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0756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79987.4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散式冷光源立体微藻培养光反应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光生物反应器(1)、发散式冷光源(2)以及反光材料(3)等部分,其特征在于:光生物反应器(1)为透明透光材料的椭球形容器,底部为圆弧形,用于培养微藻;发散式冷光源(2)为带动力驱动的蓄电式光源,可向四周均匀发光,放入光反应器(1)后,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不断与反应器壁碰撞而进行无规则运动,或者通过光源内部程序控制按照设定的轨迹运动;反光材料(3)铺设在光反应器(1)底部,通过反射形成新的光源,提高光的利用率。该光生物反应器采用四周均匀发光的球形光源,光源可以运动至反应器内任何部位,保证了反应器各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一致,消除了光照死角;此外,球形光源在反应器内的运动,可实现微藻培养水体的搅拌,保证了反应器内培养液和菌体分布的均匀性,利于微藻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均衡性,降低了细胞的贴壁生长,大大提高了微藻培养效率;反应器底部铺设反光材料,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15338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00995.8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5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W30/43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农业垃圾厌氧发酵成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收集设施农业垃圾,对其进行粉碎并投入到厌氧罐中,经过一个周期的厌氧发酵后,取固态发酵剩余物制成肥料。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堆沤和填埋处置中的缺陷,使设施农业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从废弃物转化为肥料,从而实现了设施农业垃圾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拓展了设施农业垃圾的产业链,延长了资源利用环节,不但是治理农村污染、改善农村景观的有效措施,还是对农村循环经济的有力推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092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00993.9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转盘式多功能厌氧反应装置,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保温外壳(2)、旋转圆盘(6)、小型反应器(10)和变频电机(11),其特征在于旋转圆盘(6)安装在反应装置的主轴(13)上,随着旋转圆盘(6)缓慢地旋转,发酵物料在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充分与厌氧微生物接触,提高了降解率;保温外壳(2)为双层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加热元件(8)和变频电机(11)通过控制仪表(3)进行控制,可根据需要准确调节反应装置内圆盘的转速、转动时间及反应温度,有利于精确控制厌氧消化过程,提高产气量和消化率。本装置有效解决了摇床等控制不精、混合不均、可靠性差等问题,适于各种发酵物料,可同时进行大批量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75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110179987.4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发散式冷光源立体微藻培养光反应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光生物反应器(1)、发散式冷光源(2)以及反光材料(3)等部分,其特征在于:光生物反应器(1)为透明透光材料的椭球形容器,底部为圆弧形,用于培养微藻;发散式冷光源(2)为带动力驱动的蓄电式光源,可向四周均匀发光,放入光反应器(1)后,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不断与反应器壁碰撞而进行无规则运动,或者通过光源内部程序控制按照设定的轨迹运动;反光材料(3)铺设在光反应器(1)底部,通过反射形成新的光源,提高光的利用率。该光生物反应器采用四周均匀发光的球形光源,光源可以运动至反应器内任何部位,保证了反应器各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一致,消除了光照死角;此外,球形光源在反应器内的运动,可实现微藻培养水体的搅拌,保证了反应器内培养液和菌体分布的均匀性,利于微藻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均衡性,降低了细胞的贴壁生长,大大提高了微藻培养效率;反应器底部铺设反光材料,提高了光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09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00993.9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盘式多功能高效厌氧反应装置,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外壳(2)、旋转式双圆盘(6)、小型反应器(9)和变频电机(10),其特征在于旋转双圆盘(6)安装在反应装置的主轴(12)上,随着圆盘(6)缓慢地旋转,发酵物料在反应器中混合均匀,充分与厌氧微生物接触,提高了物料的降解率;外壳(2)为双层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加热元件(1)和变频电机(10)通过控制仪表(3)进行控制,可以根据需要准确调节反应装置内圆盘的转速、转动时间以及反应温度,有利于精确控制厌氧消化过程,提高厌氧消化产气量和消化率。