历史监测数据构建预测仿真模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集合,根据所述预测仿真模型训练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模型,生成训练后的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模型;获取当前监测数据;将所述当前监测数据输入至所述训练后的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模型中,自适应控制工业系统的生产过程,输出所述工业系统的最优设定目标。本发明能够大大降低试错成本,得到更有效的智能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57914.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21/60 , G06F21/62 , G06F16/36 , G06F40/295 , G06N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的方法,涉及数据安全的技术领域,包括识别待保护数据中的实体及所述实体的属性,检索大数据提取所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和所述关系表示的知识图谱,获取所述待保护数据在知识图谱中的位置及所述待保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属性和敏感度制定对应于所述待保护数据的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所述敏感度对所述待保护数据进行动态加密,筛查用户的属性并进行解密。通过简单构建待保护数据的知识图谱来提取保护数据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属性、数据相关性和敏感度,通过对所述属性、数据相关性和敏感度进行自适应的动态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手段,通过简单步骤进行完整合理的加密并对用户要求进行合理解释和需求满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0379.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万里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7/345 , H04B15/00 , H04B17/382 , H04W24/06 , H04W28/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宽带自动扫频技术的通信网络抗干扰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当前的频谱信息进行干扰识别监测;利用干扰信号分类器对干扰信号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进行定位;根据当前通信环境和干扰信息构建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加权图模型;根据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加权图模型、当前通信环境中的整个频谱以及预先设定的干扰标准,采用冲突避免策略,生成一个无碰撞的频率计划;利用频率代理将频率计划分发至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加权图模型中的各个节点;并返回所述对当前通信环境内一定范围内的频谱进行连续监测和扫描,获取当前的频谱信息的步骤,进行实时监测。本申请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2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0801.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21/60 , G06F16/16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数据销毁管理方法及系统。该自适应数据销毁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待删除文件所在操作系统的分配表信息,判断待销毁加密文件的加密算法类型,加密算法类型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单向加密算法。该自适应数据销毁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加密算法类型对待销毁数据进行精确分类,经过数据分割标记后对低风险等级的数据进行替换覆写,大大的提升了数据销毁的有效性,实现数据完全销毁,避免销毁后数据恢复泄露的情况出现,并且针对不同的加密算法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大大的提升了销毁后的数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23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097213.X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保密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获得识别置信度;在识别置信度大于预设置信度时,开启智能保密柜的控制应用程序;获取用户基于控制应用程序输入的解锁密码,并在解锁密码验证通过时,获取用户的当前虹膜特征;基于当前虹膜特征进行虹膜匹配,并在匹配通过时,开启智能保密柜的柜门。由于是通过人脸识别来判断是否开启控制应用程序,在控制应用程序开启时判断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是否正确,在密码匹配时获取用户的虹膜特征,在虹膜匹配通过时开启智能保密柜的柜门,通过人脸识别、密码验证和虹膜识别进行混合解锁,提高了智能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