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888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69703.9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H03K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输出状态的滞回比较器,包括一个滞回比较器、若干窗口比较器、与窗口比较器相同数量的模拟开关及一个多变量反相加法器,所述滞回比较器和窗口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电压,窗口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模拟开关的输入端,模拟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多变量反相加法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模拟开关的控制端和多变量反相加法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多变量反相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压。本发明通过单个滞回比较器即可产生多个输出状态,解决了目前单个滞回器只能输出两种状态的缺陷,并且全部通过现有电路模块实现,电路结构简单,而且调节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278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109735.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八阶超混沌系统及其在图像中加密、解密的方法。使用八阶超混沌图像加密系统实现图像加密与解密技术,所述八阶超混沌图像加密系统由一个八阶超混沌方程引出,使用八阶超混沌方程作为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结合密钥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运算,实现列变换,行变换,扩散等操作实现图像加密。本发明在八阶超混沌系统用于解决图像加密和解密问题上,相比低阶混沌方程生成的伪随机序列随机性更强,用于图像加密安全性更高,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混沌系统加密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8835.0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成像的识别测试设备,涉及电器元件检测领域,包括检测台,检测装置、推缸、上料架、第一推板、第二推板、传动装置、调节支撑件和电源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红外成像的识别测试设备通过设置两个上料架,将待测件直接叠设放置在两个上料架中,可以使用相对较矮的上料架放置相对多的待测件,且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将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支架连接,当推缸切换检测装置检测位置的同时,传动装置同时带动一个推板推动新的待测件进入到检测腔中,带动另一个推板移出对应的上料架,实现自动上料待测件,检测装置不需要等待上料时间,保证检测效率,利用更小的上料结构,可以存放更多的待测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3573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611023832.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SK保密通信系统及分析处理方法,属于通信领域,以解决现有DCSK系统的比特速率不高、系统安全性低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发射机、混沌信号发生器、接收机;它还包括延时设备、加法器、反相器、乘法器、相关器、判决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两条信道连接,混沌信号发生器包括设在发射机中的第一混沌信号发生器和第二混沌信号发生器,一条信道传输两个混沌信号的和,另一条信道传输两个混沌信号的差。本发明利用两条信道在一个时隙内可以传输4比特信息,通信速率提高至传统DCSK的四倍,单条信道利用率达到原DCSK的2倍。本发明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较原DCSK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4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97361.4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维混沌的多用户保密通信方法,以高维混沌系统为基础,利用差分移位键控的方式,实现多用户保密通信的目的。本发明利用高维混沌序列同时产生多个混沌序列,将每个混沌序列对应于单个用户,每位用户使用不同的参考序列,而且本发明的高维混沌系统可由电路实现,所以在没有显著提升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多用户混沌差分移位键控方案中用户间存在的干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7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36399.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7/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通道深度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引入深度网络结构,大幅提升了对复杂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能力,并通过优化的网络结构和算法设计,克服了传统PCNN在高维信号处理中的不足;MC‑DPCN不仅能够处理复杂的振动信号,还能够自适应调整网络参数,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此外,该方法在噪声干扰和动态工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故障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57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23832.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001 , H04L2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SK保密通信系统及分析处理方法,属于通信领域,以解决现有DCSK系统的比特速率不高、系统安全性低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发射机、混沌信号发生器、接收机;它还包括延时设备、加法器、反相器、乘法器、相关器、判决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两条信道连接,混沌信号发生器包括设在发射机中的第一混沌信号发生器和第二混沌信号发生器,一条信道传输两个混沌信号的和,另一条信道传输两个混沌信号的差。本发明利用两条信道在一个时隙内可以传输4比特信息,通信速率提高至传统DCSK的四倍,单条信道利用率达到原DCSK的2倍。本发明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较原DCSK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82204.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三维点云模型的分区四边形网格重建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输入待重建的三维点云模型p并提取相应的中轴骨架S;对中轴骨架的每个顶点χi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基于局部坐标系的最小旋转包围盒,通过检测包围盒边的长度高比例,分类得到关节结点;如果沿局部坐标系特定方向检测到三维点云模型存在面积突变,则构建切割平面得到模型的分区信息;根据关节结点和切割平面形成带有分区信息的初始四边形网格模型;本发明通过基于中轴骨架的区域划分和基于最小化能量函数的迭代细分过程,实现面向三维点云模型的自动化网格重建,得到能良好反映原模型分区特征的四边形网格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62979.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G06T5/70 , G06T7/5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CNN的自适应深度数据降噪算法,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本申请先通过PCNN识别出深度数据中的噪声点,识别过后根据噪声点位置设定滤波窗口的坐标。然后根据滤波窗口内的噪声数据个数选择不同的权重。最后使用加权中值滤波方法来处理窗口内的噪声数据,实现了自适应的降噪处理。这种新型的降噪算法相较于经典的中值滤波算法等在各种噪声强度下均表现优异,可以在很小的计算资源的情况下具有优秀的降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88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0105121.6
申请日:2017-02-2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H04L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参数区域的五阶超混沌系统,用于输出五路混沌信号,包括第一路至第五路电路,所述第一路电路包括第一反相积分器和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二路电路包括符号函数信号发生器、第二反相积分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三路电路包括第三反相积分器和第三反相器,所述第四路电路包括正弦函数信号发生器、双曲正弦函数信号发生器、第四反相积分器和第四反相器,所述第五路电路包括第五反相积分器和第五反相器。本发明超混沌系统通过简单的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器件就可以实现电路模块的设计,电路结构设计简单,调节方便,能够在较大的参数范围内呈现超混沌特性,并存在典型的超混沌吸引子。
-
-
-
-
-
-
-
-
-