本转盘式多功能高效厌氧反应装置有效解决了目前摇床、水浴锅等厌氧反应装置存在的控制条件不精确、物料混合不均匀、测量结果可靠性差等问题,具有试验周期短、效率高、测量准确等优点,并且能够适应于不同类型发酵物料,可同时进行大批量试验研究,为推动我国厌氧发酵的发展提供了试验装备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371129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249174.3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桨叶自控式变频搅拌机。它主要由变频电机(1)、搅拌轴(2)、自控式搅拌桨叶(3)构成,变频电机(1)和搅拌轴(2)呈固定连接状态,搅拌轴(2)和自控式搅拌桨叶(3)之间呈套装状态,且自控式搅拌桨叶(3)可沿搅拌轴(2)上下自由滑动。本搅拌机主要安装于发酵罐体(4)内,对固液混合物料(5)进行均匀搅拌和布料,自控式搅拌桨叶(3)能随着变频电机(1)转速的变化而沿搅拌轴(2)方向上下移动或悬停,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搅拌机搅拌因搅拌桨叶固定而引发的搅拌和布料不均等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容器内上层物料易结壳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紧凑,搅拌效果充分,且制作成本低。主要用于发酵和相关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202089962U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20001463.1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可以实现固体产酸和液体产甲烷两相分离的固液两相分离式厌氧消化装置。固相反应器由若干个相同的发酵罐组成,每个发酵罐为设有物料进口、回流液进口、喷淋器、沼气收集口、渗滤板、酸化液出口、沼渣出口的立式发酵罐;液相反应器由酸化液进口、回流液溢流口、搅拌器、沼气收集口组成;酸化液收集罐由酸化液收集口、搅拌器、酸化液出口组成,酸化液收集口通过阀门和管道分别与若干个固体发酵罐的酸化液出口连接,酸化液出口通过泵和管道与液相反应器的酸化液进口连接。回流液收集罐由回流液收集口、回流液出口组成,收集口与液相反应器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回流液出口通过泵与固相发酵罐的回流液进口连接。本装置通过将若干个固体发酵罐并联,并与液体反应器串联的形式,实现产酸和产甲烷两相分离,达到防止酸败和稳定产气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发酵速度快,无废液产生的优点,可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193454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25975.6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B65G53/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式秸秆自动进出料系统,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密闭式进料室、气泵和螺旋输送机,在厌氧消化器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密闭式进料室,密闭式进料室上设有泄压阀,气泵通过电磁阀与密闭式进料室连接,密闭式进料室和调节池中分别设置有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和压力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厌氧消化器秸秆物料的自动进出料。本增压式秸秆进出料系统有效解决了目前秸秆厌氧消化器进出料困难的问题,具有生产率高、故障率低、单位能耗低等优点,并且能够适应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不同类型的原料,可实现工业化稳定连续生产,为推动我国厌氧消化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01830713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286602.5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迷你花卉培养钵,由四部分组成:培养基主体、花卉种子、隔板、培养钵壳体,培养基主体位于培养钵壳体内,隔板上放置培养基主体。其中核心部分“培养基主体”是由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所构成,秸秆沼渣富含营养元素,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同时秸秆沼渣黏结性好,实际应用中易挤压成型。隔板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种植一段时间后可和土壤融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外形进行适当改变,可广泛应用于于园林、农业、温室苗圃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1830685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286603.X
申请日:2010-08-10
Applicant: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式植物培养基,由四部分组成:易拉罐盖、培养基主体、植物种子、易拉罐罐体,培养基主体放置于易拉罐罐体内。其中核心部分“培养基主体”是由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所产生沼渣所构成,秸秆沼渣富含营养元素,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同时秸秆沼渣黏结性好,实际应用中易挤压成型。同时由于其采用铝制材料的罐装形式,可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有利于产品配置的提高,大大降低保存难度。同时,该易拉罐罐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工成其他形状,有利于加工和运输,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