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7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744243.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3/08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夯土遗址裂隙病害发育程度评价及预测方法,步骤为:选取与裂隙病害发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主观权重,利用多变量不安定指数法计算第一客观权重、利用改良熵值法计算第二客观权重,通过等权重加权平均处理得到综合权重;利用TOPSIS逼近理想解法和综合权重评价裂隙病害发育等级;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评价指标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评价结果作为输出数据对多个西北干旱区域夯土遗址裂隙病害未来发育趋势进行预测。本发明基于自然环境特征对夯土遗址裂隙病害发育进行评价、预测,提出高精度预测裂隙病害发展趋势方法,提高裂隙病害治理的有效性、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2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697750.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遗址锚固注浆系统及其锚固注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遗址锚固效率低、锚固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柔性外包气袋,柔性外包气袋内设有气囊组件,气囊组件的中心位置连接有用于支撑锚杆的柔性密封机构,气囊组件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振捣注浆机构的弹性连接机构,气囊组件上设有压力监测装置。本发明整个注浆综合控制器配合充气机构和注浆机构实现对锚孔中浆液的有效振捣和提供可靠的注浆压力,提高锚固质量和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96693.6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遗址锚固拉拔试验恒力加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通过竖直调节装置固定在操作面上,主体板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与滑轮配套盒相连接,滑轮配套盒内设有动滑轮组结构;锚杆端部固定有握裹器,握裹器通过主线与滑轮配套盒的动滑轮组结构的一端相连接,滑轮配套盒的动滑轮组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拉线与主体定滑轮相连接,拉线的端部夹持有若干标准块。本发明滑轮配套盒利用了动滑轮组省力原理扩大了所能施加荷载的范围;标准块的串连悬吊循环使用,解决了动滑轮组耗费拉绳长度,实现荷载的缓慢施加工况;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种形式临空面锚杆拉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测试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13807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396693.6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遗址锚固拉拔试验恒力加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通过竖直调节装置固定在操作面上,主体板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与滑轮配套盒相连接,滑轮配套盒内设有动滑轮组结构;锚杆端部固定有握裹器,握裹器通过主线与滑轮配套盒的动滑轮组结构的一端相连接,滑轮配套盒的动滑轮组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拉线与主体定滑轮相连接,拉线的端部夹持有若干标准块。本发明滑轮配套盒利用了动滑轮组省力原理扩大了所能施加荷载的范围;标准块的串连悬吊循环使用,解决了动滑轮组耗费拉绳长度,实现荷载的缓慢施加工况;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种形式临空面锚杆拉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60821.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岩画载体风化壳连接强度的装置及测试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实验仪不能够应用于原位测量、法向力不能均匀施加的问题,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一侧上部与法向加压系统相连接、下部与切向推力系统相连接;所述法向加压系统包括一端与操作台相连接的加压施力杆,加压施力杆上设有砝码调节组件,加压施力杆另一端与法向应力平衡器可调连接,所述法向应力平衡器与剪切盒相对应;所述切向推力系统包括一端与操作台相连接的可调支撑,可调支撑另一端与切向应力施加组件可调连接,切向应力施加组件的固定端与岩画载体固定连接,切向应力施加组件的伸缩端与剪切盒侧壁对应。本装置的法向应力平衡器与岩画载体风化壳接触面接触时施加的法向压力可以均匀的传递到整个接触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3351.6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测试岩土直剪强度的装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岩土直剪强度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水平剪力给定系统和法向应力给定系统,所述支撑框架上可拆卸设有紧固系统;水平剪力给定系统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剪切盒夹具,剪切盒夹具上滑动设有剪切盒,剪切盒与设在支撑框架上的水平推杆组件可拆卸连接,剪切盒夹具下方可拆卸设有底部卡块;紧固系统包括与支撑框架铰接的抱臂组件,抱臂组件上可替换设有紧缩支撑件或锚固件,抱臂组件能够以环抱或半抱或锚固的形式将支撑框架与被测岩土固定。解决了现有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在野外测试时与被测岩土原位固定不便,且固定时均会对岩土造成严重破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44243.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夯土遗址裂隙病害发育程度评价及预测方法,步骤为:选取与裂隙病害发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主观权重,利用多变量不安定指数法计算第一客观权重、利用改良熵值法计算第二客观权重,通过等权重加权平均处理得到综合权重;利用TOPSIS逼近理想解法和综合权重评价裂隙病害发育等级;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评价指标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评价结果作为输出数据对多个西北干旱区域夯土遗址裂隙病害未来发育趋势进行预测。本发明基于自然环境特征对夯土遗址裂隙病害发育进行评价、预测,提出高精度预测裂隙病害发展趋势方法,提高裂隙病害治理的有效性、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39929.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土遗址坑壁裂隙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地下土遗址发掘中常出现干缩裂隙和卸荷裂隙,导致的土遗址体稳定性劣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若干个中空电渗锚杆,中空电渗锚杆与预紧锚定装置可拆卸连接,中空电渗锚杆包括主杆体,主杆体内设有空腔,主杆体上均匀设有多个通液孔,通液孔与空腔相连通,主杆体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相连接;主杆体内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与主杆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中空电渗锚杆实现对周围遗址土体的电化学加固;对遗址土体施加预应力,有效控制卸荷裂隙;且结构和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锚固性能和锚固机理更加符合土遗址的保护加固理念;造价低廉,维护保养便捷,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72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85977.5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质遗址加固锚杆及其使用方法,加固锚杆,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外部套设有套杆,拉杆的端部设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组装板和承压台,承压台固定在拉杆的底部,组装板与承压台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米字板使得锚杆在拉拔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浆体和遗址体的围压,大大提升锚杆的锚固力可抗大变形性能;由里到外分段分抗压强度浆,充分发挥了锚杆的递进式传力机制,改善了锚杆在不同身段内的位移情况,有利于杆体-浆体界面的均匀受力。本发明的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锚固性能和锚固机理更加符合土遗址的保护加固理念,可充分改善传统的土遗址锚固系统的性能;制造简单、造价低廉,维护保养便捷,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